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三次去了考场,我想我应该不用去了,所以我个人应该是走出了gmat的困境,于是我在这里发个帖子纪念一下。
Give Me A Target 我深深的记得第一次看到一位前辈这样解释gmat的考试,给自己一个目标,是的,努力了一年,今天终于实现了。在这里我要感谢CD,CDERS,我的战友青蛙王子,prep解释的制作者,和很多无名的XDJM们,没有你们的帖子我不会支持到现在,谢谢你们。
很多人说gmat和gre的区别是gmat考你聪不聪明,gre考你努不努力。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gmat中所凝结的汗水远比gre要多得多。gre可能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背单词,但是对于gmat来说,更多的是策略与时间上的安排。如果你只做题而不回顾,题海战术,那么这样的复习是无效的。也就是说,你要真正的开动脑筋去思考一个问题,我怎么去复习。从前的我一直是一个只知向前看却从来不会回头望的人,在题海中迷失了方向,但是准备gmat真的让我觉得考试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点的重复与积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一种抉择。这也决定了我复习gmat的方式,不是做完og做prep,做完prep做gwd,然后一路大全曼哈顿的做下去。CD上的资料如此丰富以至于很多初入门者完全无法找到方向,就像中了500万却不知道怎么样去利用它。你需要先明白自己的弱势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怎么样用这里的资料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怎么样去巩固自己的优势。
在我准备的时候我使用过的资料有OG, PREP,GWD, MANHATTAN, 逻辑大全,lawyer逻辑,feifei135,小安阅读法。我认为这些资料是整个论坛当中,精华之精华,如果让我重新选择准备之路,我会将OG,PREP,MANHATTAN,lawyer逻辑和小安阅读法放在最重要的地方,因为他们都是纲领性的准备教材。
OG的重要自不用说,提供给你最纯正的出题者思维,这本书真的是要看好多遍以后才能理会里面的要领所在,语文部分的三大块尤其是解释要好好的领悟,这里面可能更多的是去领会出题者的思路,每一道题目的解释都值得好好咀嚼。
而manhattan和lawyer逻辑,小安阅读,则是将OG细化的具体操作手册,看了以后你会对做题的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至少你不会迷失在无数的知识点中而不知道门道在哪里。
manhattan的逻辑和语法详细的介绍了gmat的考点和具体操作方法,其中逻辑的每章后面的习题都值得玩味,因为他们更加贴近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书中具体总结了每种题型的思路,错误答案的特征;语法方面,manhattan的语法是从基础开始,所以特别适合在看OG的同时看前面的内容。书中后面的主要内容则是拔高部分,可以解答一些普通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总结了许多idioms的用法,大家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就积累。
lawyer的逻辑则更加具有针对性,属于解题指南,较manhattan而言更加细致,动机性更强,我认为比较适合在前中期总结题型使用。feifei135是从LSAT中摘取的与gmat考试最相思的135道题,配有解答,而这时prep和gwd所没有的,所以个人认为也很不错。
小安阅读法则是在阅读上的做题指南,与其说是做题指南,不如说是思维指南,它要求你在看文章时能记下很多相关的信息,推测出题目可能的出题方式以及错误选项的类型,但是我个人没有做到它要求的境界,看不到错题的可能性....
