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北美,GMAT770,M50/V45

[日期:2005-10-21] 来源:ChaesDream论坛 作者:pebbles [字体: ]

晚了一点,主要是这几天工作家务太忙。首先严重感谢CD上这么多好的资料和热心的版主,考友。点滴之情,铭记在心。为节省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也特别感谢家人的支持。

考场感受:

睡得一般,3点被儿子吵醒,过了个把小时才睡着。起来有点累,调养了一下,打了2套太极就考试去了。因为知道自己吃饱了考试不舒服,所以只吃了一点麦片鸡蛋和半片面包。带了营养Bar,做Verbal前咬了2口。考试极不爽。数学有点走神,因为有不少做过的JJ。Verbal时旁边一个MM使劲敲作文,搞得我做的很累。平时都按54,36,18来的,今天前12做到了48,主要是第2篇阅读精神怎么也集中不了。不过好在平时练过赶时间,在做到30几题时基本追回来了。后面一XD又敲起来了。总之感觉做的不顺。不知道国内的情况,如果国外考,有可能还是别周末考,人多。我周四踩点时一个人都没看到:( 另外,下午最后一班考也好,反正敲的都是别人听。。不过如果心理素质过硬,就无所谓了。

背景:

在职,有2个孩子(儿子上小学,女儿6月)。工作8年,出国5年。英文底子还行,ETS的试应该都全了,尽管没到美国读成书。98年 T64x, G22xx, 99 LSAT 169。(附:不过读了名校的同学还有羡慕我工作的,可见考试分数和申请,名校和工作之间一些辨证关系。)

大概前后复习了4个月。每天复习2-3小时,上班和在家基本对半。这次考GMAT,阅读,逻辑不需要太花功夫,主要花在语法,写作,数学上。

以下是复习情况和一点个人认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欢迎讨论指正:

语法:

主要OG10,大概3-4遍。OG11买了,大概看了1遍,但更喜欢OG10(CD的好东西呀)。大全做了200题左右,感觉不对路,就放弃了。必要时查些字典,浏览了一下张道真的语法书。看了2遍Kaplan材料的语法部分。Kaplan的语法值得看。总结的很好,虽然例子简单。感觉和OG10的语法点对照的很好。

OG当然是重中之重,不过我怀疑多少人能看到19遍而且每遍都有收获。这个毅力和专注好像超过了GMAT的要求了:)。如果重来,我会用这样的方法看OG 语法:

  1. 先做1遍。对答案,看解释。然后看1遍。
  2. 对照菜鸟总结看。OG每题都有几个语法点,分布在268题中,所以按类看能化大为小,集中熟悉各个语法点。这比看几天才整个OG一个来回要容易熟悉语法点一些。我是时间不多所以没看,但我觉得这个方法好。
  3. 培养出好的语感,能迅速找出正确的主干。

    点,我是这么做的

    打印一个带答案解释的像Word 版。看时先用个明信片遮住所有答案,光看题目。心里想哪里有错。自己会怎么改,要尽力去想。然后看正确答案。先看和自己想出的有什么区别。我想你会看到句子结构的不同,修饰充分的位置不同,词类的变化(名,动,形等)等等。这样做做应该会帮助提高语感,看题后判断出合理说法的主干结构。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前面掌握的具体语法点考的一些错误,就能较快地选出答案了。

    反之,如果对主干结构没感觉,一头扎进去按细节去排除,会很费时。原因之一是选项可以把错误组合进去。光搞排除法会比较费力。

    我开始做语法很慢的。在国外搞技术,因为语言交流很随便,语法退步很多。刚开始时语感很弱,读哪个都觉得不错,而靠细节有些又不能绝对排除。经常2-3分钟一个,还得靠阅读逻辑赶时间。最后把OG10照这样做了一遍,再重做GWD的语法,感觉很好。考试时基本语法每个1分钟解决。

阅读:

OG10做了1遍。期间做了一点LSAT练了一下速度。大全基本没做。如果有朋友想长期努力提高阅读,我建议精读泛读相结合。若基础差,每天应该看点不太费力能看懂甚至会Enjoy的材料。这样可以提高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泛读不要有做题的压力,可以提高语感,阅读速度,词汇量,句法等。精读则要完全看懂,像CD上谈的分析。分析出写作结构,作者论述如何变化,隐含意思,中心内容和细节等。尤其是科普题,如果文章解释出了一个过程或现象,要真正弄懂。这样能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如果好的句法,短语可以摘抄下来熟悉。句法看的费劲,可以试试那个杨鹏难句。看起来很有针对性。

