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申请总结 [2021.07.09]

[日期:2021-07-13]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川夏123 [字体: ]

Updated 18:15 pm 9th July, 戏剧性的一幕就是这样发生了,早上才更新了仍旧在等候区,下午突然说就 admitted,大团圆结局,人生如戏,纯靠运气。喜悦,喜悦,感恩,感恩。

写下这篇申请总结的时候,心情是很复杂的,从开始想要申请 MBA,到最后终于敲定选择的学校,可能我的过程并不算是最长的。但是其中的曲折离奇,高潮低谷,身在其中,每一步都滋味颇深,只有走过的人才能够体会。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相信每个人都是英雄。这篇总结,既是对 CD 上所有前辈和同侪无私分享的回馈,也是对自己这一段人生道路的总结和反思。所以,想看干货的小伙伴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我相信对于面试问什么问题,essay 如何写这些已经有太多回答和经验,我就不再赘述,此文主要总结一下我的申请经验,补充一下可能大部分帖子缺失的但是我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信息,希望对未来申请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BG: F, 工科背景,985 本科,欧洲硕士 (行业 top one),WE: 4.5 years, base 欧洲,FMCG 相关,总部项目&产品管理, innovation & strategy,GAP 1%, T waive, GRE 324/GMAT 690,海外经历丰富 (教育 + 工作 + 个人旅行),volunteer experiences and female leadership experiences, 爱好广泛

先来一波时间线 (因为在看 CD 的时候发现很多帖子的时间线都不清晰,自己感觉这个在申请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信息,特别是对很多学校长达两个多月的漫长等待,真的熬人,特别贴上供大家参考)

  • NUS: 申请 01.27 (R1)面试通知 (02.24)面试 (03.02)— offer (03.15) + with scholarship
  • HEC: 申请 02.01 (rolling) 面试通知 (02.11) 面试 (02.18 and 02.24)offer (03.05) + with scholarship
  • LBS: 申请 03.4 (R3) 面试通知 (04.14)面试 (05.04)WL (05.25)offer (07.09)
  • INSEAD: 申请 04.23 (R2)面试通知 (05.18)面试 (05. 29 and 06.01) offer (06.28)

1.做好计划和选校:通过我的时间线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虽然我整体申请过程包括考 GRE 的时间并不长,只有 9 个月。我从 2020 年 10 月开始准备 GRE (之前有点基础,因为本科的时候考过一次),到 12 月份考试, 但是整个申请的时间线是铺得很长的 (一月底到六月底)。这也是这次申请最大的一个 lessons learned 就是对于 planning 的反思。申请线铺得长,不仅是对自己精力和时间的巨大消耗,而且也会浪费推荐人的时间,因为我每次需要推荐的时间都间隔一个月,很多时候他们都不太记得上次都写了什么,又要从头组织语言,在这里对我的推荐人表达诚挚的感谢,包容我一次又一次地打扰。最后当然一个非常实际的后果就是浪费留位费,因为难以同时决定接哪个 offer, 也降低了自己可以同时 argue 奖学金的可能性。对于我而言,之所以申请线铺得这么长,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申请前对于学校的调查没有做到极致,虽然一开始明确主要瞄准欧洲及亚洲的商学院,但是第一阶段的心态很不稳,一开始申请 NUS 和 HEC 的确纯属试水,并不是特别明确自己水平在哪里,就想说先申请看看。加上刚好错过了大多数学校的 R2, Jan 这一轮,这样一来的话,一下把 LBS 拖到了 R3。INSEAD 的申请也颇具戏剧性,本来并没有看好这个项目,感觉太短,但是在拿到 HEC 和 NUS 后,几乎遇到的每个人都跟我说要申请 INSEAD,最后终于吃了这波安利,感恩大家的指点。所以我建议之后申请的小伙伴,一定要尽量在申请前做好每个学校的调查,不是单纯的看 ranking 和大概的项目设置,而是要真正去找到这个学校的人,去了解,去反思自己的职业目标,看到底怎么跟这些学校契合。事实证明,如果你早就做到了这一步,对于你之后写 essay,面试和向学校表忠心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可能一开始会觉得,人家都不一定要我,我干嘛要做这么多功课,但是你越了解,其实是在帮你节约之后的精力和时间,能够帮你更加精准地定位和展现你自己。所以,这一步绝对不要妄自菲薄或者急匆匆跳到申请的准备中去。如果你身边有 network 可以直接咨询,那就是最好的。如果没有,那就一定要很 proactive 地通过 LinkedIn,校友资源,各个途径,了解收集信息。最关键的事,在跟人了解的时候,还会得到大量其他方面的有用信息。而且这些 connect 到的校友都是你以后每一步申请,甚至之后找工作的资源,何乐不为。同时要明确选校的要素是什么,是 post MBA goal,还是 location,名校情结,还是你自己一些个人喜好,甚至是 cost,都对你最后的选择有关键影响。

