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一个GPA比较低的人的申请经历

[日期:2005-01-03]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summer2003 [字体: ]

看了lbbg和malix 的文章,我颇有感触,可以说,malix 的文章给了我更大的共鸣。  原因是lbbg这样的人实在不是申请出国者中的大众现象,她能给你带来梦想,但是 作 为一个普通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现实。 

我进入复旦,从来就不是一个GPA 很出色的人,即使在大三大四拿了几次一等奖学  金,总体上也被大一大二的堕落衰败而拖了后腿。原因是很清楚的,当时我并不打 算 申请出国,一个很好的GPA 对我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意义。我宁可躺在床上多睡一 会, 或者和别人聊聊天,亦或弹弹吉他唱唱歌,也懒得复习什么很无聊的英语政治。 这种 态度应该说是相当有害的,如今回想起来,当年的无为生活态度,注定了我如 今悲剧 化的申请命运。 

经过这次尝试,我深深体会到,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大学伊始就处心积虑 的 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中间任何形式的偏离都是有损于出国这个大目标的。如果你 本身 学习态度端正,那么最好。就按照这样的作风保持下去,去提高你的GPA 去认 真准备 GRE和TOEFL,等到申请的时候,一切都水到渠成。如果你本身不那么聪颖或 者刻苦, 那么就设法和带课老师搞好关系,在印象分上下工夫,这样的努力绝对是 必要的,只 要得法,你的成绩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我大学期间的懒惰与狂 傲直接决定我 没有采取一个理性的态度对待这样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今看 来,追悔莫及 啊。我们认真分析分析成绩单很漂亮的人的经历,无外乎上面所提及 的两种情况,要 么超级生猛,要么就做得油滑光亮。 

至于其他方面的经历,我想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对于理工科的人来说,你曾 经 担任过的职务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因此如果你的目标就是申请牛校, 大可 以不受校方的鼓惑,扎扎实实去做你自己要做的事情,实际上,这样一心只读 圣贤书 的人在申请出国方面还是有很多出色的例子的。如果你要申请管理或者类似 专业,据 我的粗浅认识,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以及你所担任的职务中所表现出 来的EQ是非 常非常重要的。这种工作经历甚至比一个好的GMAT分数还要重要。 

1997年我大学毕业,当时非常想出去工作,后来与家里达成妥协,只好直升研究生。  记得当时我问一个师兄,上研究生究竟好不好,他只告诉我,上研究生不能算很差,  但比上研究生更好的选择也是有的。我明白他所指的是大学毕业就出国或者找一个 比 较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对于这第二条路来讲,我想自己还是有一些信心的。 上了研究 生没有和同学们住在一起,当时非常非常善良的觉得应该干好学校交给自 己的每一项 工作,如今看起来,当初的这种想法非常非常的幼稚可笑。原因也是非 常的浅显的, 学校的目标和个人发展的目标无论如何是肯定不会同步的。对于一个 青年来说,只有 抓紧有限的时间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做最最重要的事情才具有 重要意义,徘徊于 一些细枝末节上面只会增加一个人的事业成本,无谓的消磨自己 的精力与锐气。任何 一个单位或者领导都是在用你的时候对你喜眉笑眼,用完你就 横眉冷对,如果他们仅 仅允诺一个可能性给你,那么你可以做的就是彻底忘记他们, 彻底抛弃那个虚无渺有 的可能性,人的一切必须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每次到南区,都看见一堆大学本科的同学在一起背红宝书或者做题目,我感觉这种 生 活真的非常非常的荒诞--人怎么可以只和一个外国的破考试打交道呢?人活着该 有更 多的内容。事实上,对于非出国的人来说,这种生活方式确实是很不人道的, 对于手 头有个牛导师,或者有一个不错的课题的人来说也是完全不必要的,但对于 一个想要 立志留学的青年,如果课题出成果周期比较漫长,或者压根不打算继续从 事自己本专 业的研究,在短时期内过这种完全禁欲苦行的生活是绝对必要的。已经 在美利坚的那 些同学,其实未必自己真的很想出去,但是在那种充斥了红宝书的环 境中,个人的意 志往往就服从了群体的意志。我个人并不赞同这样的处世原则,你 要出国并不能因为 你所有的同学都出去了就认为你出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每个人 的性格是大相径庭 的,同时他们所适合发展的社会环境也是非常不一样的。有些人 天生就是有中国特色 的领导者,那么这样的人在中国的官场里面才可能实现他最大 的价值,让这样的人出 国恐怕只可能增加他的痛苦。而有些人天生就是一个金钱的 积累者,这样的人就应该 在陆家嘴或者中关村摸爬滚打,出去给鬼子做牛做马纯粹 是浪费一个人的聪明才智。 但是还有一些人,希望能够得到一种轻松的政治氛围, 能够使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尽量的简单一点,甚至以一定的社会地位的 丧失为代价,那么出国将是一个 好的选择。只要你觉得你该出国,你适合出国,你 确实喜欢在国外的那种生活方式, 那么你才真正的应该为这个目标投入一次,否则, 离寄托族远远的,那样的生活对你 来说,太枯燥,太不人道了。    

