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PhD 申请总结 [2021.02.12]

[日期:2021-03-02]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rx; [字体: ]

写在前面的总结:我是一个不愿意相信缘分的人,但这时候觉得这一切的发生都要追根溯源到缘分上去。这被疫情打破的一年,可能是很多年来最艰难的一个申请季(虽然对申请季的影响和疫情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比起来完全微不足道),几乎每个学校收到的都是打破纪录的申请数,又有非常多的学校减招或者干脆不招生/不提供 funding;因此至今未收到 offer 甚至面试的人,也为数不少,很多只能决定来年再战;我本身不算优秀,又有些 under-prepared,也没给自己准备退路, 能被别人选中并且也对其感到非常满意,也许是用尽了毕生的运气;想想一路走来不停的被一个个小的转折点打破原来的计划,最后人生走上了一条完全意料之外的路,除了“冥冥之中的缘分”我也不知道该 credit 什么了;希望接下来我可以更多的依靠努力而不是运气,继续平平稳稳往前走,也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物,借用一下某位老师的邮箱签名: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n't things.

以下是正文:

几天前收到了 USC 的 formal offer,考虑了几天大概率要决定 accept 了;干脆趁着大年夜别人都在阖家团圆的时候开一个帖子记录一下这一路来经历过的事情。我是一个对自己不太有自信的人,做事情也没什么规划总是乱七八糟的,于是漫长的申请季对我来说挺煎熬:一会拖延一会往前赶,节奏特别乱;心里也一直很没底,时不时会深陷类似于“万一我不够好”之类的问题;如果告诉半年前无比焦虑的我,收到 offer 的时候我心中会如此毫无波澜,我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写这个帖子的初衷大概就是,希望通过描写我的经历,让未来的申请者这条路走的不要那么煎熬。(当然,希望归希望,我也明白焦虑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

先说一下背景:本科在国内 top 4 读会计,转过一次专业,GPA 惨不忍睹(四舍五入 3.3);因为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实在太差,一直理所当然认为自己会进入业界;本科期间有过四段实习,卖方买方四大和一个 startup(这个单纯因为觉得有意思跑过去的,和专业关系倒不大,不过倒是学到了不少);思考未来职业规划的时候,实在对纯会计审计的岗位提不起兴趣,但面对偏金融的岗位感觉自己又缺了 systematic training in finance,这个问题几次面试下来就暴露的很明显了,外加对国内金融业加班状况的恐惧,大三的时候就决定要出国读金融硕;后来非常幸运的被 UT Austin 的 ex-program director 首肯了,从这以后我的人生轨迹就在不停的被改写;在 UT 的 GPA 还能看(四舍五入 3.9),另外 GMAT 770,因为是 professional program 所以并无 RA experience;本科期间有一篇现在看来非常 naive 的 thesis,虽然挺好玩;推荐信一封来自本科毕业论文导师,两封都是 UT 的 finance老师,并没有很大的名气,还是跨专业,所以算是没有“牛推”;另外申请 PhD 用的托福只有 109(口语 23),考试在去年 11 月中旬,所以出了成绩是虽然感觉天打雷劈但也没办法重考了。(说好听点就是 play the cards you're dealt with)

再先跳到结果 - 我申请的学校不算太多,加上我背景里有硬伤,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学校的面试(只剩下两个学校还没有发任何面试,大概),按时间顺序来说分别是 USC, Ohio State, U Chicago;这对我来说是挺尴尬的分布,一个我有些高攀不起,一个我会稍微有些不甘心,感觉自己在无防护地高空走钢丝,一个不小心就没书读了;前期我在和各种人聊天的时候,大家提到最普遍的一点就是 PhD admission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 random 的过程,你觉得自己 fit 的学校未必会要你,很多时候你意想不到的学校会给你发面试(in my case 每个给我发了面试的我都没意料到,每一个我自认为是 good fit 的都不要我……),这点和我申请 master 的时候感受很不一样,所以大家的建议都是多申请一些(当然这不等同于“广撒网”的策略,只是在选校的时候标准区间稍微 open 一些);这一点我并没有遵守,我稍微有些后悔吧,但是从结果来说我很幸运,没有太大的影响,除了很后怕以外;我聊过的人中,大家申请项目的数量在 17-31 之间,我突破了这个下线;如果现在别人问我,我也会回答"it is better to apply to 20 than 10 programs".

1.怎么决定/为什么读 PhD?(或者俗称的“motivation”)

我觉得这是申请中最最重要的问题,就算只是从功利角度来说,SOP 和面试都会很关注这件事;另外我觉得不想清楚的话,也没办法前进的吧(虽然这可能只是我个人的 personality 所致),所以请大家开始申请前,无论花多少时间都务必想明白这个问题。当你在遇到挫折或者焦虑的时候,这也会是最能支撑你继续尝试的东西!