2.对于欧洲商学院的深入认识。提到欧洲商学院,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没有美国的 S16 或者 M7 那么如雷贯耳,但是在我申请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够对欧洲商学院感兴趣的大概有两类人,一类是本来就在欧洲,之后也定位欧洲工作,那么欧洲商学院必然是首选;第二类人大都身处北美,对于欧洲 work life balance 这种都市传说心之神往,在美帝快节奏的工作氛围中挣扎了几年后非常渴望换个环境,即使最后的精神家园还是美帝,也不妨碍自己要来欧洲体验一番的冲动。另外一小部分大概是根据个人喜好,比如要去 HEC 做奢侈品管理,或者想去 IESE 体会西班牙风情的之类的。个人体会下来,其实欧洲商学院每个都很有性格,看 ranking 和校友反馈,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特意总结下我个人对于每个学校的感觉特别是在整体申请下来之后。

  • INSEAD 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丰富。虽然每个 MBA program 都标榜自己 highly diversifed,但是 INSEAD 的 diversity 我个人认为的确无人能敌,不论是对于录取人的背景,经验,还是国际经历,可以变换 location 的可能性,加上听说的各种创意无限的课堂学习方法,最关键的吸引我的当然还有著名的 singy 爬梯和深夜的海底捞,哈哈哈。从一开始自己去找 INSEAD 的校友,到后来面试和认识录取群里的小伙伴,我真的感叹是一群有趣,可爱和开放的人,我觉得大概人遇到跟自己气场相合的人的时候可以迅速相互辨识,INSEAD 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每个人在谈论着这个学校的时候眼睛里的光芒是掩盖不住的,这点我不得不佩服,即使对于毕业多年的校友,我也不难发现在他们回忆这段 MBA 的经历的时候,无法抑制的那种自豪和满足。是的,这个时候什么项目很短或者每天生活在 FOMO 的恐惧里都完全消失了,确认过眼神,是对的人。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如果你定位 consulting 或者 entrepreneur as post MBA goal,那 INSEAD 是你的必然选择。对申请人最看重的应该是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其他的方面感觉都可以 negotiate,可能正是这样的标准吧,收获了一群天南海北的有趣的小伙伴。

  • LBS,想到的第一个词的确是 elite,我最佩服的是 LBS 网页上的学生信息,是我申请的所有学校里看到的最详细,最 nicely put,也是最 inspirational 的 essay. 对自己的英文水平不自信,或者不知道如何 tell a story 的小伙伴,请务必去阅读。我每次读到 students profile 里面对于个人背景的描述恨不得当作英文范文一样的背下来,给了我无限启发,从如何找切入点,到如何使用高级词汇,到了解这个学校到底想要什么样的,都是第一手的信息。很明显,LBS 对于 big title,不论是工作还是教育,都是很青睐的。如果你还来自 IB 和 consulting,GPA 和 GMAT 不是短板,那 LBS 是你的必然选择,当然学校的专长也在这里,从 risk management 的角度,也很合理 (quoted from my interviewer with LBS)。对于非商科背景的小伙伴,我个人感觉需要亮点来赢得学校垂怜,例如特别的 extracurricular 经历,或者有什么工作中显示自己 impact 的项目,一定要重点突出。LBS 的文书特别简单,只有一个问题加上一个 optional essay,千万不要掉以轻心,特别是感觉自己需要通过文书来多表达自己亮点的伙伴,一定要抓住所有机会,不要觉得学校没问,你就可以省事儿。In the end of the day, 需要说的都要说到位。小五百人的项目,每年的中国人大概只有二十几,一度让我对他 30% 的录取率感到质疑,当然这也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北美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校,2020 class 接近四分之一,突然就懂了为什么很多公司的 London office 的竞争会很激烈,小伙伴自己品品。最大亮点的确是位置,毕竟 London,但同时学费和生活成本也不容小视。申请是 stage 制度,类似高考放榜,非常刺激,想知道啥滋味儿的小伙伴可以去体验,人生经历,人生经历。

  • HEC,初恋般的感觉,一开始认识 MBA 就是从 HEC 开始的,直到现在看到 HEC 的 logo 还是心动,加上之前硕士去巴黎交换的情节,被春天的巴黎一下种草了,发誓一定要回到这个美丽的地方。而且人家的毕业服还是紫色的啊,真的美。非常全面和综合的商学院,奢侈品管理是特色,感兴趣的伙伴不要犹豫,毕竟守着巴黎。Tech 近几年势头也很猛, Amazon 年年大量收人。如果你还会法语,或者之前跟法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你真的可以好好考虑,毕竟号称法国北大,去搜索一下法国商界名流,十个八个都跟HEC有脱不了的关系,不论是 GE 还是 MBA。偶然得知我最爱的法国品牌 Sezanne 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这学校毕业的,就可想而知在法国有多厉害。欧洲整体也很有 impact,咨询过 top firm 的内部人士,学校 brand 在欧洲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回国就业的小伙伴慎选,毕竟小众还是。课程设置也相对合理,something interesting 是 HEC 号称世界 top 20 的 MBA 录取率最低,只有 17%,后来反思觉得一是因为小班教学,一定会降低录取率,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感觉也是学校战略,因为想最大程度掐尖儿,来确保排名和之后的就业率。对 academic 的要求很高,据说本科一定会卡 985 和 gpa,好处是 rolling 制真的很快,等过了 LBS 和 INSEAD 我才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所以真的感恩一个月就结束煎熬的HEC。

