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GMAT 590-630-720 三战在职备考 [2020.02.22]

[日期:2020-05-11]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YYWing [字体: ]

2019 年 12 月 17 日考完,回顾从去年 4 月备考至今 12 月中旬,历经 8 个月,内心一直等待着写下些许考后的感想和沉淀,现在终于有底气提笔,在 CD 上分享这一路的艰辛收获。感谢 CD,从资料到方法论,以及精神上,都给予我莫大的支持。让我知道在这个星球上,有那么多仰望着星空,脚踏实地耕耘,一直坚守一直坚守的人儿。虽然和大神们比,之间还有一个太平洋的距离,但是我在努力的征途上。

预判失误——毫无章法的备考

一开始自负地错判 GMAT 大概率就是一个难度更高的英文考试, 给了自己一个半月的备考时间。5 月 20 日,一战出分 Q44 V27 – 590,当时就是一脸懵逼,没想过会是 5 字头这么的凄惨。

  1. 对于 Verbal 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处于一知半解的碎片化阶段,把 OG 做了一遍,过了一遍曼哈顿语法。
  2. 对于 Q 只是把 OG 里的知识点熟悉两遍,为了加强记忆会在白纸上默写知识点,完成这个动作后,就开始自己刷题了。

我以为 OG 刷完就万事大吉,并没有完全吃透。而且太久没有适应这种高强度专注的节奏,楼主在一战备战的时候,会经常性走神,大概专注个 20 分钟,脑子就要炸掉了,得起来玩一会儿。全职工作的强度也大,经常加班到 9 点,所以工作日只有 1-2 个小时在学习,加上有时会因为工作影响情绪,导致一下班就整个人精疲力竭,也没有办法学习;周末能有一天 5 小时学习时间,但是效率都非常地低。

资料有:曼哈顿原版 SC, CR, AWA & IR. 共三本书;Ron 视频-B 站里有;还有很多渠道能免费获取是 OG.男朋友四年前考过 G,备战 20 天 700 分,楼主天真地以为自己也可以。加上 CD 刷起来一波波的一战 720,一战 750.让我以为上 700+ 不是一件难事。现在回想,这大概是 CR 的逻辑漏洞——幸存者偏差:可能是 100 个人里只有少数人个人可以一战高分,有且只有这些人会在 CD 上分享心得,其余大部分战败而归的英雄好汉,我们都没机会看到他们留下的印记。

一战后的反思修正——制定计划,强化和冲刺

一战失误后,怕自己会犯拖延症,一周内立马选择了 8 月中旬的考试,完完整整地有 2 个半月的准备时间。

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去反思改错,做题的速度慢,而且感觉考场上的数学题明显比 OG 上的题目要灵活很多。于是下单了最新版的陈向东数学,把知识点再全部强化一次,每天早上 6 点半起床刷一小时数学,确保每天上午刷一套 GWD.同时制定 excel 表,分为 arithmetic, algebra, geometry, words problems 四大类,将错题全部整理分类,发现自己:

  1. 数学读题能力有待提升,很多时候是读不懂题目,而不是不会做。
  2. 有些小 trick 的地方要注意,要非常的细心,牢牢关注题目的要求。

文科生的楼主真的在数学上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是个经常性会算出 14x5=60 的人,细心对我来说,真的太难了,老实讲,楼主几乎 65% 的备考时间都是投入在数学上。

早上 8 点-晚上 9 点在公司,回到家后晚上有 1-2 个小时,分科突破,第一周练 SC,第二周练 RC,第三周练 CR.因为工作的缘故,晚上的学习计划经常性会被打乱,导致没有按照计划走,出现过一周连续周一到周四,完全没有碰过 Verbal.当时我还属于会被工作牵着走的人,会为了工作而让步我的学习时间,导致复习缺乏连续性。

拖到了 7 月,只能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效率:

  1. 争取时间,整理错题,自己去反思解题思路和理解题目考点;SC 一题题地消化,跟着 Ron 视频把知识点在 excel 上整理出来;RC 刷 OG,把文章的框架都提炼出来,学会定位原文;CR 因为一战是 ESR 显示是全对,以为自己 CR 很强,几乎没有复习 (然而后面才知道,因为进入低分库,所以CR题都是特别简单,所以才会是全对)
  2. 跟着陈向东数学,把缺了的知识点补上来,继续我的白纸默写加强记忆

