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欧洲 MBA 申请(IESE&IMD) [2019.10.19]

[日期:2019-10-23]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Joe829zhou [字体: ]

二零一九年,九月二十三日下午,我收到了 IMD 的一封邮件询问我在欧洲的 visa 状态,我知道今天应该会有一个结果。下班后跟老婆去买菜,还没走进超市门口,41 开头的电话进来,AO Antonio 叫了声我的中文名字,祝贺我被 IMD 2020 MBA 录取。至此,从我被 IMD waitlist 已经 95 天。

先谈谈个人背景,上外贸本科,法国普通高商的 master,在欧洲 aerospace,medical device 做了五年多 supply chain。总结下来就是普通人加点普通的国际背景,但主观上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平庸的人,读一个 top MBA 一直都在我的人生计划中。我下面要谈的申请经验仅限于欧洲,而且大部分只适用于欧陆。因为家庭因素,我没有考虑过任何欧洲外的学校。

先谈前期research,从去年三月份开始,我去了三个欧洲的 MBA event;实地参观了四所学校:Cambridge Judge,LBS, INSEAD 还有 IESE(有趣的是我从来没去过 dream school IMD);跟大约十五个左右 alumni 聊过,剩下信息都来自于学校网站。Judge 给我的感觉是很年轻很有活力,如果只考虑回国后的名气,选剑桥。LBS 我是去完 sherlock holmes 博物馆后进去打了个卡,完全是去感受一下我心里欧洲第一的氛围。INSEAD 的很多 information session 都是在当地的 MBB 办公室办的,我去了布鲁塞尔的 Bain 上了一趟 INSEAD finance 的示范课,讲了点期权的知识。Alumni 和 AO 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讲了学校 soirée 的场景,在场的欧洲小年轻都表示非常期待,恨不得一年三个 campus 一个一个玩过来,可以说是 work hard, play harder 的法国商学院风格. 以上都是我对这三个学校直观印象,因为跟我职业规划不符,所以并没有申请。

IESE, 是我唯一走正常渠道申请的学校(下面会解释原因)。我一开始就没有考虑他,只是因为 IESE 只有两年的项目。但是今年第一次有十五个月的 exit point,在被 IMD waitlist 后,我申请了 IESE 的 early round,这里我不想掩饰把他作为的第二选项的意图,但是随着申请的进行,我对这个学校越来越尊敬,到后来从内心觉得这个学校别说是开在失业率高的西班牙,就是开在更不发达的一些东欧国家,也丝毫不影响他国际一流商学院的地位。首先国际排名,IESE 无论在哪个榜单中全球排名好像就没掉出过前 20(包括美国学校),欧洲排名一直是前五,这还是在西班牙经济低迷,加泰罗尼亚年年闹独立的背景下。第二点学校一共 5 个 AO,4 个都是 IESE MBA 出身,有 2 个还是是毕业后去了顶级投行和咨询又回到学校的。第三点两年实战七百多个 case,要真扎扎实实啃下来,我觉得一般公司的面试都没啥问题。我去了巴塞罗那的 MBA open day,跟 AO 的面试非常愉快,这里我给大家一个意见就是任何面试你的目标就是把天聊起来,不要一板一眼的回答问题,要慢慢讲你的故事。面完试,由一位女校友引荐,我约了第二年在读的 K 午餐,优秀的 K 在完成第一年的暑期实习后就锁定了一份 leader ship program 的全职 offer。在知道我更倾向于 IMD 后,他依旧给我很多选校择业的建议。当天的 open day 有好几个人是从北美特地赶来的(非 Latino,大家都应该知道 IESE 在拉美国家的地位),考虑到 IESE 的牌子好像在美国并不好用,这些人还千里迢迢跑来这着实让我感到惊讶。学校安排了一堂 case study 示范课,虽然案例很简单,但在讨论中汲取同学的优秀想法和思路才是这种课堂最重要的部分。除了每个商学院都有的 career center,学生也组织了一些按行业划分的career club。当天还有一大收获是居然碰到了一个老乡 w 小哥,我们不仅同岁,而且都曾在法国求学。我和 w 一见如故,活动结束后,找了个餐馆,交流了自己的对欧洲 MBA 的看法,很可惜没有录下当天的谈话,等 w 小哥进了自己的 target school ,我们打算一起做个关于这个话题的视频访谈。面试三个礼拜后,我在希腊度假,收到了 IESE 的 offer。想到要拒绝一个这么优秀而且热情的学校,我的内心还是非常复杂的。

在我心中 LBS,IMD,INSEAD,IESE, HEC, Oxford Said 还有 Cambridge Judge 都属于欧洲一流的 MBA, 当你已经认准了要读这个档次的学校,其实具体的排名也没那么重要了。因为这些学校都有自己的长项也有明显的短板。只有适合自己的现实状况,并且能帮自己达到 post MBA 的职业目标的才是你我最后该去的学校。我一开始到最后的完美答案从来都是 IMD, 因为我 post MBA 打算继续留在 industry(prefer healthcare).

