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大半年来的申请心得 [2022.04.17]

[日期:2022-04-22]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allenliu0915 [字体: ]

我的背景可以看看我之前的这个帖子更新 R1 申请情况(低GPA,想申请 2022 MBA,求定位,求建议,谢谢) - 北美 MBA 申请区 (chasedream.com)

在被 R1 全拒之后,感觉也有点丢人就没有继续更新 R1 的申请情况,也开始考虑要不要申请 R2.最后下定决心,调整方法,3 个礼拜的时间做完了 Ross,Sloan,Kellogg 和 Tepper 的 application.最后也算是运气好,被 Tepper 录取了。作为一个从 0 经验的 30 岁大龄申请小白到半 DIY 做完了 12 个学校的 application 的申请人,我也想分享一下一路走来的心得,或许对于正在申请或者准备申请的战友们会有一些帮助。这大半年申请下来,我觉得最需要的就是时间,金钱,和明确的计划。时间不用多说,无论是准备 GMAT 还是写文书都是大把大把的时间投入。金钱这点在后面的内容会特别讲讲。明确的计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做什么,最坏和最好的情况是什么,无论成功失败,一切按照计划走。

  1. 选校我当时没有任何经验,也不知道各个学校的要求,只知道想试试 top 20,第一反应就是先咨询各个中介,从大到小,结果大部分的中介知道我的目标后,都表示不接我的 case,基本上得到的反馈就是只能试试 30-50 的学校。后面知道了 CD 这个论坛,于是就来看了很多前辈的帖子,发了贴,也加了元元建的申请群,在群里面的大家也都鼓励我申请 S16 甚至 M7,元元也说 UCLA 的机会也不小。最后我就决定了往 S16 和 M7 去申请。后来还买了某个国外网站的 profile evaluation,他们会根据我提交的个人背景和材料来给出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报告,包括强项,弱项,选校建议等等,我后面也有根据他们的建议调整了一下选校。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选校流程。现在才知道,选校应该根据自身的背景,条件,结合 Career Goal,再结合每个学校的背景,喜好,就业情况等等来选择最合适的学校。而这些咨询都是网上可以查得到的,不光是 CD,还有 Gmatclub,clear admit 等等这些国外的网站,都有很多相关讯息,已经帮助选校的咨询。当然,在此基础之上也可以多咨询一下各个学校的前辈,升学机构等等,结合多方面的信息再来决定。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多去购买一些口碑好的机构的服务也是好的,他们提供的信息多少也都是有帮助的,节省了很多自己搜索的时间和弯路。

  2. 背景 + 条件
    这部分放第二是因为除了现在和过去的工作,之前的 GPA,经历等,别的很多东西是可以后面改变的。先说 GMAT,很多人觉得 GMAT 考到 770 以上就稳了,其实并不是,我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770,quants 满分,结果申请了 12 个只录取了 1 个,大部分都是无面拒。所以我个人感觉,GMAT 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它就像一个敲门砖,一个足够高的 GMAT(比如 720)能让你更有机会被录取,但过了那个点,再高也没什么区别。所以比起花大把的心思在怎么考 750,还是更多的看看别的方面,GMAT 超过申请学校的平均分就够用了。(这里是个人见解,也有可能有错,请勿照单全收)
    再就是 GPA,我的 GPA 很低,transcript 更是惨不忍睹,在看了一些文章,帖子,又去找了一些弥补的方法,这里来分享几个。
    第一,去别的大学拿相关网课。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 community college 都可以,一定要是正规大学的 business 相关网课,然后一定要拿 A.不用多,1-2 节课即可,拿多了也没用。首先,这个就是证明你现在可以适应大学的 business 课程,也可以取得好成绩,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校对你能不能毕业的担心。对于本科不是 business 相关的学生,那就更有帮助,表现你对于入学 MBA 做的准备。最好有一节是数学相关的 business 课程,毕竟 MBA 还是比较看重数学能力。
    第二,高 GMAT,这方面相关信息太多了,就不再赘述。但是高 GMAT 不会完全 cover 掉低 GPA,只是会有一些帮助。
    第三,跟本科的学校沟通,看看能不能给一些 forgiveness 或者去掉一两门不是专业课的低分课程,成功率较低。不过也可以查一查你们那年的课程平均分,或者评价 GPA,如果你拿了低 GPA,但是已经是学校里的 top 10%,也可以在 application 里面写出来。
    第四,optional essay,很重要,凡是工作有 gap year,低 GPA 或者别的重大 red flag,都要写一下 optional essay.相关的信息也有很多了,我也不再赘述,后面会分享一下对于 optional essay 的理解。
    再来说工作背景,也是非常重要。我认为,名校就是喜欢那些哪怕不读MBA也很成功的学生。想一想,我们作为MBA学生,毕业后就是这些学校的商品,名校更喜欢safe pick。举个例子,一个年薪六位数的高管,毕业出来也不怕找不到工作,哪怕回去做同样的工作,也能拉高学校的就业数据。这种时候把学校想象成公司就很好理解了,他们都明白哪个人更有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不过工作背景不是很好的朋友也不用太担心,也有一些别的方法增强自己的背景,并且可以多去找找如何选择跟自己工作背景更匹配的学校,如何在application别的部分更好的推销自己,也是非常非常有帮助的。关于增强背景,可以去找一些实习机会,volunteer机会,甚至是fund raising等体现个人能力的项目。我就跟朋友去farmer's market卖冰粉,筹集到了1万,捐给了一个当地的慈善机构,他们也给我们出了证明。

