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2019 Fall Finance PHD 国内本硕的申请总结 [2019.04.07]

[日期:2019-04-23]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saddred [字体: ]

申请这一年多 CD 的帮助很大,于是写个流水账分享一下申请的经验教训攒人品。其实主要还是教训,很多事情现在回顾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只能说我这一路运气比较好吧。

感觉国内硕士申国外 PHD 的还是比较少,如果你的 BG 和我不太相似,那么这个贴子可能不太有参考作用。

个人背景

30 所 top 10 985 之一的财务学本硕,本科 GPA 3.7 +,硕士 GPA 3.8 +. G:162 + 170 + 4 T:110 (S23) 本科在美国交换过一学期,以前比较傻,啥也没学到,也没要推荐信,数学课上过实变复变没上过随机,熟悉常用统计软件,有中文 B 刊,有英文 working paper,有一些 RA 经历(跑数据民工),写过一些乱七八糟案例,帮导师编书,有 MBA TA 经历,推荐信是本硕导师 + 海外小牛。

申请情况

申了五湖四海的 17 个学校,其中 1 个 econ,其它是 fin。8 interview,5 offer,剩下的学校不是被拒就是拒信可能还没发,被拒的基本上是北美学校,可能他们还是更喜欢有国外 master 的同学,当然更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这个不好说。

To 还在读本科的朋友:

不要保研,不要保研,不要保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你确定要出国读博,但不是以下情况中的一种:1.能去五道口 CCER(清北复交其它学院可能也行),2.保证硕士有特别牛逼,有 connection/特别 nice 的导师带,3.硕士学校有某种和国外的合作项目,4.有经济研究/JXF以上的期刊 forthcoming,5.必须硕士在国内读的其它个人原因,能出国读跳板硕一定要出国!宁可本科直接申请 PHD 也不要留在国内读研!

并不是说国内读研就一定申请不好(今年某知名中介貌似给从复旦申到了沃顿),但是受到的限制真的比海本/海硕大很多,如果能给自己更多的选择请一定要争取。

去年问我系一位特聘教授能不能申请他们学校,老师:我们这个是小项目,每年只收一个人,所以我们更想要人在美国的学生,我在这个学校 17 年,我们没有收过一个从国内直接过来的人。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还是比较令人伤感吧……这个信息直接成为了我选校的重要参考,一个学校如果只收 1-2 个人我直接 pass 了,尽量选容错率高的大项目。

千万不要为了省钱选择留在国内读研,因为即使考虑到学费和当地的生活费,物美价廉的跳板硕还是很多的,尤其是 fin 还可以读 econ 的 master,cd phd 版/寄托经济版都有很多介绍,这里就不展开了。

万一你已经在国内读研了:

最需要搞定的是推荐信,无论如何需要有海外 connection 的老师给写推荐信。 国内读研可能最大的缺陷就是很难拿到好推荐信,国内老师的海外 coauthor/学校的海归老师/各种特聘教授/各种来开讲座的老师/各种暑期学校多陶瓷,多看各种招 RA 小广告吧,推荐信绝对绝对绝对是最重要的,没有推荐信什么都没有。

GT/GPA 到底有多重要没人知道,但是如果你是我这种传统背景,bg 没有任何亮点,那就不能有任何短板。申请季每年每个学科都有低三维逆袭的故事,如果你有牛推牛 paper 当然不用花太多时间刷这些,如果没有还是尽量刷上 330/110/3.7。同理,该上的数学课/统计课/三高都得上(郑重提醒大家一定要记得把随机上了!),该会的软件也要会。

其实这里有一个很 tricky 的地方,可能因为我北美欧洲亚洲混申所以经常被老师朋友们提醒这点,如果一个学校根据 RA 经历/三维/软件的使用等等来招人,可能是希望你去了就能干活,而并非希望你成为一个有很多时间独立思考的学者;相反,名校可能更喜欢有创造力而没有受过太多学术训练干扰的申请人。不仅在申请过程中,以及在未来整个 phd 的学习中,怎么从当一个好的 RA/coauthor 转变为当一个好的学者、在为别人的 idea 工作和为自己的 idea 工作之间找到平衡都是非常重要的。

Research,无数个贴强调过科研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多说了。即使自己暂时没有好的 idea,多看文献,多学方法,多听讲座,国内选课/旁听比较自由,用好这些机会。RA 经历很重要,因为没有 RA 经历就没有推荐信(又回来了),RA 的时候在做什么也很重要,但是如何让老师让你干你想干的事情是一门玄学。

