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 HBS R2面经+申请分享
作者:chenzhepeter 日期:2016-05-20 微信分享

之前一直潜水未发帖,直到最近认识了bigjoe,才得知他是本版版主,而且写过非常多帮助华人MBA的好文,今天来分享我的申请。希望即将前往北美就读MBA的朋友们能相互帮助,共筑非凡事业!

我的背景

加拿大top schools,电子工程本科与研究生,GPA 3.8+ 科技行业工作7年,现加州科技公司工程师 研究生时候做过中国学生会会长,工作之外做过一些创业项目 GMAT 740

我的申请

因为我工作年限比较久,所以就target了最好的HBS和GSB,Sloan保底。因为我GMAT准备的很晚,第一次虽然考了730但IR只有3分,所以就取消了成绩考了第二次。申请也开始的晚,只能做R2。

申请主要的感触是如何区别自己跟其他申请者。比如GSB和Sloan因为学校,位置和文化的原因,会吸引非常多的工程和科技背景的申请者,我估计相当一部分人的essay都会说entrepreneurship相关的东西。同理HBS会吸引所有顶尖的banker,consultant,如果你正好是类似背景,一定要想办法区别自己。我本地找的一位口音老师给我说她三,四个学生(应该是中国人,韩国人等,都是科技公司背景)今年都申请了GSB,但都没有拿到面试,可见来自相似pool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面试比我想象要轻松,一共只有30分钟,是HBS在湾区的办公室,地址在3000 Sand Hill Road。看过电视剧Silicon Valley的朋友应该会知道是哪里,对就是那个沙丘路。我当天请了半天假,为了回家换西服。面试我是两位面试官,其中Hilary是湾区办公室的负责人,也是HBS的校友。她充分认可我overdress的努力,说她老公在一家初创工作,如果某天穿了休闲衬衣和卡其裤,大家一定认为他是去面试了。我面试自我感觉ok,都是围绕简历的可以预见的问题。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进门给两位面试官firm handshake和记住她们的名字,以至于之后写reflection的时候只能说Dear Admissions Committee。

面试之后

HBS面试之后在湾区有好几次活动,一次是给R2面试者和HBS校友的meet up,一次是new admit的cocktail party,还有HBS与MIT联合举办的entrepreneur summit,邀请了new admit参加。我之后也去HBS见了多位在读华人学生,给我的感觉是虽然初次见面,大家都非常的热心给我解答各方面问题,也了解到每个人都找到了理想的summer intern。

今年HBS录取的大中华区背景的学生(大陆,香港,新加坡,台湾加上海外中国人,排除第二代华裔)大约25人,自己估计一半有海外本科背景。数量还是不少的,所以大家还是要鼓起勇气申请,像我这样运气好了说不定就录取了。对于大陆同学很好的消息是HBS有非常丰厚的need based fellowship,根据你之前的收入来判断给你提供多少钱。对于收入不是太高,工作年限比较短的同学很有优势。

最后祝各位同学今年的申请加油,别像我等R2才申请

评论 评论 6
chenzhepeter
chenzhepeter 2016-06-08 11:00:03
dlbettyluan 发表于 2016-5-12 15:58
请问大中华区背景的包括换成欧洲护照的中国人吗 谢谢


我的标准是以加了HBS新生微信群。如果是大陆长大还会说中文的,都会用微信,无论现在什么护照。
反之如果是二代移民,一般就不玩微信了。

回复 回复
betterarthur
betterarthur 2016-05-26 09:22:32
回复 回复
Pythagoras
Pythagoras 2016-05-21 08:56:48
回复 回复
bigjoe
bigjoe 2016-05-20 07:21:39
本帖最后由 bigjoe 于 2016-5-20 07:24 编辑

让你来写分享帖你果然来了。赞一个!:victory:
回复 回复
Cindyaelisa
Cindyaelisa 2016-05-14 19:55:26
回复 回复
dlbettyluan
dlbettyluan 2016-05-12 15:58:38
回复 回复
本文标签 本文标签
申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