六月份,我没有走正常申请渠道而是回国参加了 IMD 的 Shanghai Challenge,在此之前我跟 IMD 的 AO 们在欧洲面对面交流了两次,也保持着邮件上的往来。比赛后很遗憾我没有获得直通卡,被学校 waitlist,要等到九月三十日才有最终结果。短暂的失望后,我开始思考目前的状况,无非两种解法:一个就是在这三个月内做点拯救世界的大事儿从而转正;另一个就是准备申请明年的 round 1,走正常渠道。我开始在网上查如何从 waitlist 中转正,发现每个学校对于 waitlist 的态度都不一样,比如一些学校告诉你进候补名单了,你没事儿最好别老烦 AO。有些学校还是乐意去读一读你的一些 recent update 的邮件的。如果你的学校属于后者,那你还算幸运,起码还能挣扎一下,常见的三种挣扎方案:提升 GMAT 分数;递更牛逼的推荐信;在职场上有大的突破(或许升职后你就不想去读了)。我邮件试探了一下 IMD,知道他们还是属于喜欢申请者 update 自己的 profile 的,考虑到 IMD 的性格,我选择了后两个挣扎方案。我先找了三个老板写了推荐信:法国一封;德国一封;中国一封,国际化嘛。然后开始把自己投入到项目中去,好在这期间确实有些项目可做,到了八月底,我写了封职场的 update 邮件给 IMD。至此除了回复那封试探邮件外,我没有收到过学校的任何邮件,感到这事凉了八成。但是我知道九月中旬我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因为 IMD 要来 Brussels 参加一个 MBA event,我计划再去见一次 AO,就算今年不行,我也得知道明年我该准备些啥,毕竟明年第一轮也就在眼前。去之前我也有过踌躇,担心这种举动会不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从而适得其反。毕竟瑞士人自认为是欧洲的天龙人,我也拿不准他们的态度。我问了一些瑞士的同事,都觉得可以去试试,这也打消了我最后的疑虑。当天我到达活动现场,告知主办方只想跟 IMD one to one.对方知道我的情况后也很帮忙,把我从网上预约的 slot 挪到了第一位。进了会场,我看到只来了一个 AO,而且不是 director,心里有点失望。但失望只是一瞬间就消失了,Antonio 非常开心能在这里看到一个熟面孔,也对我的坚持表示赞赏。然后他说他好像没看到我的推荐信,我的心瞬间凉了一大半,但他又说没关系,只要发了,别的同事应该会存档。最后他说了当天最重要的一句话,现在你能的一件事就是再找几个校友聊一聊,让他们为你做一个推荐。我惊呼自己怎么就没想到,一个九十个人小项目,同学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那种信任是任何项目都无法相比的。他告知我一个校友等会会来参加这个活动,建议我多留一阵子,见见那个校友。我回到会场外,开始与其他 candidate 交流(喝了一杯香槟之后才记起今天吃了消炎药)终于等来了 BCG 工作的校友,相谈甚欢,但我并不觉得这样简短的交谈就可以让他为我推荐。但当 Antonio 看我真的留到了最后,他的眼神告诉我他知道了我对 IMD 的执着。那个周末我联系了上海活动认识的一位校友,我们聊了一个小时的电话,热心的学长愿意替我写一封推荐,至此我知道所有能做的我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等下一周的结果。之后就是开头的那一幕。有意思的是我收到 offer 时学长的推荐信还没来得及发出去,所以至今我也不知道那个让我转正的因素,但我更愿意相信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去见了 Antonio 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就是我与 IMD 的故事,有教训也有成果,但并不值得借鉴。所以如果大家想请教申请经验我非常乐意帮大家引荐走正常渠道的校友。在确认 offer 交了定金后,我知道这趟旅程才刚刚开始,我现在只是过了最简单的买票这关而已,一切且看一年之后。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53035-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欧洲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6-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