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2019 Fall 欧陆混申经验分享 [2019.05.07]

[日期:2019-05-09]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茶叶蛋摊主 [字体: ]

2019 fall 申请季结束了,和大家分享一些申请路上的心得。下面是我简单的背景介绍和欧陆 offer 情况,然后我会就申请全程(从方向的确定、学校的选择、考试 + 材料的准备、后续面试准备等)详细讲述个人的感受和建议,希望能启发更多的一些像我一样有工作经验、背景不算太强的朋友。因为是一个欧陆申请总结贴,所以部分内容和前两个帖子有重复。

BG: 211 管理学本科,加拿大交换,GPA:3.58/4.00,GMAT 700, IELTS 7(6),2 年魔都金融工作经验(一级市场FA),CFA 2 级 candidate.

Offer 情况

  1. 法国,ESSEC 商学院,GE 项目(无奖)
  2. 法国,SAI 4 所除 HEC 全录(里昂半奖)
  3.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MIF technology track(8k 欧奖)
  4. 荷兰,RSM 鹿特丹,MSc Finance and Investment (8k 欧奖)

申请方向

大方向是读完 master 留在当地工作,之后再看是否定居或回国;进当地金融机构或者 industry 都可。

申请学校

今年过年前后投了 10 所左右:LSE,IC,SSE,RSM,UvA,法国 SAI+ESSEC, Mcgill.

原因如下

英国:G5 对语言和本科学校的要求都很高,且政策原因当地工作很难找,基本不可能留下。只申了 LSE 和 IC 的 BA 项目,就当刮彩票了。(没有意外…最后没中奖)

法国高商:一位前同事去年 4 月赶在最后一轮申到了 ESSEC 的 GE,开开心心在大巴黎读书了,和她聊完后对 GE 的课程设置和 apprenticeship 制度很感兴趣;如果留本地工作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投了 SAI+ESSEC.

欧陆其他:奔着经济不错的国家当地最好学校去,投了荷兰的阿大和 RSM,瑞典 SSE.

加村的 Mcgill 完全是心血来潮,因为一个在申 MBA 的朋友拿到了麦基的 offer,当下查了魁北克及移民政策有点心动,顺手申了他们的 BA 和 finance;事实证明低估了加拿大市场的竞争力,他们非常偏好海本学生,陆本申加拿大好学校还挺劣势的。

PS:我是抱着留在当地工作的心态选校,所以 Bocconi、IE 等等直接没有看了,如果回国工作的话,都是不错的选择哦。

心路历程

由于本科在加拿大交换的经历,我毕业之后没有选择直接申请 master,而是决定先去工作。我学的是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小专业,当时也很单纯地喜欢做人力资源管理这件事。刚毕业意气风发,觉得上海的机会那么多,空间那么广阔…现实就是校招在和本土高校 985 本硕的竞争败下阵来,没能顺利进外企做 HR 管培,反而误打误撞进了家一级市场 FA 公司,机缘巧合小半年后转去了业务执行岗。算是运气好加敢于尝试,感谢这次机遇,这两年在私募行业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和合作方。一方面的确学到了很多;一方面,我开始思考自己缺乏什么、未来想要在哪里、适合做什么?也就是这时候萌生了读书的念头。

促使我下定决心的动机有两方面:

  1. 国内的金融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本科学历毫无优势,读 master 是一个必然要做的事情
  2. 这 2 年一线城市的生活,让我对这里的就业和生存压力等等有了清晰的认知,坚定了我读完 master 留在欧洲当地生活工作的想法。总结一下,我对 master 的期待就是给我一个找更好平台的机会,并实现生活工作平衡。选欧陆是因为考虑到学费,家里条件一般,不想父母负担美加高额学费;英国 G5 申不到理想专业,其他学校也很难留英;考虑语言、当地经济、文化,选择了荷兰和法国主申。

考试 + 材料准备

GMAT 备战:18 年 9 月底开始正式边上班边准备了,报了十月中旬的 GMAT,惨不忍睹六百出头……咬咬牙又报了 11 月下旬,不敢再掉以轻心,每天早上 6 点半起来刷 2 个小时题去上班,因为工作太累了到晚上真的没有脑子学习…那段时间过得很辛苦,但也很高效,二刷到了 700,决定就用这个分了。

小建议:数学可以好好准备,相对好拿分一些,也可以在 CD 论坛上多刷机经。

语言考试:战略失误,我间隔半个月报了托福和雅思,结果就是两者的小分都有点尴尬。最后用了雅思的 7 分,因为托福没上 100。经验就是托福的听力真的很难,但阅读简单,写作也相对灵活;雅思的阅读和听力难度较平均,不过口语和写作很难刷高分。看个人的具体情况做选择吧~ 文书准备:搞完这两个大头,我就紧急准备起文书了,当时距离女神校 SSE 的 DDL 只有 10 天不到。我自己改了好几版,自觉还可以。刷论坛加了一些修改文书的个人和机构,但一直没聊。有天正好看到一个个人文书分享成功的 offer 例子,我就约他聊了下。感觉挺靠谱的,帮我看了 SSE 的文书后无偿给了我很多建议。后来申高商 ESSAY 都给他负责了,效果意外的令人满意。事实证明有了文书的助攻,申请比我想象中要顺利很多。之后 RSM 等学校的文书,也是在 ESSEC 的基础上我自己修改了部分。

面试经验

高商的面试安排出来后,我才开始准备,然后面试前一天请之前写文书的兄弟帮我 mock,全程尴尬,这时候我才开始感到压力……他介绍了一个美国教授给我,安排 skype 来 mock 面试。这里想说真人面试真的很有必要,在不断沟通和修改回答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掌握面试的技巧和思路,重要的是找到现场面试的状态。第二天的面试轻装上阵,效果还挺不错的。

SAI 是 2 个中国校友面了 20 分钟,常规问题不多介绍。这里特别提一下 ESSEC 的面试,法国老师的英文真的一言难尽,让我开始担忧未来的课堂效果。两位校友面试官都很优秀,可能我有工作经验了,加上我现场面试心态总是很好,全程聊得非常开心。面完出来之后,外面候场的老师说我这场聊了很久,我一看表,居然真的侃了一个小时。ESSEC 的问题就比较没有章法,准备的 why school?why you? Strength & weakness 等常规问题统统没有,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现场给个情景,1 分钟准备,然后给解决方案;另一个是面试结束前突然让我用一个动物形容自己并说明原因。总体看下来 ESSEC 的面试非常考验临场发挥。

最后想说人生的可能性有很多,不必过早把自己局限在某个环境或者某种思维里。我很庆幸过去这半年一鼓作气帮助自己完成了这个人生节点的转变。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辛苦,但沿路也定会有惊喜和收获。我已经开始期待啦。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46803-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商学院Master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4-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