对一个人来说,最重大的灾难不是他所从事的事业不够理想,而是在无数中可能性之 间 游走徘徊,莫知所终。我觉得,自己在复旦的这些年,最失败的莫过于此。还算 好,经 过了无数次的尝试以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正所谓:朝闻 道,夕可死了。 

尽管我在出国与不出国这条路上徘徊了太久太久,但是我丝毫不为自己过去的付出而 后 悔,人的成长是在不断的修正和否定中完成的,只有堵死其他的通路,你才会真正 死心 塌地地一直走下去,而不再考虑所有其他的可能性,因此在这个抉择和探索的时 期,人 真正经历了信念坍塌的危机和苦痛,但是这种苦痛将是一种新生活,一种完全 的充实的 生活的分娩时期的阵痛而已。有些更有人生智慧的人不在尝试之中完成自己 的抉择,而 是采取一种对其他一切之一切视而不见的态度,这样的方式规避掉一切从 头开始的风险, 是值得人效法的一种态度。不过我自信自己绝对无法真正学会这种处 世金针,因此,破 釜沉舟或许是一种激烈的具有破坏性否定性的追求平静的肯定的生 活的方法,虽然方式 与目标是如此的矛盾。至于你所选择的道路是否最好,由于它已 经占据了唯一的位置, 故而已经不再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我想我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还是有过一些考虑的,希望在担任社会工作期间锻炼自己 的 与人交往的以及组织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也自学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东西,希 望在 将来工作的时候能有一技之长。我想第一个目标基本达到了,在我人生追求没有 改变的 时候,社会工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那个我为之付出的集体也取得 了一些来 之不易的荣誉,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我对Java,Visual C++这些面向对 象的编程语 言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原本准备继续钻研一下数据库和网络方面的东西, 以备工作时候 之需。

后来发生的几件事情使我陷入了很痛苦的思考之中,我在想,我为自己寻找的道 路是 否是理性的,我是否应该换一种方式考虑一下问题。从学校从各个层次来的一些繁 文 缛节也是非常能消磨人热情的,我们非常多的时间往往就被会议、报告、小结、申请  等等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而花费掉了,经常性的,这些无聊的纯粹是形式主义的东西 将 你的计划搅和得稀碎,更为可气的是,明明是你在为了某个无聊的事情而放弃自己 的享 受或者学习的机会而为集体的或者学校的利益而风险自己的精力,而他们,那些 大人老 爷却认为他们恩赐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能够舒舒服服的在劳作之中寻找工作的 快乐。有 了成绩是他们的,工作是你做的,出了问题你得兜着,真是背黑锅你来,送 死你去。如 果换一个私人老板,情况大概会简单一点,他会通过你工作的业绩来调整 与你的关系, 而在这种国家的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中,最难做的莫过于无名小辈了。 

因此说,我最初选择出国这条道路是一种懦夫的选择,不是勇敢的去面对有中国特色 的 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而是寄希望于一个莫须有的世外桃源让我能舒坦的自由呼 吸。仅 仅这么一点点的动因就把我放在了为出国而奋斗的出发点上。如今看来,美国 既不是世 外桃源,但也不只是一个能让我自由呼吸的地方,在逐步的努力中,我也在 试图去理解 感悟寄托者,以及海外学者的人生百态。

要加入这个相当多数呆若木鸡、面带菜色的寄托军团,首先必须认真的走入他们的生 活 ,看他们如何想,看他们如何做。袖手旁观或者让你夸大了他们所承受的痛苦与孤 独,或使你夸大了他们经过奋斗而得到的回报。人生百味,只有自己亲自品尝过,才知 道其中的甜苦辣。 我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他们,一种是通过和准备出国的同 学的交谈,另外一种 是通过BBS 

上面的文章。每次和同学聊过了,我都感觉到,这条道路更加   部溃看 看完日 月光华或者水木清华之后,自己都仿佛有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因此说,B  BS 对于一个出国的孤独沉思探索者来说,具有很好的精神按摩的作用,能让你在牛人 的言 语之中,多一些自信多一些梦想。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什么都可 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就不会有未来,不会有前途,不会有一切。同时, 也必须清醒得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否则没有奋发意识,没有危机感。无论是考什么,无 论是准备什么,只身处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多一点危机意识,应该说能为你赢得更多一 些的机会,至少你不会听任大好时机从你身边溜掉的。 