/今天心情不错 继续写下去好了/
虽然做出决定是一刹那间的事情,读 PhD 的想法是不断一点点累进的;硬要总结的话,就是希望未来五年能在一群很聪明的人中间度过。比较普遍的想法,包括我知道的一些人,都是希望未来能拿到教职,然后反推自己需要读 PhD,感觉很有理想和规划(笑);我当然并没有想得那么长远,促使我往前走的只是对很近的未来的幻想,还有眼前和过去;之所以说这些是想告诉和我同样没有远大目标的人,这样子也没关系(大概),毕竟人生总是充满惊喜和意外。在我做决定的过程中最大的两个推动力,其实都和学术研究无关,一个是一场业界的面试,一个是从 Austin Uchiko 餐厅辞职的 YouTube 博主。

大四毕业论文写的意外地顺利,我本以为这会是个非常令我头大的任务,毕竟是“学术”;我只是按部就班把该做的都做了,写的过程稍微有些头大(拖延症晚期),结果答辩的成绩非常好,可能是大学里唯一一次和专业相关的事情上拿了第一;导师也和我提过几次读博的事情,但那个时候我很早就接了 Austin MSF 的 offer,完全没认真考虑过;Austin 的项目从 7 月初就开始上课了(跟国内的毕业简直无缝衔接),每天朝九晚五,另外还有很多机会接触已经在业界有所成就的校友;暑假学期差不多 2/3 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读博的想法,一方面发现学习还挺开心的,一方面发现我和业界的人脑回路真的不同,而和老师们说话就比较开心。我当时跑去找项目主任问了问,他居然表示这个 professional 的项目以前还真有去读博了的人,建议我去听听 seminar 感受一下;但那时候受困于两点,一个是周围教授都是 white male that jokes about football,我完全找不到 role model,无法想象自己成为老师的样子,另一个是我还在追求 what I thought I should do. (v what I truly want)

我是抱着要在美国金融业找工作的想法过去的,这个就是典型的 what I thought I should do;虽然不是我本人,但很多同学会希望先进入投行、咨询行业,去国际知名大公司,即使不知道这些是干嘛的,或者这些公司里面什么文化/岗位的 responsibilities/day to day 是什么样的,被问到为什么要这样,也是说一些很 cliche 的回答,并且心里并不明白为什么,但觉得好像就该这样,这种感觉就表示这是 what you thought you should do;当时和项目的 career coach 聊天,她知道我其实对这些很多都并不真正喜欢,非常天马行空的鼓励我考虑各种可能性(甚至在大学里做行政性工作这种 option 都甩了出来),每次都不停的问我 what do you really want/is this what would make you happy 之类的,感谢她坚持不懈大半年后我终于开窍了,意识到了这两者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要选择 what I truly want to do 我知道一种说法是先选择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赚够钱以后再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在我看来这并不是 optimal choice;同一件事情/工作对不同人的需要的 pay off 是不同的,于是大家都趋之若鹜的工作,marginal payoff 就会被压低(时薪不高,加班时间长,要做很多基础工作,学习机会难得,门槛高还 irrelevant 等等),所以对那些并不喜欢这件事(个人 payoff 很低)的人来说,这是个很不划算/不理智的选择,除非为生活所迫(如果是喜欢的人,那么就会觉得更能够接受,因为可以从这份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等等);当然把所热爱的事情变成职业这样的童话故事也是很少有的可遇不可求,我个人认为选择一个社会决定的 marginal payoff 大于或者等于个人所需要这件事的 payoff 的工作就好了;另外想一想自己“绝对不要”什么情况,自己要做出的选择会不会导致这种情况,以及有没有 way out.

有人问到学术界v业界,我毕竟才半只脚踏入学术界,自然不好说什么;业界给我的感觉是,的确有聪明的人,但比例会低一些,而且越往高层比例会越高一些(也就是说 entry-level 要等很多年),大部分人都只是把它当作工作,总觉得没办法每次都 100%,或者是我自己很在意想要找办法 improve 周围人完全不在意觉得只要完成就好,特别特别 frustrating,另外就算是研究类型的工作,回答的问题也是别人想知道的,autonomy 和 flexibility 有所欠缺;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岗位肯定会不一样,也有不是这样的工作,比如我 master 期间唯一产生了兴趣的 DFA.

