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那年,我们都挺拼的 [2022.05.13]

[日期:2022-05-25]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瓜哥 [字体: ]

两年前,我的梦想不过是在写梦校 duke 的经验贴时,前面可以云淡风轻地加上[已录]。两年后,我甚至已经记不清当时录取的那个项目,开头是 mms 还是 msm.

整理收藏夹的时候看到那年收藏的一箩筐学校官网和留学咨询,不禁感慨:好久没有为着一个目标这么坚定地努力了呢。
那年申请季,是烈日里跑一个又一个中介白嫖商科资料时的汗流浃背,是在园区自习室和考研学姐们一泡一整天刷 GMAT 时的蓬头垢面,是一下课就赶地铁去实习在车箱里站着睡着的神奇功力,是深夜里一篇文书改到 27 版之后的精疲力竭。
趁着记忆还清晰,记录下那年申请季的点滴、留学的体验和最重要的——想对现在或迷茫或焦虑或满腔热情的你,说的一些话,希望你帮助你少走一些弯路。

录取结果:

  • Duke University: MMS:FOB accepted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MSc Strategic Marketing accepted 最终去向
  • UCL: MSc Management rejected (呵呵)
  • UTA: MSc Marketing accepted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Sc Marketing Analytics accepted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rejected

申请背景和目前状态:

GPA 3.86 专业第一,国家奖学金,非财经 211 本,工商管理专业,剑桥游学 + 澳洲中外合作 3+1,4 段实习(截止申请),院长推荐信,荣誉学院学生会主席,雅思 8.5,GMAT 一战 730 目前在英国一家电商公司工作,graduate product manager

你该如何准备:

关于 gpa:
GPA 注定是留学申请所有要求中最简单又最难的一样。最简单,是因为它有章可循,大学里,多问学长学姐、坐前排、刷题。。。你有太多提高 gpa 的方法。最难,是因为它需要你坚持努力整个大学。我大三开始全力准备申请,全学年 gpa 是满绩 4.0, 累计总 gpa 也从专业第三变成第一。我还记得最后一门课是只要交一篇论文的水课,论文甚至都只有一个话题,还要求手写(翟天临那年)。ddl 那天,我放弃了拍毕业照,就为了把论文再润色一些,再好一些。回宿舍看到我的室友们大概都写了两三页,我写了 23 页。学习是学生的本职,gpa 是没有余地的必需。

关于文书:
文书=情书。period。

关于标化考试:
GMAT 我考了一次,雅思我考了 4 次。8.5 的总分也让大四的时候的我甚至开始兼职教雅思,也算是久病成良医吧。具体的备考方法超出这篇文章的范畴,如果有需要我以后可以再开新坑。你只要记住一点:是考试,就需要应试技巧。高分=正确的应试技巧 + 反复练习。

关于中介:
如果再给我选择一次的机会,我会选择半 diy。整个申请季身边差不多十几个一起申请的朋友,其中 7 个中介不是倒闭了就是跑路了。剩下的一半文书质量也是不复制粘贴就谢天谢地的节奏。我的中介没跑也没倒(不过一年之后还是倒闭了),但文书质量依然让我曾大闹微信群。最后最重要的几所学校文书还是靠自己搜集资料,找学长学姐改内容,找 native speaker 改语言弄出来的。至于中介,帮助最大的就是填申请资料,我的中介在这方面还是很负责透明,只是光是这些资料并不值得那么高的中介费,而这些中介费如果一开始就用来改文书和咨询学长学姐,哪怕只拿出一半的中介费,我也可以少太多头痛时分。

如果重来一次,我的申请步骤会是:

  1. 白嫖 15+家留学中介的咨询,剃头去尾完成选校:问的多了你就会知道哪些学校是中介画的大饼,哪些学校是中介让你保底的谎言,哪些学校是真正适合你
  2. 查询学校官网,咨询学长学姐就读体验,明确目标校梯度:冲刺、稳定、保底
  3. 填报申请系统(部分):如果连官网也看不通的朋友,也不建议留学
  4. 写完文书,再请文书机构 or 文书老师 or 学长学姐 or native 修改润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改重点——文书机构熟悉必要结构,学长学姐给你提供宝贵的就读体验分享甚至你面试的谈资,native 在语言上带你装逼带你飞。当你剩下中介费以后,提到的这些人你都找来给你改一遍也还是划算。
  5. 准备面试:查面经,和同项目校友/在读生确认面试流程,准备答案,进行模拟面试
  6. 尽人事,听天命

关于实习:
实习建议渠道:亲戚介绍、老师推荐、校友内推、职业 networking、求职网站海投、目标企业官网/公众号。实力里我接触过家电打杂、证券打杂、仪器公关、金融办公务员、电子产品销售、护肤品新媒体、房地产营销、辅导班电话推销、网游运营、社交软件产品、agency 新媒体……最短的分别干了一天和两天(是的,说的就是你们,房地产和证券),但我依然希望你记住,实习可能是商科申请能送给大学的你最珍贵的礼物了。是的,它的价值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申请结果本身。我的大学是一所以保研考研为荣的学校,大家实习的意识都很薄弱。如果不是为了申请,我可能意识不到实习的重要性,更不会拼命刷了一段又一段实习,从本科到硕士,哪怕申请季已经过去了,一看到实习、内推的机会,脑子还是会顿时充血。申请逼着你学会死皮赖脸找到各种实习的能力,同时也给了你以后正式求职的能力和底气。单位里同事说本科完全没有实习过,正式工作之后哪怕一份工作干得不喜欢也要努力呆一两年,不让简历空缺难看。而实习,可以让你用几个月换未来几年的青春和方向。什么实习证明,什么老板背书,都没有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来的弥足珍贵。

