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要感谢 CD 论坛前期诸位大神无私的经验分享,为我等菜鸟速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简单说下楼主的背景,英语学渣一枚,大学四级600出头,六级裸考都没上600。毕业后英语用得很少,就是去年考了几个英语考试,长篇阅读能力略有加强。但是作为30+的人,要跟一堆九零后比拼智力,也是亚历山大。所以首先要鼓励大家要有正确的信念,要相信大力是可以出奇迹的~
一战复习了30天,每天有效复习时间大概6-8小时,主要在刷 OG,看曼哈顿语法、熟悉题型。考试前用曼哈顿模考测试的 Verbal 在31-34之间,也就是700上下的水平。实际一战 Verbal 36, Math 49, 总分710。如果数学高点,可能就直接720+了。买了 ESR 报告,发现 SC 错得一塌糊涂(是的,一塌糊涂,两个类型题目分别是25%和45%正确率);推理的百分位只在60%;阅读的 percentile 很高,90%。
二战实际复习了两周. 因为一战语法弱死了,特别迷信语法,花了好多时间刷语法题。另外迷信 pace,觉得前9题正确率很重要。结果实战表明,太早进入高分库未必是好事,后面速度一下子慢下来了,等最后10题发现只剩8分钟了,最后好几题只能瞎选。二战最终的 Verbal 只有31,数学50,总分690。
三战实际复习了一周,每天大概10小时。
坦白地说,这次直接放弃语法了,虽然每天也刷20题保持题感。但最近三次考 SC 都感觉很迷醉,split 没有 OG 或 Prep 或曼哈顿的题那么明显。有些题目我看语义或语感选的。总之平时练习和考试都可以压缩了 SC 的做题时间。这次复习重点留给了逻辑。我一直试图用 Helr 的逻辑笔记的思路,去破解曼哈顿别扭的逻辑题。在刷完曼哈顿700-800题库的逻辑题后,感觉似乎是比以前反应快点,至少今天考试时逻辑题基本可以秒选了。所以今天考试从 SC 和 CR 省出来的时间都给了阅读。另外,整体 pace上,前10题做得飞快——快到忽略了正确率,中间感觉好像掉库了(SC 题型越来越简单)。但11题后的每一题都留了近2分钟——这是一个比较奇葩的安排。但我这次考试 SC 基本集中在前面出现,CR 和 RC(我的强项)集中在后面,我琢磨着可能后面正确率更高,所以后来库又升回去了?因为这次没有打算买 ESR 报告,所以我只能自己这么瞎猜测。但 GMAT 真是个看运气的考试,抽的题、题的顺序可能都很影响最后结果……
复习资料方面,强推 Helr 逻辑笔记和曼哈顿700-800的题库。论坛里都有,我就不放了。
最后关于考试心态,这点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今早 SZ 服务器宕机了,整个考场的人等到10点以后才真正开始入场。还好旁边一哥们儿全程逗逼,搞得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也就渐渐忘了技术故障带来的不快。这个小插曲可能让我心情过嗨,彻底放飞了自我(嗯,真的是放飞自我,不然前十题不至于这么随便……)。但因为心情放松,我没有再出现反复读题、读不进去的情况。部分题目泛读了逻辑框架,就有了破题思路。今天的状态反正是很神奇了。总之,感谢神明的保佑,希望大家也有好运气和好心态迎接后面的考试!
谢谢楼主指教!!!
首先你看下自己之前弱项是哪一块,我个人觉得阅读和逻辑最好提分。
逻辑的话尝试用helr的逻辑去破题,熟练记住各种常见Fallacy(譬如果因因果倒置、他因、共因、样本不可比这些),另外牢记除了他因这种情况,其他情况下答案一定要同时包含conclusion的核心因素,譬如conclusion是A-->B,除非有他因C,其他正确答案应该是牢牢围绕AB的关系来展开讨论的。我有个别题目其实没来及细想,但是按这个套路去答题,大部分时间都是对的。
阅读的话,你710分,基础阅读能力肯定有了,是不是只是选项不确定?高分库的阅读迷惑项,基本有如下几种陷阱:1、范围扩大或缩小,譬如原文说某地区物种下降XXX,迷惑项可能说全球下降XXX;2、极端项,碰到all/most这种要特别小心,但出现这些字眼不代表一定错,就是多想一下;3、作者态度题通常不会出现太极端的字眼,如果把握不准,就选客观通用的那个选项。另外,第一遍阅读的时候,例子、数据或实验那种细节可以适当略过去,学会读框架。这个是我第三次和第二次做阅读的明显差别。我第二次考试太纠结于某些读不懂的句子了,结果浪费了好多时间。
P.S 我最后一星期只刷了曼哈顿700-800的题库,而且重点刷的是阅读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