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考完后马上考TOEFL,所以一直没有写点什么,实在抱歉。
由于时间关系,我先大致介绍一下:
我的GMAT考完了,成绩已经出来,还可以,760分,鉴于Harvard的平均分才690,这个分数报考美国任何一所大学都应该够了。:)
我考试的时候心慌得厉害,中途甚至连逻辑的一题都看不懂了,语文部分做得快了一些,时间没有把握好,还剩下8分钟我就做完了。呵呵,毕竟计算机考试不是很适应(我只模考了2次,觉得Kaplan题目很不严谨,只是模考了Princeton和做了做Kaplan的数学一套 T T),连数学都没有得到满分。语法也错了一题我做过的(我没看,直接就选了,谁知道记错了T T)我私下用真题模拟的时候应该可以考到780左右,毕竟不是母语,考试心慌还真不得了,呵呵。
一些经验:
语法:
我的体会是最好不要再用石林的笔记了,太浅了。白勇的书不错的,虽然有一些错误,例如白勇说 A of B and C, A of B, C and D是错的,实际上这个结构不错,而是语法上表达意思是先并列B,C(B,C,D)而共同做of的宾语。如果逻辑表意上和语法上不符就应该修改。我自己总结了大约30-50页(活页纸)左右的语法,其中包括165条惯用法。如果要的人多,我就花些时间发布上来,要的人请回帖。
另外恕我直言,逻辑新东方的逻辑是教得最没用的了。很多东西都是错的。例如说假设是结论的必要条件,什么“削弱就是放入前提结论中起削弱作用的”这样的循环定义等等,关于逻辑我的体会最深刻,我看完了一本形式逻辑,另外就假设等论证推理部分专门询问了我们学校的哲学系的教授(张教授,中国形式逻辑协会副会长),进一步证实新东方教的错误。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就这个问题讨论。逻辑我最后全部理清楚了,最后我自己做题目的时候逻辑几乎全对,阅读也是。考试时候心慌,估计错了一点逻辑,阅读应该全对。
关于阅读,杨鹏老师的难句我至少看了4遍,自己又总结了我自己不熟悉的160句难句。加上最后复习了他的易混词表,另外我在做LSAT逻辑时候体会出来的“读出论证方法(这是我做逻辑的基础,如果能够识别诸如求同法,求异法,假说演绎推理等,逻辑绝大部分题目应该做对,且不是凭借感觉,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就像数学一样,同时,最简单的题目也就是BOLDFACE题了),而且一边读,一边要记忆重点(什么是重点这一条新东方说了很多了),而且还有明白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每读完3,4句或者一段总结回顾一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加上难句的基础,阅读满分应该不难。当然,GMAT阅读文章内容没有GRE难,但是题目有过之。我最后GRE4篇30分钟错1,2题或者不错,GMAT最后16篇真题全对。张程老师的关于如何解决回视的方法我觉得很有用:)另外建议不要采用杨继老师的读法,有点本末倒置的嫌疑,考试时候绝对可以读完理解原文,记住关键信息,并把握逻辑结构。
数学没什么经验,我总共只是用了半天时间看了看OG开头的部分。做了一套Kaplan(50分)。因为我数学基础比较好。
回复Anchoret时写的关于逻辑的一点点内容,以后补全:
关于我的逻辑和阅读的方法,特别是逻辑,如果要用email讲清楚的话,比较困难,因为需要看得人要学过形式逻辑,对各种推理的有效式或者正确形式(之所以这样说在于演绎推理 [和新东方的胡乱定义相反,三段论才是演绎推理的一种] 才能称得上有效,而诸如类比,溯因推理,求异法等归纳推理却本身不是有效的,结论是或然的)熟悉才行。
例如
如果知道溯因推理或者假说演绎推理的有效形式如下:(和假言3段论肯定式相反)
If p, then q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