我想对于前期来说,这些就足够了。但是光看书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将书中的内容同化进脑中,我们在准备的时候要记住一件事,我们学习的是一种思维,是gmat考试的思维,它可能看起来很怪,甚至有些偏激,但是如果你要取得好成绩,那么你必须讲G语。
如何对上述内容进行内化,我不得不说到准备GMAT的阅读方式,我个人偏激的认为,准备gmat不要在纸上进行。为什么这么说,首先gmat是机考,如果长期看纸质而不上机,考生就无法适应机考的环境,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无法运用excel,word,timechaser等一系列优秀的统计记录软件。在你准备的时候,如果用纸质书本,你永远无法高效和完整的做一件事——归类。这样一个习惯将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单纯的阅读,和做笔记也许能帮助你记住一些知识点,但是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同时效果也没有预期那么好。我们必须将电子记录纳入到我们准备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经验贴下面会附有很多附件,这些都是各位NN们在准备时做的记录。利用excel表格,我们不仅可以将所有的材料进行分类,题型分类,知识点分类,错误类型分类等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自己在准备中的各种不足。举个例子,当我们看逻辑的时候,我们可能只会看到错了很多,但是不会看我们错得到底是那些类型的题目。如果有了excel的帮助,我们就可以将错误题型细化,比如我们可以将OG上的逻辑题归类,分出削弱,加强,假设,主旨等等等等,然后再统计错误率,我相信这样的效率会很高。在这里说一个例子,语法区的毛毛版主曾经在帖子中说他做完逻辑大全后将所有的CR按照lawyer逻辑进行了分类,然后在结合两者,利用lawyer的方法针对每种题型进行复习,在这样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己的逻辑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大家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将OG,prep,甚至大全进行分类,并且反复复习(曾有大N看OG19遍,790,忘了名字了==),我相信大家会有量变到质变的显著变化。
prep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无数大牛总结而成的gmat宝典,随着prep07阅读笔记的推出我相信对于它的解释会有更加详尽的解释。这当然是要看很多遍的东西。但是我个人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prep更多的是从语法点来解读每一道题,而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对语感,对于内容的理解和逻辑的把握,这一点我想是prep所缺乏的,我武断的判断这是中式思维与美式思维不同的地方。我经常会把prep中语法不理解的部分在manhattan论坛中搜索,得到的答案很多时候更多的从语义的层面进行解答,对于绝对性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定义,将二者综合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之后则可进入对于模拟题的训练,TN24我觉得是最好的模拟题,他的神奇之处在于你不光能够模拟实战,有的时候你还会碰到真题。我自觉这24套题我没有运用好,所以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大家可以的话,最好能够做到反复做后一题不错的境界。
对于论坛的使用我想说的是,最好的论坛就是CD和manhattan,CD非常全面,尤其是逻辑,大N们对题目的分析非常到位,基本上所有的疑问都能得到解答。而manhattan我更喜欢它的语法板块,逻辑看的太纠结不如CD来的快。语法板块里面有个ron,是manhattanstaff,对于各种语法的疑难杂症非常有一套。看多了manhattan你真的会感觉语法是一种感觉而不是语法点。我在一战的时候其实完全没有复习好,OG看了几遍,PREP看了一遍,GWD没做完,结果Q49V28很不理想的成绩。
第二次考的时候是9月初,这时离我开始准备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但是当时在实习,所以每天都是5点起床,9点开始上班,6点下班,回家马上开始看到12点,这一次复习主要是og,prep,和gwd,的确上班以后要复习时间是很limited的,我也没有在考试前请假,第二次Q50V31,我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分数不够我转专业,如果要专又想上好学校就要考的更高。所以27号实习完以后我就继续准备。
第三次是今天,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家里蛰伏,全身心的投入,也是在这时,我利用excel,word将错误总结,题型分类各个击破,真正的去研究这个考试,最后终于上了700.
感悟
gmat对我来说更多可能是思维的一种转变,我以前是一个怎么努力却也不成功的小孩,高一的时候我的志向是考入北大医学系,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可是因为自己努力没有结果的原因,最后转文学了英语。当然我也很喜欢英语,这种文化的魅力让我着迷。一次去青海支教,我问孩子们你们是不是有很多人很努力成绩却不行,很多人点头。我想他们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没有掌握到学习的方法,但是gmat让我明白了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我想以后我会去思考如何学习这个问题。
一年多的复习,让我放弃了很多,你很难说这样值不值得,就算最后考的还不错,你也不能确定。我想说,人生有很多很美丽的风景值得我们去珍惜,亲情,友情,爱情。记得实习的时候,要3个月,从大三期末考试前一直到大四开学,有人劝我说你干脆干个一个月就不干了,混个实习吗,但是我总觉得跟别人说好了的事情就要做到,咬咬牙,3个月就过来了,只请过一次假,就是考试的那天。可能时间有些耽误,但是有些东西你需要去坚持。
谢谢我的女朋友,异地3年,虽然复习一直是自己在弄,但是她真的在我最需要鼓励的时候给了我很多的安慰,我一直有个思维就是考不好gmat就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赚不了大钱,赚不了大钱就养不起老婆,在我这一年艰难的时候,每当我把这个思维跟她讲的时候,她总会说,没事,姐养你!遇到这样的女孩子,兄弟们,就娶了吧!
我想各位还在奋战的同志们,如果你们真的有心准备这一场考试,你们肯定可以考好,如果你真的有个目标,你们一定就可以达到,只要你愿意为之付出,为之牺牲,你们就一定可以。
最后真心的谢谢CD,你给了我太多太多,我无以为报,献此拙作,待过往人观之。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thread-607867-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lis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