网络上的对于TOEFL与GRE复习方法的总结确实是很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自己专门去 摸 索一条道路出来,多借鉴借鉴别人的合理意见是一种省时省力的办法。对于是否参 加新东或者其他的什么辅导学校,我觉得可以商榷。我在1994年参加过前进的TOEFL 普 通班,我今感觉那个班是一个没有针对性的相当无聊的班。新东方的GRE 班还是不错 的,能够教给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语文部分的类比和阅读,他们总结得是很好 的,只要按照那种套去做, 一般来说成绩都不会很低。至于逻辑部分,我觉得没必要 听他们的课程,只要认真研究一下钱永强的宝书,并且多做做练习题就基本搞定了。如 果让我重复一下当时的工作时间,大概是这样的:  早上11:00-12:00起床,吃饭  中午12:00-下午15:00,一套GRE真题  下午15:00-下午17:00,改试卷  下午17:00-下午19:00,吃饭,睡觉  晚上19:00-晚上22:00,总结,做分类题  晚上23:00-凌晨4:00,背单词  4:00-11:00睡觉  由于我是个夜猫子类型的人,因此将背单词这个最重要的任务放在半夜进行,那两个 月 ,基本上就是这样黑白混淆的生活。有些人花了特别多的精力在这种变态考试上 面,平时拟考试成绩也相当得好,但真正考试成绩不好。我觉得这不能用心理素质不好 来解释。往 往用功的人在做GRE或者TOEFL题目后习惯于将答案记下来,其实这是一个 非常非常不好的 习惯。每次新题都与过去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果纯粹把答案背下 来是没有办法锻炼出 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我个人觉得,经常性的快速大量扫描同类题 目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 使你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产生一种即使不会也能答对题目的灵 感。至于题目嘛,如果你时间 还多,就不妨一套一套做下来,我猜测肯定有好处的, 如果时间少,不妨放弃一些题目,重研究最新练习题的套路。 当时我No3-No4, No8- No9, 1992-1993, 1996-1997的题目都没有做过,因为时间实在来 不及了,索性就这样 放弃了。据说现在有什么机经,我想大家如果能在考试前知道尽可 能多的题目总归是 好的,但是也不必过分依赖这个东西,如果有了相当的能力同时加上 机经,应该是好 中更好吧。 不过应该告戒后来的同学,必要在GRE和TOEFL上面花太大的精力,尤其不 要冲着2400或 者2300去,今年开始,有部分学校不再招收GRE>2300的中国学生,诸位 好自为之吧。 

五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仅仅是一个热血青年,那么有的只是愚  勇罢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摆正位置,对于申请来说是最大的忌讳。无论我们有如  何的梦想,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良好的愿望,在比较差劲的基础上来谈申请,必须面  对的就是残酷的现实。 

这个残酷的现实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很少,可以说极少数的人是从进大学开始  就非常明确的为出国而努力的。很多的人可能只是在感受到一定的重压下才认真考虑  这个问题,而此时此刻的成绩单已经不能令人感觉乐观了。一个人的成绩单是历史,  是无力改变的,这恐怕就是申请时候面对的第一个悲哀。我们都明白,都清楚,这只  不过代表过去某一段时间内你的表现,并不代表你今后的表现,以及发展的潜力。但  是美国鬼子对于本科阶段成绩单的关注几乎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让你在这个  过程中感觉极端的无助与凄凉。第二个方面,复旦的前人在海外的经历没有为这个学  校增添什么很大的荣耀,零零散散分布的复旦人在北大清华人中间的日子是可想而知  的。除非你各个方面的成绩都非常引人注目,一般来说,在申请名校的时候,复旦学  生处于明显的劣势之中。这两方面的历史原因是我们这些通常人在选择学校的时候,  并不能完全参照北大清华同等背景的人,而是要适当的低一些。 

我大概是在2000年的寒假开始向学校索要材料的,根据我的经验,你索要材料比较 早, 能够得到的机会也比较大,很多人于当年的7、8月份开始要材料,相当一部分学 校已 经不再发出了。在网上填写表格索要比发电子邮件要方便一些,因为格式化的信 息更 有利于鬼子们处理,有些时候我发了电子信件过去,他们回信要我直接在网页上 填写 情况,可见他们的偏好。至于究竟该要哪些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 定,比 方说你本科GPA>3.7 那么就以前20名的学校为主,如果你的GPA 在3.3到3.7之 间就以 公立大学中的名校以及私立名校中地理位置一般的学校为主,如果小于3.3 那 么就随 便要什么学校吧。索取材料的数目大概相当与最后申请学校数目的两倍,这已 经足够 了。因为很多学校可以网上申请,根本不用费周折寄送材料。我记得过去认识 一个人, 据他自己说,拿到200 多份材料,这绝对没有必要。如果我们中国学生都这 么做,那 么对于中国人的形象是有大损害的。 

