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 Quique,三年前 2020 年从 Schulich IMBA 毕业。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没有了,只有 MBA。
那么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Schulich MBA 毕业三年后的就业体会。这篇文章同时也会涉及多伦多的就业市场,多伦多的职场文化和我的发展体验。
首先呢,我想分享的是 Schulich 的就业。
学校官网给出的 2021 届 MBA/IMBA 毕业生的平均薪水如下:平均工资 9 万 7(total package)和我们 2020 年毕业的差不多这个收入税后大约 6 万 5 千刀左右,每个月到手 5000 刀出头,合人民币 35K.
International student 数据会稍稍低一些。根据我的中国同学的反馈,第一份 full time 工作基本上是达不到 9 万 7 的。不过工作 2-3 年后,很多人是可以达到,接近或者超过 10 万刀的。
我个人的 bg 其实在我们那一届的 mba 同学中算中等,本科北京某外语学校西班牙专业,外派拉美两年。25 岁读 MBA(有些偏早)不过对于想移民的人来说,这个年龄不算早了。因为毕业工作一年走 ee 的话,28 岁申请,刚刚卡在年龄分数最大的条件。如果 30 岁以上 ee cec 年龄分数就会逐年减少。不过呢,留学这件事,要综合自身经历经验,财务和家庭状况来衡量,每个人的时间线不太一样。
多伦多的就业体会: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就业市场。每年毕业季各个地方的毕业生都会涌入多伦多。当然一些人也会去其他城市就业,比如 BC 的温哥华等等。整体来说多伦多的就业市场也是非常卷的(无法和国内大城市比),尤其是金融,地产等传统 capital intensive 的行业。CFA 持证人的数量之多超乎想象,以至于 CFA 的加成被削弱了不少。不过疫情后,现在经济非常繁荣,各行各业都很缺人,失业率达到了历史新低。尽管现在利率不断上升,就业表现还是非常强劲的。
另一个体会就是本地经验的重要性。 我拿到第一份工作之前,大约申请过不下几百份工作。但是当 linkedin 更新的 full-time 工作没多久,就不停的 recruiter 联系我给我推荐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养老金投资公司下属地产开发商的 Acquisitions Analyst.基本就是买买买,把养老金的钱花出去变成可持续的正现金流。Analyst 是非常 entry level 的岗位,但是有了这个经验的加成,我在两年后顺利进入了加拿大最大的公募地产基金的投资岗。
所以这里的一个体会就是,无论是不是 entry level 或者公司大小,有了本地经验,后边上升或者跳槽就会容易很多,重点就是要有一个本地经验。哪怕是实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为啥很多人在申请加拿大学校的时候一个主要的考虑是这个学校带不带 Coop。虽然是 MBA,大家在入学前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工作方式,方法,甚至 technical 方面的要求都是很不一样的。
另一个体会就是,国内外企的工作经验会更被这边的公司接纳。比如四大,或者甲骨文这样的公司。但是百度,ali,xiaomi 或者国企,在国内的知名度很高,但是在这边就业市场的优势就相对小一些。尤其是如果在国内不是做 technical 的。我认识有同学百度的 product manager,在这边面试都很难拿到,因为这边没啥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还有国企的会计,央企的小领导,在这边找工作反而没有那么有竞争力。
在加拿大就业 networking 很重要。基本每一份工作都至少 100+ 申请。热门的岗位比如投资岗 4-5 百人竞争同一个岗位是很常见的,例如 PE。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把你的简历递到 HR 面前,HR 至少会细细看一遍你的简历,跟你约一个电话做一个 phone screen.也就是第一轮的 internview。 别看简简单单的一个 refer,就能让你从几百人中被 highlight 出来。
MBA 带给我的:
第一就是对自己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个认识其实就是在申请 MBA 的时候常常被问到的问题: what you want to do in 5 or 10 years.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因为对自己的人生未来从来没有过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自己之后想干啥,也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行业/职业。当时只知道就是读一个硕士。但是 Schulich MBA 的学习过程中, 在不同的课程上做了不同 specialization 的 case study,参加了无数场职业发展培训,每周至少 2-3 次 coffee chat,还学了 CFA(没考过)渐渐的我从只会说外语,连 excel 怎么用都不会的人,变成了对金融,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财务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了解的人。在 MBA 一年级的暑假,我还去一家 VC 做了实习,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除了翻译以外的工作,完全见识了不同的世界。
VC 实习后,我决定进军地产行业(因为当时 vc 办公室的邻居就是一个地产公司),当时觉得能够参与到一个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实在太酷了!在 MBA 二年级,我选了很多地产开发投资的课程,学会了如何建模。慢慢的,也学会了如何做出高质量的 PPT。更学会了如何系统性的思考问题。比如解决方案的流程, 如何分析一个项目,等等。
第二是增强了自信心。因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的规划和认识,在国内的时候,我总是很焦虑,不知道人生的目标是什么,生活总是受到他人的影响。另外,因为对除了外语以外的东西,一窍不通,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现在发现,一旦清晰了自己的职业/其他方面的目标,焦虑感就减弱了很多。并且因为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不会因为别人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而轻易动摇。 另外一个让我增强自信的点是:加拿大的 MBA 项目(或许别的项目也是)很注重 diversity。这个是对我个人影响非常大的。身材不够好,没有长成模特脸,眼睛不够大,身高不够高。你有没有这些焦虑?我以前非常注重这些,每天生活在对自己的不满中。每天都在想,如果我要是长成谁谁那样就好。
来了加拿大,才发现,即便是 MBA 这样的“功利性”的项目,从来没有人审视别人的身材 ,性取向。胖胖的同学进入 consulting,或者瘦小的同学进入 IB 大有人在。当然,不是说完全不管外在,而是不再外貌焦虑,不再为别人有对象,自己没对象而焦虑。身边的 gay 同学也可以在 marketing 的课上无所顾忌的分享 lgbt 群体的观点和视角。当你由内而外的接纳自己,似乎就变得更加的自信了。
MBA 是转行的很好的途径,尤其是对于文科同学。
在国内,文科就业不如理科好,这是共识,在加拿大,我觉得更加。学文科毕业,真的没啥工作机会。Schulich 的 MBA,有 18 个 specialization,而且 MBA 录取不要求本科特定的专业领域或者学过什么课程!这给文科想转换赛道的同学提供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机会。即便你想转数据,MBA 也有相关的课程!如果你是生化环材,那么 MBA 毕业后 consulting,finance 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理工背景 + MBA 在就业市场非常吃香!
我的同学里有小语种转金市的,有中文专业转资本市场的,有计算机转销售的,会计转数据的,还有银行大堂转 MA consulting 的。数不胜数。MBA 就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当然这也离不开加拿大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很少有单位会因为一个申请人的本科背景不对口而否定一个人。
今天先分享这些,马上要去做饭啦。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92629-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北美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