DFA 就在 Austin,是 David Booth (没错 Chicago 的那位 Booth)和 Fama&French,在那片论文还没发表前就创立了的公司,算是非常早把学术论文商业化的尝试了,顺便带动了 factor investing 行业;这家公司很有意思,不接受个人投资者直接开户,一定要通过 financial advisor,很看重 investor education,全公司的人都了解自己的 investment philosophy,所以拥有 consistent 且强大的 brand image;本科期间我其实对 three-factor model/APT 很一知半解的,差不多是因为这家公司才去重新学习了一下,还有 EMH。那时候我才开始思考 capital market 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是 return 什么是 risk,看了不少金融界大佬的采访视频,完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后来在一个面试里,有个老师说到他自己读 MSF 的时候,有一门 Finance Theory 之类的课,被老师要求去读论文,周围同学都觉得这怎么这么无聊,现实世界中到底有什么用吗,只有他觉得"this is genius!"然后他就也跑去读 PhD 了;总之为了准备面试去看了后来新出现的 five-factor model 的论文,一个 investment factor一个profitability factor;一个很流行的解释是说 value premium 是因为 these are companies in difficulty,但这和 profitability premium 所指完全矛盾了,我问了好多人都没人能够解释,甚至有个老师直接说因此他觉得 five-factor model 并不令人信服;虽然听起来很夸张,但这个问题没有头绪让我很痛苦,在 on-site interviews 中有一个面试官我查过是有 PhD 的,便心想他大概能够回答吧;我当时问完之后他一点没有犹豫/思考,直接跳出了 profitable v in difficulty 的对立,指出这些 factors 其实是由论文开头的 accounting equation 导出的,而所谓 companies in difficulty 只是一个解释并不是根本原因;我那天路上以及回到公寓后可是高兴坏了,有一种脑中一块雾终于散了的感觉,直接写邮件和他说就算我这场面试没过也感觉很值了;那场面试虽然过了,最后的 final interview 被我搞砸了,收到拒信的时候其实是意料之中,并没有很难过,只是再后来写邮件的时候写到不能和这个超级聪明的人一起工作了的时候才开始大哭。当时和自己说,既然不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那就只能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吧。

这段经历我给写进了 SOP;我找帮忙看了的中国同学/老师都反对我这么写(手动 face palm),说会给别人留下我是”找不到工作跑去读博“的印象,我不知道这最后有没有影响我没拿到的面试,不过在 U Chicago 的面试最后,我问他们为什么要面试我(因为感觉自己 not the perfect candidate),回答除了说我也没太差以外,还说因为我 SOP 里写了 being rejected from an industry job(而脑回路正常点的人想想都知道不会这么写),感觉挺 genuine;另外帮我看的美国老师/同学都并没有反对,大概是文化差异?

另外一些 motivation 包括在图书馆连着待了好多好多天之后意识到自己非常不想离开学校,偏理论性的课发现自己很喜欢也很擅长,尤其是靠脑子想比较抽象的东西的时候,加上老师们大多思考方式很“结构性”,让我觉得非常舒服,这一点是我觉得和业界最大的差别(当然业界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比如有位提出对 passive investment funds 征税的业界大佬,让我觉得非常有趣),这么拖着拖着就到了期末 + CFA 考试,于是决定寒假再考虑这个问题;放寒假前我最后和那位 career coach 聊了一次,并表示我要好好想想。

我脑中的反对意见声音很强烈,一部分来自我妈每日的念叨:你不够聪明,你没有毅力,你坚持不了,吃不了苦,我最了解你,你不适合搞学术。 另一部分来自我对未来的恐惧:如果我拿不到 offer 怎么办,如果我过不了 QE 怎么办,如果我写不出论文怎么办,如果我找不到教职怎么办,未来五年都要定下来了,五年啊……未来还要教书,完全不懂 football 的我上课冷场了怎么办, 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别的人和我一样有这些烦恼。

有一天晚上就开窍了,想明白了我不是为了那个 diploma 或者最后的教职去读博的,it's about the process not the result;我要决定的是接下来五年/两三年我想要怎么度过我的人生而不是五年后我要/能不能得到某个东西;然后 make a choice and don't look back

废话了一大堆,希望能对和我曾经一样挣扎着困惑着的后辈们有所帮助!因为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写的很详细,接下来会肉眼可见地偷懒。

【题外话】今天看到一个 ted talk(https://youtu.be/MKlx1DLa9EA)让我想起来业界另一点就是让我感觉不够 fulfilling;感觉不到我有帮到别人,也感觉不到因为我的工作这个世界在变的更好,我曾经想过成为一个 financial planner,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影响到个人和家庭,为他们实现目标并且减轻财务规划的压力,但是了解下来大部分公司都是拿 commission 的,所以会有 conflict of interest,非常非常少的公司是按时薪收咨询费,结果还是成了一个 sales 的职业,而且公司也不会提供太多 support,需要自己出去闯,自己在 local events 上寻找客户之类的;所以这是一个理论上可以很 fulfilling 但是现实不尽人意的职业了。

2.决定后到申请前

下定了决心之后我和不少人聊过天,我发现这个过程比找工作的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轻松很多很多;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是我真心想要的事情,所以更感兴趣,也知道想问什么,不用去准备 questions list 或者思考该怎么引导对话;另一方面 professional program 的老师们看到有学生想到他们这边来,大多很开心很热情;informational interview 而言一半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然后获得的都是比较 factual 的答案,比如对方 day to day/responsibilities,或者 career trajectory,大家也会说蛮多场面话,除非遇上很热情的人不然很少会得到很 insightful 的回答;老师这边就不一样了,基本上每次都会聊到一个小时,和我说很多很有用的建议,然后就算我很愚蠢的问题也耐心回答了,有的在结束之后还会想着帮我牵线搭桥,让我有机会和很多我原本联系不上的老师、在读学生咨询。