我作时,文章第一句会完全看懂。每一段看完后,迅速回顾一下去强化自己读出的这段将的内容。不过时间来不及也可以直接做题了。

关于默读不默读,我觉得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你阅读能力上去了,想读快时自然不会默读。而难的地方精读时,心中有点默读也无妨。最重要是要看懂。GMAT文章其实并不太长,但是题目挺难。很多都是不读懂文章做不出来的,无法光从字面上判断。正如OG所说,最重要的是要读懂。

逻辑:

OG10做了1遍,大全基本没做。做了2,3套Kaplan的LSAT规范了一下思路。感觉帮助挺大。
谈一下LSAT的逻辑。我觉得做LSAT不是说为了做GMAT牛刀杀鸡。其实它和GMAT区别挺大的,不是绝对的难易之分。我觉得LSAT的思路更规范,它考的是能力和速度(35分种25题)。GMAT老有些拐弯抹角的题,像那个黄蜂蛋的。我做LSAT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看了答案都想不懂的题。

如果你的逻辑思路本来就很好,那直接搞GMAT就好了。对逻辑思路不好的朋友,做点这种规范一些的题,总结一下,容易理清这种Academic的逻辑思路。CD上有的那个Kaplan的LSAT带了Kaplan的解释,很清晰。我做了2000年的2,3套,仔细总结了两套,感觉挺有用的。不要做多了,理解思路了就回到GMAT去。

另外,做逻辑时,看完题目后,不要急于看答案。先想想题目说的哪些事物,他们的哪种联系。这个Kaplan也提到了重要性,叫Prephrase。原因是,逻辑实际是论述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如果你只说一个事物A,没人能支持或反驳你。如果你说A怎样怎样,或A和B怎么有关,就有逻辑在里面了。这个Prephrase,可以帮你想一下所论述的是哪些事物,怎么样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去看答案,就比较有的放矢。也更容易排除那些和这些事物,联系无关的选项了。当然Prephrase不要花太多时间,不是找题目问的答案,因为支持反对可以有很多角度,出题者可以随便挑茬的,就像我们写AA时一样。

还有,支持反对不用绝对的。只要加强这种事物的联系,就是支持。想想如果想说一个绝对的东西,是很难的。所以不要去想答案没有考虑到什么所以不全面,你可以这么反驳这类。因为不是说答案会使逻辑完全成立或不成立,而是看答案对这个逻辑关系的作用。

数学:

先看了陈向东的数学找回点记忆。没找到OG10数学,而且想看原版的概念复习,所以买了OG11的数学辅助材料,做了PS和一部分DS。和OG11比较了,除了PS/Ds的题目不一样,其它都一样。所以XDJM有了OG11就不用这个辅助材料了。可能我是唯一一个中国人买这个数学辅助材料的吧,实在是忘光了。不过OG看了,对那些常用的英文名词就有概念了。

写作:

这个是整个复习中最痛苦的。最后一个月开始,花了一半以上时间在写作上。这次应该是勉强过关了,因为2个都是新黄金的而且都练了。不过我大部分AI的思路都想过了。这里还要特别感谢老婆帮助讨论,开拓思路。XDJM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呀。

提醒一下,我想XDJM如果象我这样久没写作(英文也好,中文也好),也没和人争议个国家大事什么的,最好早点开始写作。开始写最困难了,总觉得无话可说。如果急,就不管3721,哪怕不搞模板,写上几篇,思路和词汇就都会来的。再看看思路,搞搞模板。

模考:

做了携隐的无重复GWD13。因为在职,所以2个月左右就开始做了,大致1周2套。GWD平均可能错3-4个。PP3,06年GMATPrep。唯一两次给分的都是770,还挺准。一些GWD的争议题,不要花太长时间。大概参照一下别人的看法来核对一下就好了。还可以Google,有些英文网站也有一些讨论的不过我觉得这种有争议的题,考试时很少的。即使有,可能也是ETS在测试这些题。想想如果700和800的做这个题都有50%概率,ETS如果聪明就会淘汰掉这个题目了。

考前请了一周假,把OG10语法过了一遍。每天作文各1篇。临考前1天重做了一下GWD的语法题,感觉很好。看了数学机警。

一些学习方法的感受: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我的理解,这个学对应我们这的做题。而思,是总结,用心思考,很重要也是不容易做好的部分。学的好应该能从有限而又典型的材料中真正读进去,弄懂需要掌握的东西,再把这个理论用做题来检验结果,并且注意联会贯通。这样理论到实践反复几次,水平就提高很多了。读不进,好比看OG解释老走神的话,可以类似我遮住答案想的办法,主要目的是一定要让自己是在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浏览表面的字眼。