留学体验:

关于念书:没有期望,才不会失望
即便心里是偏向杜克的,这份偏爱终是输给了 defer 一年还是不能去美国风险,于是我选择了 ic,奔赴对它印象并不是很好的英国。往后的一年我都没舍得删杜克 fob 的微信录取群,我好像是陆本第一个收到 offer call 的(可能因为当时人在澳洲),还喜滋滋成了一个小录取群的群主。这种得而复失的遗憾,在老师忘记来上课的时候,在老师批作业复制粘贴评语的时候,在得知同学们集体考试作弊的时候,愈发强烈。直到有一天我醍醐灌顶:这个学位从头到尾就没有承诺过,课程质量会什么样的,同学会是什么样的,甚至老师的出勤会是什么样的;它唯一承诺的,就是交了钱,给你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一纸文凭,仅此而已。也渐渐明白:除了这一纸文凭,学费更多是交给了就业服务、校友网以及校友可以给你的内推机会和一些人脉,从来就不是那几页 ppt.

关于他人:peer pressure is shit
出国之后我的朋友圈完全变了画风,当然变的不是我,而是我认识的人。他们有的今天飞欧洲参加个国际会议,有的明天无聊去开开直升机,有的和哪国总统见个面,也有的一不小心搞大肚子回国生娃去了。会有很多心理不平衡的时候:时而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这么强,转念一想强人怎么也和我混到了一所学校来了;时而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这么菜,我又是怎么和这么菜的人混到一起来了。无数次自我怀疑时,总会想起本科认识的一些很优秀的保研同学,他们曾经也很想出国看看,甚至有的都已经拿到了 offer,最后由于家里经济条件限制,最终让这个愿望搁浅。如果某一刻我们领先,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我们有更优渥的条件;如果某一刻我们落后,谁说一条弯路就不能通向罗马。

关于求职:读书不全是为了工作呀,但确实主要是为了工作
认识一个 ic 同届的同学,快毕业的时候简历还是网上风行的多彩模版,上面一段实习也没有,倒是有一个巨大的全身照,照片里他穿着学士服对着镜头,不是,是对着未来的 hr 比‘耶’。见了太多就快毕业了还没弄清楚春秋招时间线的小伙伴,遇到过上来直接问面试怎么准备的同志(行业公司岗位,不存在的),也遇到更多硕士毕业还是不想找工作就说要不就再读个博的同学。你若问我喜欢读书还是工作,come on,当然是读书了,有机会我多想再回到校园里过那无忧无虑的生活(是的,哪怕当时为申请焦头烂额,现在回头看还是无忧无虑),但不管你再怎么读,n 个硕士也好 phd 也好,你总有一天会毕业,会走进职场(哪怕你留在学校教书,你的角色也永远回不去了)。一个学位带给你的价值自然远远不止工作,但如果它连工作也没带给你,那你真的需要怀疑一下它的价值。

给你的一些话:

申请的时候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攀比。比完国家比 new york times 排名,比完学校排名比一所学校里的专业排名,比完专业排名还要比比本科排名,越低越好,说明创造了奇迹。有一天和学弟聊天,他突然提到,当我把杜克当梦校的时候,在一个 mit 学生的眼里它同样可以垃圾。
当时我嘴上笑开了,心里却愣住了。
现在回想起来,是啊,毕竟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完全认可过自我价值,而是习惯于把自己价值依附在所处的平台上,external validation,对幼稚的我,是真的很重要啊。因此这个平台比别人的好哪怕 0.0005 %,也是一件值得昭告天下的大事。一张校园卡,仿佛能抵过千言万语;一封 offer letter,仿佛就是毕生夙愿。亲爱的,生活没有艰难,那也没有那么容易。如果比一比申请学校的排名,我的一些学长学姐甚至可能比我稍低几名(咱不是说 qs),但现在的他们有的转行找到了热爱的职业方向生活方式,有的在湾区过着每天 3 点下班逛博物馆的生活,有的成了伦敦惟二的中国猎头天天猎牛剑学生,有的在纽约打拼两年已经升到 senior data scientist.他们的申请季里,充满了各种传奇故事,我乐意讲述三天三夜,但传奇的背后,是他们本身的坚毅、勇敢和自信,这些品质,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发光。
留学申请是一场冲刺,但也别忘了留心身边的风景;未来是一场马拉松,但也别忘了时刻整装。

凡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你现在觉得它不是好事,那是因为还没有到最后。
你全力以赴的样子,很酷;
你轻松释然的样子,也很酷。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8423-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商学院Master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4-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