  • NUS,亚洲有名毕竟学校牌子很硬。据说跟其他商学院的双学位很值得一上,定位亚洲的小伙伴可以考虑加个学位增加含金量。整体给我感觉有亚洲的 flexibility 和高效,面试中和沟通起来和欧洲学校非常不一样。非常小班教学,一年才 100 多个人,大部分是亚洲背景,有少量欧美人应该是对亚洲环境感兴趣的,也是相对综合的 MBA,特别的可能是房地产专业和 healthcare 方向,有相关背景或者想从事相关行业的小伙伴可以详细咨询。每年据说申请到offer两周结束,今年申请量暴增5倍,以至于HEC都开始面试了,这边还没开始,希望明年情况回归正常。

3.申请的过程就是对未来找工作的一次演练。相信申请 MBA 的小伙伴都有出色工作经历,对于找工作并不陌生。但是整个申请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从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到今天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合作的过程的一次反思和升华,对你自己到底是谁,要什么,为什么要,和如何要,以及什么时候想要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到最后我真的觉得 essay 不是写给学校看的,是写给我自己的,通过申请,我更加认识了我自己,也知道了自己想干什么和能干点什么,还需要干点什么。如果你平时有 reflect 的习惯,那恭喜你,essay 只是对你平常 reflection 的一个 summarize。如果你没有,也没有关系,因为通过这次申请,你也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这个过程。我个人是不建议找中介,毕竟这么难得的一个学习经验,放弃可惜,而且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如果真的是自己认真 reflect 过的,essay 写出来得那种对成功的欣喜,对失败的惋惜,对未来的期待应该是可以很容易被读者分辨出来的,自己写作的过程也是一次非常 emotional 的过程,你仿佛以第三者的角度又看了一遍自己走过的路,不至于写完泣不成声,但的确是一次精神洗礼。但是时间紧或者对自己写作水平不自信的小伙伴还是可以寻求帮助,毕竟结果导向还是要以拿到 offer 为重。但是如果你可以自己完成这个过程,之后你再在申请工作的时候,对于如何 branding 你自己,我相信又是一次飞跃性的进步,所有的反思,包括在 networking 中你如何 pitch 你自己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特别 MBA 考察的东西,很有可能是你 post MBA goal 也会需要考察的方面,这个过程又能帮你认识了你的长处和短板,在 MBA 期间抓紧补齐,也是很有益处。

4.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心理是必不可少。这个的确是老生常谈,而且我相信如果人生已经迈出了这一步,大家都是乘过风破过浪的人。但是面对未知情况的焦虑和结果的恐惧还是会阵阵袭来。也是因为我的 planning 做得不够好,前面有提到,所以我整个喜怒哀乐的过程拉长了六个月之久。从一开始对 NUS 和 HEC 的焦急等待,到 HEC 拿到的欣喜若狂,再到慢慢对于我的 post MBA goal 开始更加深入和理性地思考,又开始重新审视整个申请,到下定决心从头再来的崩溃,只用了一周时间准备 INSEAD 申请和同时准备 LBS 面试的紧张慌乱,和本来信心满满但最后收到 LBS 的 WL 的不解,最后焦虑到要原地爆炸持续了两周后终于在发放 offer 的周一就收到 INSEAD 电话的释然,我真的相信,这一路以来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段对话都有它的意义。我真的相信,所有的好的和不好的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付出更大的决心和毅力,获得最适合的结果。所以,不论是开始申请,正在申请,还是正在等待或者结束等待的小伙伴,都请以坚定的信心走下去,不论你理解还是不理解,只要你付出了最好的努力,你得到的一定是最好的结果。能够站在这条跑道上的人,已经可以说明很多事情了,所以加油。

5.相信每一段经历最大的收获都是认识了太多优秀又可爱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是素未谋面,但是又那么的惺惺相惜,能够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只能感叹越努力越幸运。在焦急等待中的一句鼓励,在怀疑人生时的一句我相信你,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愿意无条件地拉你一把,在杂乱的信息中愿意跟你一起梳理和分享的人,都是我申请路上最美的风景。我也感恩自己勇敢地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了解到了这么多丰富的背景,找到了这么多愿意一起折腾的人,我也终于知道了自己不是个异类,原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都在寻找着彼此。我相信,MBA的旅程更是如此,所以果然就像每一段人生经历一样,最后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有趣的人。开始申请和正在申请的小伙伴,请好好珍惜这一段岁月吧,因为当你回忆起来的时候只有满满的感动和感谢。当然,也最感恩我的父母对我无条件的支持,在快乐的时候跟我一起大声欢笑,在挫折的时候包容我一切坏脾气和焦虑,没有他们一路的扶持,我难以想象前行的路上会有多么孤单黑暗。是他们给我了坚实的后盾。让我知道,鼓励我一直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是他们想给我的最好的祝福,cause I know they will always be there for me.

最后的最后,2021 申请季已经进入尾声,大部分的伙伴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开始新的征程,我想我们都会以最好的期待去面对人生新的挑战,加油!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2004-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欧洲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6-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