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头 In @ Kellogg$$,Fuqua$$$,UNC$$$,Emory$$$ [2018.02.03]

[日期:2018-07-23]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xiaoniuzheng [字体: ]

开场白:到现在没搞明白几个dollar sign是多少奖学金,大家随意看就好。

先说背景镇楼,给大家一些信心和希望。
本科:国内二三流大学(非211非985)。大三跨大四的时候在北欧交换过一年,期间有实习。当时因为那里阴郁的天气,内心拒绝留下,立志要申请美国研究生。
专业:化工大方向下的一个极其冷门的小方向。小得我都不愿跟你们解释。
Ph.D.: 美国top 100公立大学,工科排名top 20,专业排名很主观地认为是top 1(因为真的没几家有)。
工作:目前在美国一家工程公司做技术研发经理。从项目工程师做起,然后promote到产品经理。同时一直在客串销售和连接公司中美部门友谊的桥梁的角色。有不少体现leadership的案例,客串销售给公司拿到过几百万的项目。到18年入学一共是4年工作经验。(这时机智的小伙伴掐指一算,这是个刚刚三字头的大龄女青年。)
GMAT:760; 托福waive。

LZ的申请之路在外人看来颇为坎坷。去年不知天高地厚地只申请了top 5 (参考2016年US News排名),一个都没录。导致后来我老公每次想故意惹我生气就说:“Ding, ding, ding, ding, ding...”今年这个梗他再也不能用了。你们这时一定会问,你这样的渣背景为什么胆儿这么肥?主要是LZ在美国身处制造业,work-life balance相当好,行业也没有“up or out”的文化,想一辈子踏踏实实做一个engineer的大有人在。再加上有一个advanced degree,工资待遇和一般MBA院校毕业的薪资水平相差不大。思前想后觉得如果进不了梦校,真的没意义。(后来证明我当时的认识是很片面的。)

从读博开始,总有一个小声音告诉我:“这不是你喜欢的专业,也不是你想要的工作”。我并不想这么安逸地过一生,我还没找到自己真正的passion——这可能是大多数中国孩子长大后的迷思吧。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时不时思想斗争说“I need a purpose”。可由于申请仓促,对MBA了解浅薄,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上,第一和第三个问题我没有认识透彻 ——既没有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没有可行的career goal。第一年的申请全军覆没了。现在回看,第一年的文书和随便写的CG不忍直视,如果有时光机,我很想回去给去年的自己上上课。

对于一个已经安居乐业的大龄女青年,周围的声音基本是这样的:“算了你现在也很好,职业上升空间也不错,读了MBA出来还不一定有现在好。”“俩人能在一个地方多好啊,我们还异地着。赶紧生孩子组建小家庭吧。”可我还是想再试一试,想转行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想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不要笑,真的是这样想)。多了几个月的学习和研究,第二年的我对自己对MBA申请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大致领悟了每个essay是在寻求怎样的答案 —— answer the question很重要!去了解学校很重要。如何体现自己的优势和不同点也很重要。

虽然我没有Fortune 100的背景,但我经历丰富。由于学习工作关系,去过许多“犄角旮旯”的地方,一些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去的地方(世界各地都有,尤其是美国的一些州,不能点名怕伤感情)。和很多不同国籍,种族,背景和三观的人打交道。常常一个人开在乡间的小路上,开向一个未知的难题。工作中辛酸的经历很多,可这造就了我能屈能伸,并且和任何人都合得来的性格,在工作中常常扮演矛盾化解者,冲突调解员。我没有名校的背景,但我专业很特殊(以前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劣势,很自卑)。Essay如果能够准确拿捏,写出来的故事能让Adcom印象深刻。这在后来的录取中都被验证了。比如某校招生总监在我的录取通知书上手写下她非常喜欢我的故事,对我的经历非常impress。再比如某校副院长给我打了两次电话说整个committee一致认为我的背景非常interesting,他们非常excited,邀请我去学校参加只邀请了10个录取者的活动。我写这些完全没有炫耀的意思,只是想给还在申请中挣扎的你们一个鼓励。从全ding到有奖,我什么也没变,只是重新认识了一遍自己,重新制定了可行的career goal,每篇essay改了20遍。如果我可以,你也可以。

这里说说之前提到的片面的认识。学校排名没有你(我)想象得那么重要。我知道你和我一样有着对排名的迷思。能去最好的学校固然好。可除非你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说不上某校就错过了某个教授某门课,创业就融不到资或者进不了某间PE,VC。对于普普众生来说,只要这个学校是你的target company的core school,能不能找到工作基本看个人能力(有人要argue运气)。除此之外,school fit也很重要。去年我一间学校都没去visit,主观地认为school fit是BS。今年去参观了每个申请的学校,发现普遍来说,不同学校(当然是highly selective的学校)在文化上确实有差异。而且一个学校的文化一旦奠定,大家还是很配合地往上靠的。毕竟下决心读MBA的oppotunity cost巨大,谁不想在愉悦的心情下度过两年的学习求职生活呢?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如果有条件都去school visit,去上一节课,和current student聊一聊。之后可能你申请某校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或者越发强烈了,这对写essay和interview也极其有帮助。

离所有结果尘埃落定一个多月了。回头看这两年的申请之路,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也很庆幸自己有学习和改进,没有执念地沿用第一年错误的申请策略。第二年我没有reapply之前申过的学校。一是觉得reapply没有第一次申请胜算大;二是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选择申请了文化适合自己性格的学校,并觉得可能碰巧去了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你这时一定要问我去哪家,我去那个唯一没有给我全奖的Kellogg。可能我身边的美国同事们不会这么选,可能去其他学校也会非常充实,开心并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可能这个选择对于我的relocation cost最高,而且去visit后我真心喜欢今年申请的每一个学校,但我不想给自己留遗言,选了一个不掺杂任何条件会做出的选项。

之前说老伴儿损我的事儿。这里想歌颂一下他在我的申请中起到的极其关键的作用,我的申请可以说是一个teamwork。从改essay 到school visit 到interview ——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领悟了想要的生活,对寻找到真正的inner peace更为珍惜。愿你和我都能成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过着“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头”的生活。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15892-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北美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3-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