当然这其中也有少数不愉快的经历,有一位全程对我冷嘲热讽恶意揣测,那时候我从 ta 办公室出来直接去厕所哭了,因为潜意识觉得肯定是自己不好,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后来被朋友、 mentor 安慰了之后才慢慢明白,别人不喜欢你不是你的错误,不要急着向内归因;再后来经历了一次网暴,越来越觉得,有人讨厌你说明你做了是正确的事情。之前看到有人的帖子说感觉华人老师很多是打压式教育,每个人适合怎样的教育方式不同所以这点我不 comment,不过当你被恶言相向了也不要放弃,想一想别人的夸奖来 balance 一下情绪;之前看过一个 trick 就是在邮箱里建立一个专门的文件夹,所有得到夸赞的邮件在这里面备份一下,第一在你需要 justify 为什么自己该被 promote/pay raise 之类的时候就有现成的材料可以用,另外就是当你收到了打击的时候看一看,会心情好很多。

我从这些聊天过程中获得的比较公认的信息有这些:(剩下的因为有的可能有争议,我就不写出来了 而和申请有关的信息我就混在后面再说)

  • PhD 和 master 不一样,项目的 prestige 很重要;一个项目的好坏决定了普通/最差的学生的 placement,虽然一般的项目厉害的学生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 place 到更好的地方去的,另外 advisor 的 prestige 重要性在于他们写的 letter of reference 会被重视,你才有更多机会去好学校 present;在非常 prestigious 的学校里你周围都是非常非常聪明的人,你可以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就算 research interest 不是 100% fit,也可以找相邻的人来 support your research,但是这个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 中国学生一般 technical skills 过硬,但是 communication/presentation 上功夫不够,这些其实非常重要,因为你要 persuade 别人花时间了解你的 research(虽然我technical 也不够硬。
  • finance 和 acc prof 在 b-school 里是 pay 最高的两个专业了,fin 比 acc 会高一些,竞争也激烈一些,但是差距没有大到 meaningful to make an impact on your decision.
  • 想要知道自己感不感兴趣/对什么感兴趣的话,最好的方式是看论文。
  • 你不需要 research experience/understand how to conduct academic research 才能申请 B-school PhD,因为这是 what you should get from a PhD program;如果你都有了成立 final product,读博对你来说就 of zero value 了。
  • 另外,蠢笨如我最开始的时候完全不了解 PhD 5 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虽然我现在也不了解) 不过前两年主要是 coursework,有的学校会有 RA/TA responsibilities,也好让学生和老师熟悉起来并且 work together,然后会有 QE,有的学校是考试有的学校是论文有的是 both,过了 QE 才正式获得 candidacy,然后就主要是自己的研究,dissertation 和准备 Job market(就是找教职);如果中途觉得自己并不合适学术界,比起硬撑最好是尽早离开;有人和我描述第三年开始这就是一个 very lonely experience;有人提议刚进项目的时候就可以开始 approach 自己感兴趣的老师,问问有没有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 最后一点对我而言是最 inspiring 的;因为 UT acc 有一些老师和我本科的学校有一定 connections,之前被本科学校的一个老师嘱咐过,如果真的要去 approach 他们要想好 what I can offer in return,正是这个问题让我迟迟不敢去找他们;后来在和 ex program director聊天的时候我说了这个问题,what if I don't know what I can offer in return;他回答说 you don't need to offer ANYTHING in return,他说只要你对我们做的事情有 genuine interest 就足够了,我们之所以成为 university professor 是因为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而不是 ask for something in return;虽然这可能对很多老师来说不是一个 accurate description,但这帮我明确了 what kind of professor I want to become(这个老师在我们聊天结束的时候不光帮我牵线搭桥甚至 offered to write me a letter of reference,我真是太感动了。

另外在学校有条件的可以去听听 seminars,不需要完全读懂论文,知道在说什么就好;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后来就 COVID,家里也发生了一些变故,等我缓过神来,申请季早就开始了。

3.申请季

大部分学校 ddl 在 12/15,少数在 1/1 和 1/15,但是大部分好学校都在 12/15;我 10 月份左右开始的,外加 CFA 在 12/6,时间上几乎完美撞车,所以手忙脚乱; 我觉得申请过程可以分为三部:理解自己,了解学校,呈现。

申请所花的总时间并不会很长,不过的确还是越早开始越好,time span 长的话留给自己大脑 process new information 的时间比较充足,另一方面就是给老师留足够的时间写和提交推荐信;每个人选校标准不同,我对美国地理了解不多,所以 location 在我的初步选校过程中只是个 minor factor;prestige 很重要但也是需要选出几个不那么 prestigious 的 safety school;除了这两个 factors 以外我最看重的还是 faculty research interest 和我的 match;一开始我也是不知道自己 interest 所在的,其实是在选校过程中慢慢发现的,所以我就一起写了。