  3. 机构
    再来说说机构。我觉得要不要找机构全看个人能力,其实概念很简单,有能力的自己做,能力不足的可以花钱购买别人的知识,经验,技能,我就属于后者。在找机构这条路山我也摔过不少,从一开始看各大留学机构,再看到专做个别专业的升学机构,再到专门做文书撰写,修改的机构,到最后找国外的 MBA consultant,我找过很多平台,机构,做过很多 free consultation,很多都是花钱买的经验和教训。对于选择机构,我的建议只能是多搜,多看,多了解,最好找用过这个机构的人问一问。网上很多托,水很深,价格区间也大的不可思议,慎选。想要分辨机构或者 consultant 的好坏,就得自己对于自己的 application 和学校的要求足够了解,所以建议在找机构之前,先多看看这方面。总的来说,不要想着让机构做所有的事情,很多东西必须自己下功夫,特别是选校。我遇到过美国的大机构看了一眼我的 CV 就说我不可能申请到 top 25 的学校,有国内的大机构说今年 R2 直接放弃,下一轮 R1 找他们花 10 万人民币申请 25-35 的学校,也有跟我说光是我 GMAT 770 就可以试一下 HSW 的。大家还是要多去了解自身定位,不要被机构牵着鼻子走。

  4. Application
    引用我聊过的其中一个 consultant 的话,你的 application 里面,让 AO 感到有疑问的地方越少越好。很多人对于 application 就是比较注重文书方面,但其实每一个 section 都很重要。在 application 里面填的每一个信息都要前后呼应,通畅,合理。包括工作内容,离职原因,extra curriculum,awards 等等,每一个 section 都要精益求精。很多地方不能只是复制粘贴 CV 里面的内容,站在 AO 的角度,消除一切可能会让 AO 产生疑问的点。一个好好准备过的 application 是能加分的,对于 AO 来说,这也体现了申请人的认真。工资方面千万不要谦虚,也不要担心写多了会影响奖学金什么的,就像我上面说的,MBA 喜欢高价值的申请人,一个年薪 15 万美金的申请人对于学校来说肯定是比一个年薪 7 万的申请人更安全。

  5. 文书
    最头疼的环节,也是我到最后都没有做好的环节。在 R2 没有收到 Ross 面试之后,我请元元帮我看了一下我的 essay,结果得到的反馈是 essay 的水平只有 1 分(满分 10 分)。然而,这已经是我当下能给出来的最好的 essay。从 R1 说起,R1 申请了 8 个学校,当时找了一个文书机构专门一起来写文书,他们的编辑都是名校毕业生,或者名校 MBA,跟这个机构做完了成稿之后,在找一个 GMATClub 好评无数的高价润色机构来彻底润色,再提交。但就算这样,在我做了几个 ding analysis 之后,统一反馈都是文书太差。于是 R2 转换思路,请了一个美国大机构的 consultant,Ross 的前 AO 来做主要辅导,再去 Leland 请了 GSB,Kellogg,Booth的在校生,毕业生来进行多轮的文书修改。由于是 12 月底,我就干脆请假在家全职准备,硬是在 3 周搞定了 4 个学校的 application.每一篇文书都是在一个 consultant 那边定稿了,再去给下一个修改,然后一个个综合意见,最后润色,成稿。不过根据学校的无面拒和元元的反馈,就这样做出来的文书依旧水平很低。现在想想,如果文书更好,说不定有机会冲击 M7?所以文书方面我的建议就只能是多去看网上的 essay sample 还有文书思路,再就是多给人看,虽然我现在也不知道如何真正定义一篇好的文书,如何找到真正专业的 reviewer,但多给 MBA 相关的人看肯定没错。
    再说说 CV,在 CV 上面也是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长度控制在一页,内容简洁明了,字字珠玑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不要解释工作内容,只需要写可以量化的 achievement,可以量化这一点很重要。虽然我们不提倡吹牛,但适当的措辞可以让 CV 看起来更高大上。还是那句话,记住我们是在销售自己。做完了也是多找人 review,综合意见,再定稿。自己也要多去审阅,对于每一个 bullet point 多问 so what,why and how.

