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刚上岸,在 690 分卡住了两次。复习主要的资料和计划都是借鉴了论坛里的大神,所以来回馈一下。
先讲一下背景。我是美本在读,高中学的是 IB 数学 HL,所以词汇量和数学一直在啃老本没有做任何准备,从一开始学习 GMAT 我跳过了 Manhattan prep 这类比较基础的材料。以下的内容主要针对高分冲刺,不太适合还没有达到 650+ 的备考。
以下是备考计划:
这个计划每天走一次就行,周六双倍,周五做一套模考,持续大概 9 周这样,即使最后有一些没做完也不用慌,可以去考了。
I. RC 63 天 50 分钟
Phase 1,一天 3 篇小安阅读,并且总结笔记 28 天
- 这个阶段每次做题的时候重点在于书写清晰严谨的阅读笔记,不要在乎用时,试着去读懂文章每一句的含义,然后再去做题
- 同时,习惯一下难易程度相对轻松的题目,做到之后能够扫一眼就全对
Phase 2,做 700-800 共 35 篇,1 天 5 篇 7 天
- 这个阶段每次做题的时候同样需要书写阅读笔记
- 渐渐开始了解难题的出题思路,重点在于归纳难题的解题技巧,尽可能去贴近出题人的思路;阅读的时候就可以猜测哪些地方会出现考点了
- 如果每篇都会犯错也不要过于苛责自己,因为已经来到了高分题库,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争取将错误率降下来就可以。
-
我自己总结的一些高分题库做题经验:
- 有的时候文章可能会说某个scientist是怎么怎么样的,但是迷惑选项却说所有scientist,这个逻辑是不对的,不可以用一个例子去反应整体
- 有时候问到原因或者增强削弱,去寻找根本原因。比如象牙走私导致大象灭绝,与其说成立一个大象保护地,不如从根本杜绝所有走私
- 问到某个人的观点时,即使有个fact是对的,但要看是不是这个人提出的,同理,比较两个观点时要格外注意观点提出者
- causality 不等于 association,a 导致 b 和 c 同时发生的话,迷惑选项可能会说 b 导致 c
Phase 3,做必出,一天 1 套-4 天
- 必出的easy题目可以不做,做必出的目的只是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复习,这个时候应该所有的阅读扫一眼就可以理解,一套的错误也基本就在 2~3 个
II.SC 60 天 30 分钟 => 之后刷题的时候注意错哪里然后找薄弱项
Phase 1,看 RON 笔记 240 页,每天 15 页,12 天
Phase 1,看千行 140 条,每天 15 条,9 天
Phase 2,看 prep 461 条,每天 25 条,11 天
Phase 3,必出,一天 2 套,3 天
Phase 4, 700-800 11 个 topic + mixed=> 一天两个 topic,6 天
- 语法主要去熟悉一些经常碰到的考点,比如单复数等;我并没有什么心得,只能说多看多练多记笔记提升自己的预感,真的在考场的时候我有一些题并不是很确定最后都是靠语感选择的
III.CR 60 天 30 分钟
Phase 1,Prep 一共 350 题,每天 10 题,30 天
- 这个阶段每次做题的时候写清楚逻辑链,什么是事实条件,哪个部分是推断,以及最重要的!!找到 conclusion。我个人的经验是,conclusion 一般都是一个因为所以的关系,或者一个论断。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废话 tip,但在一开始的时候我题目做错 70% 都是主观臆断感觉了一个 conclusion 出来。
- 做题感到迷惑的时候可以把整个逻辑链当成一个数学公式来推导,比如 A+B = C,削弱和加强的时候就把 A 和 B 直接去除或增强,千万不要过分带入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 C 可以间接导致 A 就去选,一定要尽量从根本上去贴合作者的逻辑链
Phase 2,必出 7 套,每天 1 套,7 天
- 这个阶段在阅读逻辑链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思考这个逻辑链有什么bug了。在做题的时候先看逻辑链,然后扫一眼问题,不要看选项去推导一个答案,或者几个可能的答案出来。如果无法获得确切答案,那么就思考自己需要一个怎么样的答案。
-
比如如果说滑雪场生意冷淡,专家认为是今年雪季下雪量少,问削弱,我大致会往这两个方向去想:
- 下雪量和顾客会来有关系吗
- 有没有别的因素
- 随后看选项找对应,如果没有的话再通读选项,并且进行反思。
Phase 3,做 700~800,100 题,1 天 10 题 10 天
- 可以选择自己比较薄弱的逻辑重点突破。如果想要更稳一点全部做完的话,可以侧重去找每个题型的难点然后归纳一下做题技巧。
一些考试心得:
- 做好被换库的心理准备要相信自己可以靠自己考到 700+.
- 越做越难也不要慌张,应该是来到了高分库。
- 我个人是喜欢模考的时候做得飞快,基本我一套模考 quant + verbal 70 分钟就做完了,然后真实考试强迫自己慢下来一个一个字看,有奇效,但可能不是所有人适用,最后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正确率反复检查,即使 verbal 最后有一辆题只能瞎选也没事,我 verbal 最后一题没来得及看就交卷了。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7677-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