二战出分 Q48 V28 – 630在亚洲大厦二战考完出来,感觉很郁闷。

二战失误后痛定思痛——两度改期,寻求帮助,量力而行

二战失利后,心灰意冷了几天。怕把战线拉得太长,于是报了 10 月份考位。最终感知了自己的情绪不稳定后,改到了 11 月中。再后来到了 10 月的尾巴,工作太忙几乎占据了周一到周五的所有时间,每天晚上回家都是精疲力竭。当感情,家庭,工作,学习几座大山压来的时候,而我太贪心想兼顾好所有,落得一副焦头烂额的状态。我坦诚地面对自己,改期吧,推到 12 月初考最后一次,要倾尽所有办法,找机构帮忙吧。

最后,我报了 11 月网课班,跟着网课的节奏,认认真真地所有科目的基础打扎实。数学上的提高非常多,听了老师的课后,经常是茅塞顿开的感觉。Verbal, 跟着老师的思路,能省下自己去摸索的时间,看透一些逻辑关系和考点。12 月 2 日结课两天后模考 710.在 12 月 17 日考前一天模考 610,原地爆炸,心态全崩,整个下午看书看不进了,就躺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想象着最坏的结局。我觉得自己能做的,都做了,明天考试尽力而为吧。

17 日去了腾飞大厦,环境比亚洲大厦好多了,而且名字也特别吉利,负责监考的一位女老师非常温柔,带着一位新手监考老师。幸运的是数学遇到了一半鸡精,但是自己感觉下来应该有 4-5 题没把握;verbal 感觉越做越简单,心态有点崩,觉得自己肯定掉库了。尽力地把 IR, AWA 完成了,按下了显示分数的键后,用手挡住了眼睛,不敢看分数,出现的数字居然是 720-Q50V38.

所以不管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很差,都要时刻鼓励自己,坚持完成考试。大半年的投入总算是有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

反思学习策略和技巧篇

经历了将近 9 个月的备考才拿到我想要的成绩,考后我也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了反思。看了 Scott Young 的《如何高效学习》的书,以及和男朋友不断地复盘。我最大的问题是,对于知识的获取,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和理解,而没有走进更深的阶段,拓展以及应用。拓展指,对于知识的来源的认知,变型,和迁移。

考后我的反思是,我延续了高考时的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去处理 GMAT,导致了两个严重的问题,1. 记忆不牢固,经常学了B,忘了之前的A;2. 题目变型后,就有些无从下手。而报班学习,对我来说则是一种相对高效的学习方式,因为短时间内很难扭转我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举学 Quantitative 具体的例子,在学 Quantitative 的时候,老师会讲清楚,principals ——定理 (老师会带着学生一起去验证和推导定理 – 让我更清楚这些定理“从哪里来”)以及根据principal 推导出来相关的姐妹知识点 (定理的拓展和延伸 – “讲清楚定理可以往里去”)。经过这两个环节后,我对知识点和考点的认知更深,因此记忆也会更牢固。

而在 verbal 环节,我要提升的关键是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一, 阅读速度慢,只能靠多读;
二, 内容不进脑子,或者说读不懂,老头出的题都是非常复杂的长难句,读完摸不着头脑的一定要看杨鹏长难句;
三, 读 RC 的习惯,学好方法后,像机械一样不断地重复练习,让这套方法融入自己的血液当中 – 读每一段都要回想段落大意:
四, RC 的题目,读懂了也不代表题目就能做对,这里题目是有套路的,也非常考究逻辑关系:对比,比较,转折,平行,等等。

我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细叙学习方法,因为我觉得我的路走得太弯了。而且每个人所处的认知水平,阶段不一样,需要的方法也不同。之前我一直看一些 760,740 大神的帖子,其中的方法和顿悟真的是非常厉害,但是到了后期,我觉得不适合自己。一开头给自己设了一个太高的目标后,摔下来的时候真的特别的疼。因此我觉得,在琢磨大家的学习方法前,自测的环节真的非常重要。好好做 Diagnose Test,经常要总结自己的失败/错误的地方,找出突破口和针对的方法。不断地及时调整,和改变。(更新——2020 March 24, 嘿学完就丢也不好,楼主会趁着周末时间,把学GMAT 的思路,弯路,和出路都整理一下,供大家参考参考)

我的性格是天生积极型的,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生活和 GMAT 在 2019 年把我给折腾坏了。但若有强烈的信念,和坚定的行动,定能克服眼前的困境。有足够的思考,反省,和行动,大伙儿一定可以考到自己想要的分数滴!

最后最后,分享一首可能已经烂大街的诗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英美文学诗歌课,是一位快 70 岁的老师教的,我们都叫他诗歌爷爷。他特别爱念这首诗给我们听:

The Road Not Taken –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62042-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4-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