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二战 750 GMAT 速战备考攻略 [2020.03.19]

[日期:2020-07-15]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kiminire [字体: ]

CD 的朋友们大家好,距离我二战出分已经两个月多,当初在 CD 上受益良多,决定今天花点时间整理我的备考心得,希望能帮助类似背景的考友。

本人在美国工作了快三年,备考的时候工时约 9 AM - 6 PM,手上有两三个项目。之所以会想花一个月就考完也是因为项目的更新频率比较快,为了避免拖到忙季于是决定速战速决。

以下分几点快速总结一下备考策略:

心态

我四年前申请 MSBA 的时候考过一次 GMAT,当时苦读三个月一战 690.反而是之后工作的几年越发觉得 GMAT 考的内容非常有帮助。比方说,我在写 Email 的时候就会想到 Sentence Correction,或者是 brainstorming 的时候就会想到 Critical Reasoning 等等。于是我一直都想找个时间复习 GMAT 考点,并为未来五年的 MBA 申请奠定基础。

前面提到我只花了一个月主要是考虑到时间压力。除此之外,我的读书方法也比较适合速战速决。要是拉长战线,我可能会钻牛角尖,模糊了应考和实用的目的。考试归考试,我希望自己专注在吸收和应用考点上,于是采取了速攻策略。

另外,因为我是 Data Science 背景,于是我一直隐约怀著备考就是在 train the GMAT model in my head 的感觉,所以底下会看到我备考过程中一直有在追踪准确率、做题时间等指标。

时间安排

我从十一月上旬备考,十二月中考试,中间放了快两周感恩节假期,因此累计下来大约四周。这四周的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周
不计时完成 OG 最一开始的诊断题
计时刷 OG Verbal 题,纪录正确率并检讨
计时刷 OG Quant 题,纪录正确率并检讨
复习 OG Verbal 题目前的整理(这非常有用)

第二周
计时从最后几道 OG Quant 题倒着刷题(比较难),纪录正确率并检讨
计时刷完 OG Verbal 题,纪录正确率并检讨

(中间去北海道泡汤)

第三周
二刷 OG Verbal 题,猜测并比对考点(非常重要)
开始做 Prep 模考

第四周
三刷 OG Verbal 题,猜测并比对考点(非常重要)
开始做 Prep、GWD、Manhattan 模考
读 AWA 模板

我的学习时间集中在下班后两到三个小时(通常够我刷两回合各 20 道题 + 通勤路上检讨)以及周末(尤其是用来做模拟题)。

最后我把 OG Verbal 总共刷了三遍,Quant 大约做了一半,因为做完最难的几道、感觉没问题后就集中在 Verbal.每个人的擅长的领域不同,但有几个共通的关键步骤:

  • 勤做题目,追踪正确率和计时
  • 挑出比较弱的科目、题型加强练习
  • 重复做同样的题,尽量别记答案并深入理解考点

我准备过程中没怎么用到 Manhattan Verbal Guides,也没刷 OG 额外的题目,都是因为时间没那么充裕。Verbal 上如果有些考点我真的不太清楚,就以 OG 解释为主,Ron 大神指点迷津为辅。

使用资源

Official Guide —— 我在 CD 上找的 PDF 版,放在 iPad 上做题、做笔记
模考软件 —— 从某淘上拍的,花了 90 RMB CD 上的 AWA 模板(七宗罪)—— 搜一下就有,考前三四天读的 Manhattan Prep、GMAT Prep、CD 各式解疑帖 —— 解疑切忌钻牛角尖、浪费时间

实际执行

1.一刷 OG

前面提到,我的 Verbal 刷了三遍,Quant 则一遍不到。第一遍做题的目的只在熟习考点以及测试功底,若功底水平到了,则可以将时间分配到其他更需要加强的科目上。
第二遍、第三遍则在抓考点,试着自己理出一套解题攻略(像是若出现 S-V 不一致则错),用以精进准确率、答题速率以及自信。

因此,以 Sentence Correction 为例,我在刷完 OG Verbal 第一遍的时候,做题速度和正确率可以看出做到越后面,花的时间越多,正确率也越低。做完这一轮以后我也有些气馁,但现在想想也就是一个过程吧。

每做完两回合 40 道题我就会检讨一下,这时的 OG 是长这样的: 我在做题时会尽量在不影响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把做题思路表达出来,像是圈关键字、删去选项等等,这样之后检讨起来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回想,能切中要点。