一些学校在给你发材料之前希望你告诉他们你GRE和TOEFL成绩,不少人在那个时候可  能还没有得到成绩,那么不妨告诉他们你GRE 的考试日期,TOEFL就随便编一个成绩,  比方说607 一类的,不会对你造成什么消极的影响。 

在我拿到第一份学校的材料时(哥伦比亚大学),我的感觉是特别新奇与自豪,仿佛  自己已经成为哥大人了,但事实上我们的脚步距离哥大还太远太远。手头的材料对于  你的自我判断力是有巨大影响的,当你看了一份牛校的材料之后,很少不被它的优秀  所折服,这样很可能无意之中就抬高了你的眼光,对于最后的选择是不利的。因此,  我觉得比较合理的顺序是先给自己定位,然后再同等层次的学校之中选择合适自己 的, 而不要太多被排名或者名气所左右。一个同学告诉我,在美国人心目中,读Ph.D 大概 只有Harvard, MIT,Stanford, CalTech,UCBerkeley 是最最著名的,但是能进 入这 五所学校的中国人实在太少了。其他的学校也有声誉上的差距,但不会象排名中 间显 示的那么明显。

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做任何事情,无论其表象是如何的光怪陆离、千差  万别,最终服从的规律是统一的。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大概从比较懂事以来,一  直存在那么一个明摆的或者隐含的标准来作为我们进行选择的指针。我从本质上来说  是一个有斯多葛气质的伊毕鸠鲁主义者,在追求人生快乐的征途当中,体会到更多的  反而是一种孤独和痛苦,仅仅在某个静默时刻,透过那迷雾般的淡淡忧伤,才能发现  自己原本还是幸运的。也许在追求一个终极目标的过程之中,这个过程本身带给人的  充实和满足往往比我们得到了什么更加重要。人的所有痛苦来源于不满足,而所有的  奋进与争斗也来源于不满足,贪婪是人的本性,也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发动机。贪婪得  到满足所带来的畅所欲为感只是非常非常短暂的,当人们发现他不能不面对新的欲 望, 浮躁又渐渐爬上心头。塌实的人和浮躁的人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不同,要说有 什么 差异,那就是塌实的人能通过这个永远无法满足的人生历程,欣赏到一种永远不 服输, 永远抗争的美。开始习惯一种面向美利坚的生活本身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审美观 点,能 从一种缺乏尊严的生活中寻找那么些须自尊。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学会在 任何环 境中去生存。 

美国究竟有什么,美国究竟为什么值得我们去为之而奋斗?我们在选择自己将来在美  国的道路时,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曾经有一个阶段,我心目中的典型成  功形象就是一个千辛万苦的人终于不负众望进入他理想中的牛校大门。直到今天,我  仍然认为这至少是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然而当初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很大不同就在 于:当初的我几乎将这样的成功当成是终极目标,而现在的我只不过将它作为一个 中 短期目标而已。

最完美的当然是长期与中期目标的统一,这着实难以达到,当我们 从牛校或者烂校毕 业后,我们将面临一个新的选择,接下来的道路怎么走?我觉得, 一个人的优秀不是 体现在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完美,而在于所有的步子都朝一个方向去。 三国时期的诸葛 亮与司马懿就代表了这两种做人的风格。诸葛亮事必躬亲,料事如神, 但他的神机妙 算从根本上不是有利于蜀国的前途;司马懿几乎在任何一步上都比诸葛 亮差劲,但他 抓住了古代战争的本质,充分利用秦岭带给蜀军征战的不便,从而赢得 了最后的胜 利。我很欣赏一个从国外的朋友对我讲的话,这是我自己的想法,也是ymq 反反复复一 直在强调的,那就是“重要的不是你是否出国,是否能去牛校,重要的是 你出国了之 后,从牛校出来之后,下面更长的路如何走”。

我们这些打算出国的人, 将要面对的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那个环境对我们的信念 冲击之程度是可以料想的, 如何在这种环境重大转变的情况下,调节自己的小方略, 使这一切能为了全局服务, 我想这是我们在申请,或者在拿到offer 之后应该仔细考 虑的。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1902&page=118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北美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list.asp?boardid=13

打印 | 录入:Zeros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