接下来这段是写给和我当时一样啥都不懂的人看的,知道如何看老师看学校的人请跳过,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我先是做了一个 initial list,这个 list 并不全,后面有加上很多别的学校;不过不要慌吧,有一个 starting point 比不知从何下手要好;我参考的排名有 BYU 和 UTD 的排名,UTD 是可以根据在某些 journal 上的发表量来排,我很粗暴的只选了 acc 的 top 3(JAR,TAT,JAE),虽然 acc 也是可以发 finance journal 的,另外 BYU 很有用的一个 feature 就是可以搜 faculty,看他们的研究领域,可以快速排除掉自己不感兴趣的老师(比如一开始我花了很多时间才意识到某个老师是做 theory 的,但这个只要在 BYU 上搜他的名字就能直接看到分布图);话说回来,排名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 starting point,因为大部分排名都 favour 大校,另一个客观指标就是 placement,这个在学校官网上一般都有(也有的是整个 b-school 混在一起的,也有的只列出部分学校,当然是挑好的列,但不管怎样,算是个 reference);最后还问了两位在读学生,又添上了不少 decent programs 但排名上看不出的,他们对这些学校的 placement history 也比较了解,所以是很好的 source of information 了;不过每个人出发点不同,所以对项目的评价也会不一样,一般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比较重合的前辈给出的排名/推荐会更有用,而不同方向的前辈更多是对一个项目 prestige 的反映;不过重合还是大于不同的;我心目中 financial archival 的 tier 1 是 MIT,Chicago,U Penn 和 UNC,UNC 的税也很强。

Acc research 一般按方法论分为 theory, archival, experimental;按 topics 分为financial,audit,managerial,tax;申请的时候可以不用定下来某个方向,SOP 和面试如是说就好了,不过千万不要为了投其所好而撒谎,比如在别的地方说我特别不喜欢 experimental 然后跟 Cornell 说我想做 experimental;有一位前辈说学校有时候会交流 candidates 信息的,撒谎是很容易暴露的;有的学校只有少部分方向的 faculty,有的学校啥都有(比如 UT 就把 faculty 还按照这些方向列了个表,找起来可方便了),对于还不确定自己要做什么的孩子,规模大的学校优势在此。

一般学校里的老师分为 lecturer 和 tenure track,前者就只上课,有的时候还有 clinical,这种是 teaching+research+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ies;另外老师的简历上可以看最近几年有没有 paper,如果没有,外加现在很多业界的 affiliation,就算是不太 active 了的(是的当年这个我都不懂还要去问人);有些有非常丰富研究经历的老师的话,主要是看近几年的文章和 working paper,因为会有中途兴趣改变了的情况,所以如果是 10 年前很 match 但现在不太 match 了的老师……我也不知道这种该算什么,至少 beware 吧;有的老师还会写上自己 place 过的学生,不过这个不是每个人 cv 上都有;当然 cv 上的信息也不是完全 accurate reflection of reality,比如我面试的一个老师,他 13 年后论文就只有一两篇了,我一开始都以为他不 active 了,顺口问了句,和他聊的时候才知道他是在搬家搬家搬家。

我最开始看老师 publication 的时候真是一头雾水,当时好像是从 Chicago 开始看的,每个人都有很长很长一条,而且都是很难懂的样子,完全不知道自己要怎么选,还挺受打击的,后来索性留到最后了;我觉得一定数量的学校的老师一个一个看过去之后,慢慢的会感觉到自己对哪些 topics 有兴趣,越到后面这个挑选过程就会变得越容易,看到有些学校的老师会非常兴奋,因为觉得这些人做的事情太有趣了;每个学校的每个老师我都标注了 notes,特别有意思的老师我标注了 publication & abstract 并且把重点标注出来(这里推荐一下 Notion,里面的 toggle feature 很适合管理这些信息),因为那么多学校看下来注定会忘记前面的,记录下来自己看的时候的心情对后面选校、写 SOP 和面试准备都很有帮助。

选校这件事情涉及到太多个人 preference 和抉择了,所以我也不好过多评论,只能提供一下我做了什么的信息;有的人还会根据自己的 background 去挑选学校,选择胜率比较大的,我的个性是听天由命派的,所以完全没考虑这个;另外就是之前说的,你觉得 fit 的学校未必要你,你没想到会给你发面试的学校还蛮喜欢你的;所以觉得这个不是个好的 strategy.

在出现了一个学校清单之后我就去邮件写推荐信的老师了(这些都是之前在学校里有聊过的,所以去问并不突兀);我差不多写法是我要开始申请 phd 了,大概计划申请xx所学校,大部分的截止日期在xx/xx,可能需要占用你多长时间,是否愿意帮我写一封推荐信 in support of my application;有一个老师问我要了 cv,我就顺便又解释了一下可能会有疑问的点;这三封推荐信应该在我申请中没有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原因见 bg),不过当时有两个老师都给我看了信还问我有没有修改意见,本科导师给我写的还非常非常详细(夸得我都不好意思),所以帮我减轻了很多心理压力,我是很感谢他们的;那个时候我看到别的申请人出现找不到写推荐信老师的情况,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不用担心这件事只要做好自己的部分就 ok;另外虽然很多人强调要给老师留够时间去提交,那两位美国的老师直接在我发出了提交的 link 之后一两天内就一股脑提交了,我都不知道自己之前在担心啥…不过那之前我也有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我会尽量一起发 link,会大概在哪一天发,然后列出了所有的学校和 ddl,还有的学校是在提交完之后才会发推荐信的 link,我也标了出来;所以这件事情上就完全没有出差错,感觉超级幸运。