OG 第一刷的方法不难,持续时间大约就一周(甚至我在 CD 上看过有人一个周末就搞定 Verbal)。这个阶段相当于模型训练初期,不用抱太高期望,但务必诚实面对错题、盯紧 metrics,才有利于之后的改进。

2.二三刷 OG

前面的截图已经包含了我二刷 Verbal 的部分笔记。这个阶段我会把原本的答案遮起来,仔细读题,除了在心里作答以外,还会先猜这题的考点是什麽。答完后将正确的考点和笔记记在题目上。 这个过程完全不计时,以免给自己背答案的压力,也特别容易执行。有几次检讨我是利用搭飞机的时间做的,效率特别高。而且这个方法在 Sentence Correction 上执行非常容易,因为 OG Verbal 前的说明已经归类好了所有考点,而每个题目的检讨中也明确标明了考点,所以在猜测和比对上都有迹可循。针对 CR 和 RC,CD 上也有不少前辈归纳了题型,也能照类似方法操作。

整理这些考点整理到最后,会慢慢生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攻略,知道看到怎样的 pattern 就能直接把选项删去,怎样的 pattern 却得略带保留。

I: Decisive and Fast: Agreement, Dictation, Grammar, Parallelism.
这里的考点都是只要弄熟语法 syntax 就能快速删去的选项。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 A - Agreement.大家都知道 S-V Agreement 是最容易看出来的,在不该加 s 的情况下加了 s 就全错,因此这个 pattern 对我来说是既有决断力、又容易识别。

II: Less Decisive and Fast: Known Idioms.
这裡也是只要有读过或背清楚 idiom 就能删去的选项。举凡 not only... but also、neither... nor、either.,. or.这类的考点对我来说很容易识别,只是要稍微注意有的时候可能有我没看过的用法。

III: More Decisive and Slow: Verb Form, Logical Predication.
这类考点大多需要进一步分析上下文才能有效判断,像是 Verb Form 里面的时序问题、假设语境等等。通常只要一理出作者原意,也能将选项删去。

IX: Less Decisive and Slow: Unknown Idioms,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最后这个类别大多需要费时间去阅读和分析又不一定指向对或错,或根本毫无头绪的 pattern.像是 OG 的 RC 解释里很明确地说了一段 paragraph 太长可能是 redundant/awkward、太短可能是 unclear.

或许你我对这四个类别里该包含的考点会有些许出入,重点在于将考题利用这两个标准分类处例。这么做有几个好处。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时间花在刀口上。与其把时间花在背无边无际的 unknown idioms 或过度钻研修辞,我备考时更专注于将更有决断力的 I、III 类弄熟。再者,它也能帮助我们冷静、理性面对错误,不过度在意难以控制的 IX 类,而是专注在用其他三类解题。

我相信如此归纳做题经验,也能贯彻 GMAT 和商学院的要旨:让我们学习如果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摸索出一套解决问题、决策的方法。老实说我在三刷完 OG 后还是满喜欢 Verbal 的训练。

3.做模考

这个阶段只是单纯用来练做题节奏(pace)和确认自己整体实力。我最后两周就做了十套题,主要都做 GMATPrep,只做了一套 Manhattan 和两套 GWD. 做题的过程和一刷 OG 类似,除了计时和分数之外,我另外整理了一个错题本,将错或没把握的题目截图、检讨。

顺带一提,这个阶段我做 GWD 的成绩和 Prep 差不多,都在 720-740 之间徘徊,但做 Manhattan 的时候奇低 580,原因是 Manhattan 的 Verbal 问法和 OG 还是不太一样,而且 Quant 特难??我感觉没什么参考价值就不做了。

赴考

考试当天的过程很一般,前一天没睡好导致考试当天有点头晕脑胀,看到 750 的时候还懵了一下,不知道是要接受还拒绝。我是十二月中考试,目标是将近九个月后的 R1,因此当时压力也没很大,考试一开始的选校也就丢了几间 dream schools 意思一下。

结语

一个月杀 G,要说没有运气成份肯定是骗人的,但我希望有类似时间压力的人,尤其在这个非常时期,别轻易打退堂鼓。按部就班刷 OG,检讨和总结所学,即便座标不在英语环境,稍微拉长战线,750+ 也并非遥不可及。祝各位申请顺利!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64614-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4-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