其实大家都读过大学甚至更多的,书读的都不错。可以想想你自己怎么在某些方面如何学习的好的,只要不是死记硬背,经验应该可以适用到这里的学习中的。要有信心和理论依据。

2)材料的选用
CD上材料很多,需要有个取舍。我觉得一个是材料要经典,要有很好的正规的解释而不光是做题。二是听说一个好材料或方法,可以尝试一下然后决定对自己是否适合。不要盲目崇拜,人云亦云。

3)重视思维能力
我觉得GMAT中考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逻辑,阅读甚至语法中都考这种思维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可以看出逻辑论述的关系,阅读的各种信息,语法一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GMAT考试要考包括母语学生在内的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类似如果你看一本中文的专业书,尽管中文都能看懂,但有时你需要思考,琢磨作者想表达的真正意思,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之类。在有一定语言基础之后,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同样这种能力在大家非英语的学习或工作也是可以汲取的。

一些题外话:

— 关于理性的感受

在国外过了几年,感觉西方理念中一个比较值得我们国人学习的是这种理性。GMAT也在考核这种理性思考的能力。像我们在逻辑,AA中看到的那样,作者说某某事去年成功了,我们今年应该做更多类似的。训练后大家一定都可以找出很多茬来。但想想生活中国人下海,重复建设等都一窝蜂,像隔壁王二捣腾什么赚钱了,咱们也捣腾去的例子却不少。我所看到的中国人和美国人相比,大都很勤奋,肯干活,也聪明,但觉得国内这种理性不如西方。有点像老美虽然比你个人干的慢,但他们讲理性,项目论证严谨,所以可能少反错误,总体进度还要更快。这个理性可能还要靠知识分子带头,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有这样的理性,会更加自尊也尊重别人。举例来说,我看到很多人英语不好,总归咎于抱怨国内中学或英语教育问题。我却觉得我们的英语老师和教育者在信息那么闭塞的条件下,把中国学生交的很多人英语都基础不错,是个很不错的成绩。我的中学是个很一般的小子弟中学,但我却觉得中学英语学的非常好,而且那时看像中学生英语园地之类的杂志觉得很好。我觉得不要人云亦云听职校培训英语的,随便怪自己的老师。

又如ETS,我觉得这个GMAT测试设计的还是很合理的。可以随时考,延期,作文还培训阅卷人员去适应母语非英语人员等,有些题目可能有偏差但考试中新题还先测试不算分,想想我们中国人的考试几个这么合理呢?在一个英文的GMAT语法论坛上,曾经见到美国人评论ETS的出题质量好声誉很高,为什么我们这里大家就搞得像更ETS角斗似的呢?我的感觉其实ETS这个考试既是考核考生是否达到这些要求,也是帮助考生达到这些要求的一个培训。所以考试贵是贵,但不管考的如何,只要认真准备,大家应该都有很多收获。

有了理性,也会有好的心态,安排合理的计划和目标,才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能力一定要清楚,需要多长时间达到目标也要有清楚的估计。浮躁急于做成一件事可能适得其反。生活也好成功也好都应该是一个加权和。出国,MBA在其中占多少,GMAT又在其中占多少,自己要有底。不要给个不适合自己的加权数。把其它都给抛了。

—在职的几点体会

生活中对你重要的东西不要随便放弃,象工作,家庭义务。只要计划合理,应该可以兼顾。在职并不一定是劣势。工作,家庭可以帮助调节一下复习GMAT的烦闷,而且有个工作会感觉有保障,退路。不是非读MBA才能事业成功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兼顾。我的做法是要预测一下计划复习这段时间的情况。能推掉的推掉,不能推掉的打到计划中。变化来了,非做不可的就去做了,调整自己的计划去适应。万一变化太大,延期也并非不可以考虑。不代表你没做好,只要不是自己偷懒。只有自己才能打败自己。

把必须要做的尽快做好,解决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复习。我想大家都同意效果最重要,所以时间不要看的太重。我哄着女儿睡觉时就觉得能尽到我的义务心里很坦然,哪怕GMAT少几十分,生活中更重要的东西还是不能随便放弃。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感受:长久以来,我们中国人据说的弱点总是不能做很好的团队合作。可是我看大家在CD上亲密无私的合作精神很好,再看神五神六的辉煌,我觉得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是希望的。希望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每个人把在CD上的这种团队合作可以做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那对个人,企业和国家都是非常有好处啊!

最后祝大家考G成功,生活愉快!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34&ID=138153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index.asp?boardid=34

打印 | 录入:Zeros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