大部分学校都要的是 CV 和 SOP,有的学校还有小作文…MIT 还有 video essay;CV 我把找工作用的稍微改了一下,把 Undergrad thesis 放了上去,把下面的工作经历压缩了一下,只用了一页纸,我见过一个前辈的申请用 cv,把能写的都写了上去(甚至 class projects),非常 weighty,感觉也是很不错的~不过我个人实在有点懒就没这么弄了;SOP 我先是看了一下所有我要申请的学校的题目,总结出了 5-6 个共有的问题:

  1. Why phd?
  2. Why acc?
  3. Credentials/background.
  4. Research interest.
  5. Future career plan.
  6. Why XYZ school 然后一一 address,顺便也看了一下各个学校的字数/页数要求。

对我而言英文写作不算是太大的问题,所以我只是写好找不同的人帮忙看了一下,然后自己挑选一下去修改,觉得差不多了就定稿了;内容上其实对我而言比较困难,我提笔过好几次,每次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写了一大堆不相关的碎碎念;不过有一位 mentor 和我说的我觉得蛮有道理的,就是你想到啥就写下了,不要考虑最后这些会不会出现在你的 SOP 里,有些东西你 get it all out 了之后,发现并不是很重要也就不会再想要写了,另外有时候就出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便有了一个 starting point;还有一个困难的地方是,我写不出我不相信的东西,而一开始我对自己的能力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所以我根本写不出;在一段很痛苦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说服之后(同时也是寻找素材的过程),我突然感觉自己是能够做到的,是 qualify 的,那之后我就分了几次,把 SOP 给写出来了;另外一点我想说的是,我帮一些国内的学生看过 PS/SOP,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真实,于是写出来的东西没有逻辑,不能说服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对方是虚伪的,很多时候多问几句就能问出很好的答案,只不过大家并没有写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不写),所以给人一种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印象;不过这也只是我个人的 style,what worked for me 而已(也有人强烈反对,后来还被一个老师吐槽说耿直过头了。

选校确定下来+SOP 基本定稿后我就没有花太多时间在申请上了,一头扎进 CFA 抱佛脚的世界,等考完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忘记大部分 programs 的信息了,觉得还好当时有做 notes,写完 why xyz school 填网申都赶在 ddl 前提交了,有几所学校 ddl 很晚的我也是在 12/15 号之后没几天就提交了,之后就跑去度假了把这件事抛掷脑后。

4.面试

等面试真的煎熬,我在度假的时候才发现有个平台叫 gradcafe,于是开始搜寻学校往年什么时候发面试的,并且看有没有学校已经发面试了;大部分学校的面试是一股脑发出去的,所以有别人收到了但你没收到的话就感觉……有些微妙;我度假期间已经有学校发了面试,那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有可能会没书读!!

Timeline:

  • 01.07 收到 USC 面试
  • 01.14 USC with Clive Lennox program director 轮(时间是我自己要求往后拖的
  • 01.15 follow up 了一下,然后 Clive 就开始联系各个老师和学生去进行后面的面试了(他当时也有给我等两周别的学校消息再说的选择
  • 01.16 收到 Ohio State 面试
  • 01.18 Ohio with Andrew van Buskirk program director preliminary round
  • 01.20 USC with Richard Sloan
  • 01.23 USC with Mark Soliman
  • 01.23 USC student 'coffee chat'
  • 01.23 收到Chicago面试
  • 01.30 USC with Shane Heitzman
  • 02.03 Chicago 一整个 panel 面
  • 02.05 USC 'communication interview'
  • 02.06 USC informal offer

先说 Chicago 的面试,这个比较 straight forward;25min,6 个老师,不停的有问题不停的被打断,让我想起了以前参加过的 Job market seminar,需要非常清晰的头脑快速的反应以及 strong personality(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76839-1-1.html 这位描述为余寒犹厉,我觉得不为过);从 why phd and why accounting 开始,然后切入我的 undergrad thesis,问了好多问题,被打断问如果我 have access to any data 有什么想要 address 的问题,最后问喜欢的 paper,又针对这个 paper 问了很多问题,最后就是让我提问;他们说鼓励自己的学生 collaborative,不过需要学生有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大部分老师还是比较 open 的(因为我听过一些外校学生比较负面的评价,所以问了他们 culture 啥样;这场面完我好几天没缓过来,后来 USC 来给我口头 offer 的时候问我感觉 Chicago 怎么样,我吐槽了感受之后 Clive 说我懂。嗯。