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尤其是学硕/硕博项目,你导师可能本来觉得你要留本校读博的,甚至可能是因为你要读博才收你的,然后你不仅要跑路还要导师给你写信。

这个我也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活到今天主要是因为导师真的人非常好非常宽容,但是综合周围朋友们的情况,如果你在学硕/硕博项目,从你准备出国的第一天就要想清楚怎么跟国内的导师沟通,后续如果你为了推荐信做了其它 RA 工作,怎么处理导师这边的要求。

申请过程相关

a. 选校

推荐人有 connection 的学校,加一些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校,因为完全不知道怎么定位所以申得方差很大,主要还是参考 ASU 这个表(http://apps.wpcarey.asu.edu/fin-rankings/rankings/results.cfm),不要看排名,看学校最近发表的文章内容和数量。

从申请结果来看,应该尽量选推荐人有 connection 的学校,但不绝对,推荐信数量 +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多申一些学校吧。

b. 文书

其实从面试问的问题来看我觉得大家并不看文书,申请到现在我也依然不知道什么样的 ps 算是好的,所以不敢误导大家。

我自己的方法是写完和同学们互相修改,然后扔到 native speaker 改文书的网站改(我用的是 https://www.kibin.com/,800 词差不多 30 刀,比中介便宜,应该还有很多别的类似的网站,大家可以自行寻找)。

引用一下朋友整理的一些北美名校的 Personal Statement 指南:

  1. Cornell: http://knight.as.cornell.edu/sites/knight/files/Personal.Statements-Amelia%20Hall.Copy_0.pdf
  2. Yale: https://ctl.yale.edu/sites/default/files/basic-page-supplementary-materials-files/writing personal statements_for graduate school.pdf
  3. MIT: http://mitcommlab.mit.edu/broad/commkit/graduate-school-personal-statement/
  4. Harvard: https://ocs.fas.harvard.edu/personal-statement

另附 Purdue 的英语写作指南:https://owl.purdue.edu/owl/general_writing/index.html (为什么添加 url 时灵时不灵)

另外,申请 phd 显然需要针对不同学校定制不同的文书,所以如果你之前选校没搞好(比如 somehow 选了研究方向差异很大的学校)写文书的时候就会非常痛苦。选校的时候大家应该都会去老师的主页看各种文章,这时候最好把喜欢的老师/喜欢的文章存下来,会为写文书省很多时间。

最后,提早准备,越早越好,不要拖到最后一天提交。

c. 面试

准备常见的问题,提早准备,不要紧张,如果是 skype 面试,你口语又不好建议写个小纸条贴屏幕上。

常见问题总结见: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95804-1-1.html 这个贴后面的 notes 简直完美,我面试基本按这个来的。然后也可以在 cd 搜校名什么的,会看到零散的面经可供参考。

我自己的面经(纯粹是记录问题):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39337-1-1.html

d. timeline

大部分申北美的同学应该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有 4.15 在,但你如果世界各地混申,就会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 timeline。

我从 12 月面完第一个学校到三月初收到最后一个 offer 之间每一天都有 offer,但是每一天都在纠结和崩溃,因为有的学校确认 offer 的 ddl 特别早,早到别的学校可能都还没面试,不拒吧别的学校申都申了不等又不甘心,拒吧万一以后再也没有 offer 了呢。

如果你北美欧洲亚洲混申,选校之前最后在 cd 搜一下或者问一下师兄师姐 offer ddl 的大致时间,想清楚自己会不会愿意去一二月 offer ddl 的学校,或者如果冒险拒了会不会后悔。

申请的一些感受

很早就决定读 phd,但真的确定研究方向是在研一的一门文献课上,看到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就像看见了彩虹和独角兽(来自 ejmr 对文章作者的评价),那时候想人怎么可以这么有创造力这么精美又准确地解决问题呢。虽然后来发现是因为我文献读得太少了,这么精美又准确的文章还挺多的。

我是一个很咸鱼的人,比较喜欢接受知识(学数学经济学/看文献),可能没有很强的创造知识的天赋(想自己的 idea/自己进行研究设计),也不太擅长 social,干活还算勤快,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也没太多追求,申请的目的主要是如果去了比较好的学校,有更多机会更早看到那些很美的研究,并且能够了解到它们是怎么被创造的,或者当自己想要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能够精美又准确地展开讨论。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这些,不过走一步看一步吧,申请港新欧洲的同学欢迎提问,如果需要也可以私信我讨论,虽然我可能只能提供一些教训。

最后,祝大家都能拿到理想的 offer,也能 survive in academia.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44733-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商学院Ph.D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61-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