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写给来自非TOP大学的MBA申请者
作者:sbwhhnybz 日期:2011-04-07 微信分享

本人:西安外国语大学,专业课平均分85左右,08年7月毕业工作至今(非传统背景),GMAT 740 (51,39, 5), IBT 109 (R29,L29,S26,W25)。

10年5月份考完G,松懈了许久,七八月份开始抓狂发现托福报不上,8月底终于占了个9月底位子但后来发现是加考,没有预测所以没人报。。。裸考完后发现R1已经来不及,于是毅然决定去蒙古国旅游2周(有木有逻辑!)。。。

心比天高,申请了5所。也许就是因为自己本科非TOP,想借MBA圆自己TOP梦。全R2。

1. Stanford – dinged without interview
2. HBS – dinged without interview
3. Tuck – dinged after interview
4. Yale SOM – WL-ed after interview
5. Chicago Booth – admitted

Stanford & HBS,这两所学校就不多说了,背景太重要。B school不是学校,是商业的公司。用好听的话描述,是实际,难听点儿说,是势利。这一点在这两所顶尖学校更突出。(不过这是题外话)。Stanford – 竞争太激烈,不仅要尽量academics好,essay更为重要。 What matters you the most 一定要用情来写,更重要的是,你的故事一定要体现出你自己的uniqueness. 我想大多数人真的是多用心写了,写的非常emotional,但是又有几个给admissions留下印象了呢?我觉得除了我academics不够强以外,essay也没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没有收到interview并不惊讶。HBS – 一定要aggressive.这个大家都懂的。我的HBS essay没交就注定失败 – 用情,木有用。

Tuck – 这个说来话长。第一个面试的学校。收到invite之后没有兴奋,没有紧张,也没有准备。1月中下旬tuck的dean到上海来有些活动,当时international center director来面了一部分人。我是第一个面的。面外之后没过多久看到这个人写的一个blog entry,关于中国之行的总结,当时就知道挂了。后来我回顾了下自己的面试,问题太多:太过于be myself, 而我自己也不是超乐观的人。我们聊到媒体言论,我说道其实western media对中国的描述有些时候其实并不公正(绝对没有抱怨的语气),很多不了解中国的西方读者会被误导。于是面试官问,那到tuck之后,你的同学是这样子的怎么办呢,我说没办法,这个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慢慢崛起,人们的观念才会改变。说到这里,结果已经出来了。后来还谈了些政治的(面试官提的)。

Chicago Booth – 校友面试。吃了面tuck的亏,我决定少说话,说的多,容易犯错。刚好这位台湾GG也有booth的风格,比较内敛,于是你一句我一句进展的还不错。但是到最后由于气氛小安静,我多问了一句话,八卦品性原形毕露。。。我问他:“你在上海有family吗”,他说没有,老婆在台湾。于是我接:“啊。。。。表啊,这样不好啊 你一定得把她接过来啊”。。。这位面试官先愣了5秒钟。。。说:“快了快了”。。。 回家后我后悔莫及,面试真的没办法完美。。。

Yale SOM – AO到北京harbor interview。由于我个人面试不喜欢提前准备。。。所以有些常规的问题没有答好,比如问道暑假想去哪儿实习,我老实的说 – “不确定哎。。。”。(因为确实没有想清楚要是去yale,出来做什么最好)。说完之后发现犯了大错,开始补充,说其实我想回中国实习,到香港。。2秒钟后再补充 – 纽约也可以,毕竟近嘛。。。估计面试官被我的无厘头雷倒。因为这个面试官语速很快 说话直截了当,我们也聊得很high,一不小心我又说错了话 – 我间接的说yale som的slogan (educating business leaders for society) 很cheesy。说完之后我自己也被雷倒。。。因为我的背景真的是opposite of fancy,所以坛子上有人说yale只喜欢根正苗红的人我开始有点儿不完全同意,但是后来看看了拿到offer的牛人,不得不说,确实是这样子的。

申请这个东西我觉得太太太主观。素未萌生的Admissions 对你package评价的主观性、仅仅聊天1小时之内面试官给你打分的主观性,都说明了不论你的申请结果好与坏都不代表你个人能力的强与弱。

作为非传统非牛人,我想给准备申请的同学们提一下几点建议(其实很多牛人都有提过):

1. 要是你不是牛校毕业,然后早有打算上mba, 找工作一定要找admission有听说过的有点儿名气的MNC。
2. 正如张爱玲所说,出名要趁早,考G和托福也要趁早,递交申请也要趁早,一定赶R1, R1, R1!
3. 如果上学时没有国际经验,那趁假期出去玩儿玩儿,这样在essay里可以谈谈,弥补academics没有国际经验不足
4. 面试一定要准备,但是不要过度准备,比如背答案那种
5. 面试be yourself是有度的,大家总要表现出能fit in面试学校的那一面对吧

有100分的努力,加上一点点的机遇,每个人都能事竟成。不管你现在在申请过程中的哪一步,千万不要松懈,也不要小看下来将要做的。拼死拼活的考完g/t,你会发现你的申请才完成了小小的一步,essay写到最后吐血的时候,也许你在想 - 哎,有朝一日essay写完了,让身边的朋友帮你改过n遍之后,黎明就会到来。其实不然,揪心的等待和面试准备还在后面。即便有一天拿到中意的offer, 那么恭喜你,前方困难重重。我想众多过来人大概都能了解的。然而费劲千辛万苦我们都想要被折磨,至少要试试。我们的ambition决定我们在哪里。

人生 = 挑战。

事在人为。不要输给自己。

评论 评论 45
BruceLin1993
BruceLin1993 2016-10-09 15:38:08
回复 回复
tuan05
tuan05 2016-10-08 21:04:29
回复 回复
Exousia
Exousia 2012-09-03 12:37:58
回复 回复
bigjoe
bigjoe 2012-06-29 22:16:39
这个就是励志贴,为了R1,拼尽全力!
-- by 会员 pansimply (2012/6/29 21:56:04)



好啊,你的大学还可以了啊。
G考出来了?
回复 回复
pansimply
pansimply 2012-06-29 21:56:04
回复 回复
阿美寮
阿美寮 2011-05-11 11:14:37
回复 回复
sbwhhnybz
sbwhhnybz 2011-04-19 23:23:32
呵呵,恭喜啊

yale还有消息吗?
-- by 会员 kasonlee (2011/4/17 0:35:36)



WL后就没有跟进,应该算弃权了吧。
回复 回复
luvu
luvu 2011-04-17 01:08:57
怎么说呢,以前在民企,觉得mnc很牛。后来自己莫名其妙也进了500强。觉得也不过如此。2000年以前,觉得做computer很牛,后来it泡沫灭了。却进了computer行业,觉得做consulting很牛。后来又觉得consulting太虚无,觉得ib很牛。现在看到了次债危机,觉得ib也不过如此,一群追着钱跑,却不知道怎么花的人,或者说知道怎么花,却没时间花的人。consulting的人控制欲太强,尤其是麦记的。现在直接超脱了,神马都是浮云。想做non profit帮助别人,心理上至少是开心的。
-- by 会员 lhf80 (2011/4/16 3:33:46)



我肿么没觉得M记的人控制欲很强???我觉得他们还是蛮可爱的呀……
回复 回复
kasonlee
kasonlee 2011-04-17 00:35:36
呵呵,恭喜啊

yale还有消息吗?
回复 回复
三月三,喝花酒
三月三,喝花酒 2011-04-16 09:07:08
ooh
恭喜lz。
也谢谢lz给了我等非top大学出身的人,更多希望的光。
回复 回复
本文标签 本文标签
申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