【题外话】很多人觉得面试是自己被学校挑选吧,但面试真的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本来没有很 prefer USC,但是约面越喜欢;很多时候一开始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在面试过程中也会变得明显,所以我觉得面试真的是了解一个学校很好的机会!顺便也可以打听一下别的学校的情况。

a natural question at this point - 该以什么 mindset 去面试,还有怎么准备? 其实面试期间我挺焦虑的,原因不言而喻;一开始我还是会受影响,后来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于是就想办法在自己紧张瞎想的时候做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我主要是靠练琴,焦虑的时候一天会练四个小时,大脑被其他事情占去一半的 CPU,就不会有太重的情绪了(拿了 offer 之后我又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最开始每次收到面试都觉得如临大敌,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之类的,特别慌张,也不知道会问什么样的问题,我该准备什么内容,我要说些啥;面试到最后我终于想明白,那些老师对我有兴趣,想要 learn more about me,有些事情我的 application 中没有很清楚,所以他们需要通过问我来了解,我只需要帮助他们理解我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就好了;这么想了之后我就没有很大压力了(虽然没压力的太晚了…) 另外第一次面试完之后我在 Notion 上建立了一个 page,创建了我觉得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大概想了一下答案写了关键词,每次面试前看一遍(保证细节不会忘),问题包括:/why phd//why acc//gpa explanation//every internship//undergrad thesis//why're u interested in xyz's research//future career plan//china or us market//your criteria of choosing programs/这些差不多概括了我被问到的全部问题,每个老师侧重点都不同,有老师对我internship穷追猛打每个都细细地问了,我毫无准备甚至都忘记了,全靠当场努力回忆;另外面试前会仔细看一下老师的CV,包括education、在哪里任教过,虽然对面是本身帮助不大,但是感觉心里不慌了。 说到底只要有适当的准备并且做到了解自己了解对方(知己知彼?),面试最重要的就只剩下 mindset 了,不要带着过多的情绪去面试,尤其是“我在被筛查”的想法;相信自己,然后去 present 就好了。

在 UT 读 MSF 的时候,我们项目很早就开始强调的一点就是,和企业的人接触的时候,不要试图投其所好,而是自己怎么样怎么想就如实表现,因为只有这样最后挑选出来的公司/position 才是适合你的;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不喜欢 travel,但是在公司那边说这个职位需要你到处出差,你如果为了得到这个职位而说自己很喜欢旅行,那么这份工作你做起来会很痛苦;做真实的自己能够帮你筛选掉那些和你不 match 的职位/公司文化,这一点我是深深认同的, 然而我在申请的时候,不少人和我说建议我抛弃这一点;一方面是申请/录取非常 random 的 nature,另一方面,大家说,并不存在真的 match,而且选择也不那么多,有书读就行了,不要为了‘match'而失学(自始至终只有 Melissa 一人坚持让我继续这样的理念而已);我也信了,学会了不抱着能找到和自己很合适的项目的期望。直到 USC 一场一场面试过来,我和他们接触的越多,越觉得这对我来说是 extremely good fit;本来已经学会放弃/不抱期待的东西出现了,真的是非常欣喜。(然后跑去和 Melissa 说,你果然是正确的)

Faculty 的面试有四场,还有一个学生 coffee chat 和一个对国际生的 communication interview;最后这个是 Prof. Lee Cerling,很短,觉得我会说英语就面完了,问了一下 why phd why acc why USC,顺势展开聊了一下之后又问了一下,如果你以后教的 freshman 对 acc 没有兴趣/觉得无聊你该怎么办(这个我太深有体会了,Finance 的同学最讨厌 accounting 了),在闲聊&跟我分享了一些信息之后,我顺便问了一下他对 teaching 有什么建议,因为我对此感到非常紧张;他说他 graduate study 领域是 english language,他原本没有但是后来意识到他之所以会在这个领域继续深造是因为 he was talented,而同理我们也会比我们所教的人对于 acc 知道的更多,发挥自己的 talent 就行;虽然我不知道 teaching 到底要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好,不过觉得他这个 perspective 还是蛮有道理的,很容易就 overlook 了;他说你到时候一定会想方设法不去 bore 别人的,所以不用担心这点。

Faculty 的面试除了 Clive 以外,风格都是有一个准备好的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展开聊天,也会给我很有用的建议,还会跟我讲自己的经历,感觉自己都学到了超级多;三个最开始的问题分别是 why phd why acc/UT 和 Fudan 的课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undergrad thesis,问 undergrad thesis 的那位和 Chicago 那边风格完全不同,让我好好说完了,follow-up 了一些问题,有一个比较难回答的还给我提了很有趣的建议,面试完还给我发了两篇相关的论文(我讨来的),整体氛围非常 nice,还可以开开玩笑(比如我作死问了其中一位能不能把另一个学校我很喜欢的老师挖墙脚到 USC),还有提出可以告诉我别的学校的情况的,以帮助我 make the best decision for me;有和我说他们怎么想 research idea 的,还有跟我聊起了人生哲理的(结果我非常赞同,觉得很 inspiring 心里默默定了要这位做 advisor 了);在 faculty 面试都结束之后,面了我的老师和另外几个人组了一个 committee 决定要不要给我 offer,然后 Clive 就来 zoom 和我说了;虽然因为每次都聊的很开心觉得自己有希望拿 offer,算是在预期之中,但还是觉得自己完全是运气好;我觉得自己能力未必比别的被 waitlist/没拿到面试的人强,我觉得这里更多是前面讨论的,和人/项目的 match(这一点又和找工作的面试有点相似了。