  6. 金钱
    MBA 是个很烧钱的专业,也是竞争很大,回报很高的一个专业,在美国甚至养活了一整个 MBA Admission Consulting 的产业链。那些 Admission Consulting Firm 做 1-3 个学校的价格动辄 5000-7000 美金不等。只要跟 MBA application 相关的都很贵,不论是 GMAT 的课程,还是 mock interview,有的机构甚至有独立的申请 HSW 这三个学校的费用。我个人认为,那些能力强悍的 DIY 大佬还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半 DIY 的申请人,那在准备 application 这个环节就已经开始了竞争。有更多经济实力的人,就能花更少的时间,更多的金钱,获取更多关于申请的知识和经验。曾经有一个 consultant 跟我说,我的竞争对手是来自于全世界的申请人,其中很多人都借助了外力去达成目标,我如果能力不够,又不借助外力,怎么跟那些人竞争。虽然听起来很像焦虑营销,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对于自己的能力认知很清楚,不是那种可以 DIY 的大佬,所以靠以前累积的经济借助外力就成了必要之举。在申请过程中,我就慢慢有了一种,Top MBA 不是给没钱的普通人读的专业,他们不想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这样说可能有些刺耳,但在我的理解中,学校录取学生也是对学生的投资,投资的目的就是取得回报。更高质量的就业报告带来更高的排名,reputation,从而带来更多的资源。这次申请过程就花了不少钱,也是比较出乎意料的。我认为做好充足的经济预算能够让申请这条路走的更顺利。

  7. 杂项 + 总结
    再说说 optional essay 和面试吧。Optional essay 是一个弥补自身条件硬伤的好机会。我用它解释了我的低 GPA,当然,也是经历了无数的修改。Optional essay 不能让 AO 觉得我们在推卸责任,找借口,求同情,比较好的方向就是大方承认过去的错误,解释一下主观和客观原因,说明这个事情带给自身的成长,以及最后对于 MBA 的准备和帮助。一定要伟光正!!!试想一下,谁会想看一篇负能量满满的 Essay 呢?
    面试方面,我个人比较擅长跟人交流,所以面试对于我本身并不是太难,几次面试也没有遇到不好的情况。这里我能给的建议是,多准备,但不要过度准备。不要让面试官觉得你在念稿,相信我,他们能分辨出来。多准备几个基本问题,Self introduction,why MBA,why now,career goal,why school 这些基本必问的问题。最后就是多找专业人士做 mock interview,他们能给出更好,更专业的建议,每次 mock interview 都录音,自己回听也会有帮助。其实关于 optional essay 和面试的建议网上也是一搜一大把,我这里也就不赘述了。

这半年也是经历了大起大落,现在想想被 Tepper 录取,还没奖,也不知道算不算成功,说不定今年再做 reapplicant 会有更好的结果?在 R1 收到 8 个拒信的时候真的心如死灰,其中 7 个还是无面拒。但最后也是坚持下来,收获了唯一一份录取通知书。好吧,就算 Tepper 最有眼光好了,哈哈哈。看到这个帖子的你,如果你觉得你达不到你想要的目标,就看看我。我走了这么多弯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2.69 的 GPA,最低水平的 essay 都能收获一个录取,你肯定可以做的比我更好。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和拙见可以帮助到一些为申请 MBA 苦恼的人们。加油!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7770-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北美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3-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