5.假如能重来……

从结果上来说我没啥遗憾的了,不过除了差点失学以外,申请季给我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打击——UT木有给我发面试!我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话,还是有不少 room for improvement 的。

一个显然的就是我托福口语分太低了,这点源于我两年前的考试过于顺利导致的过度自信+稍微有点逃避心理;语言成绩真的不要拖到最后,最好还是提前至少半年搞定,which means 提前一年就可以开始考了,反正一年不会过期;有的项目黑纸白字写了要 26 分以上,另一些学校可能画了个隐形的线,总之我的分数太低了,不知道有多少学校看到这个分数就丢弃我了。

另一个选校方面,我大概会增加很多的保底校;按照有的朋友的说法,我这次申请压根没有保底校,我抱着的心态是,如果不是我能接受的项目,就算录取了我我也不会去读,所以没必要申请;我这么犟到濒临失学的时候,才突然悔悟,申请结果会远比我想象的要 random,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来自UT的打击hhh);尤其我不是背景闪亮亮的 straight A student,稍微多申请一些学校总没错。

我是在 2020 春季学期开始前决定要读博的,其实那时候如果我就开始 reach out to acc faculty members,并且抽时间做他们的 RA 的话,应该可以收获非常多的东西;那时候我没想到疫情,以为自己有一年可以做 RA position,完全没着急,也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没有去 reach out;除了作为'research experience'对于申请有帮助以外,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试错机会,如果做了发现自己不喜欢,可以及时 pull out;如果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不但积累了经验,可能因为提前开始 expose 就会更有想法;当学校还在 in-person 的时候有机会却没 reach out,可能是我所有决定中对 long term 影响最深远的一个了;甚至有一些后悔。

正式的结尾:祝愿来年申请的学弟学妹们都更加顺利更加stress-free!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并珍惜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物

【关于要不要"套磁"】在去年十月的时候便有人和我说,要赶紧去找老师套磁,说商学院的申请尤其重要;我当时超极懵逼,也挺抵触,便问了一个在读的学生;对方其实是非常积极主动的性格,所以不会像我一样因为心理上的抵触而不去做这件事;他的回复是建议不要做一般的套磁,因为他见过 how professors could react to these kind of emails,有可能会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他觉得比起不确定且 limited 的 upside 还是不要 take extra risk 了;但他说的仅限于“一般的”,如果你对一个老师的研究有非常好的想法,那么去 reach out 完全没问题,说不定接下来还能合作。(所以我就以此为藉口懒惰了!)

【学校选择】这是我很个人的想法,也是我在 Austin 待了一年之后的想法;PhD 毕竟时间超级漫长,我觉得千万不要跑去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不过也许只是我不是那种能为了"学术理想"忍受糟糕的环境的人吧;很多人选项目最后就看 prestige /排名/导师,直接忽略掉了"生活"这个因素;一个我聊过的印度小哥拒掉了 UNC 和 Cornell 的项目选了 UT(后者和前两个差距还是挺肉眼可见的),因为他在 Austin 有朋友,Austin 天气也一直 sunny(可能因为在印度长大习惯了这个温度和辐射感);今年 USC 发了 offer 但目前还没确定 accept/decline 的人手上已经拿了 Wharton 的 offer,并表示如果另一个她更喜欢的学校不给 offer 的话她就会choose USC over Wharton;去年 job market 上一位 Austin 出来的 candidate 拒掉了 Booth 级别的 offer 去了一个我并没听说过的学校(我忘记具体是啥学校了);说这些只是想表示,不选择“公认最好的”而是选择对自己而言最好的,作为一个 option 其实 widely available.

【面试完要不要 follow up】没有业界面试经验的人可能会纠结这个问题,今年一个申请群里有人问了,结果有人给出了非常 misleading 的回答;我觉得面试完 24hr 内发 follow up email 是礼节,就像别人帮你买了午饭你说谢谢一样理所当然;内容上的话,如果面试有出现让你感悟很深的对话就提一下,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在这里问,就算啥都没有表示一下感谢面试我也是可以的,google 一下 follow up email 应该会有很多文章,对此不用太 stress;不用担心什么占用老师时间,有的非常大牌的老师,反而会回超级长的 email.

【题外话】申请期间 ups and downs 很多,以后路上 bumps 也会更多,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建立自己的 support network;这个具体是啥怎么建立我暂时也说不大清楚,我自己也还在 figure out 的过程中;所以我只是把这个 idea 丢出来,大家自己体会吧,不过如果我没有我的 support network,我觉得这段路我会是寸步难行。

暂时想到这么多~以后要是想起了别的再上来补充。

Disclaimer:这都只是我的个人经历,请不要当作自己做决策的 sole basis 喔。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77232-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商学院Ph.D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61-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