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CD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感觉没有CD,自己不可能取得成功;没有CD上面同样战了好几回的同仁的鼓励,我也不能坚持到三战的结束。
由于我的考试日期比较尴尬,之前自己一直都以为肯定会换题库,因此没有看太多,大概就只看了十多页的数学,看完逻辑(精简版),其他都没有看。结果,逻辑碰上好几道题目,但是,数学只碰上3-4题。
我的一战是690,当时考完就在公交上哭了;二战是710,其实当时没想再考,但是后来觉得可以在试一试看看会不会有奇迹发生,于是,我便在心理包袱没有那么大的状态之下参加了三战。
我觉得这次考760主要是因为V进步了许多,前两次的V都是36. 一战的时候,我只做了旧prep,而且做的形式并不是按照题型,而是将prep整理成十几套模拟的套题来做,结果是不尽如人意,其实部分也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好好总结错题,加上当时临近期末考,练习量不够多,导致最终在考场上很是被动。
一个月之后,我又开始准备二战,这次我意识到pace很重要,于是整个复习阶段就只做了GWD,平均每套错的数量在8-11题左右,而且这次准备的时候更加注重数学,于是报了一个肯定有充足机经的日子,然后狂看数学,结果是,我的二战中数学有了提高,但是V跟一战一样。
二战之后,有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是不会再考的了,于是便准备了一个月的托福,考了托福,成绩是105+。后来我不断地在想,也看到了好多本来G分数不高的,最终也可以考得很不错,于是我就觉得其实自己还是有潜力的,便在8月初的时候报了HK 9月21的G,当时估计这个日子肯定不是换裤日,谁知道后来8.20换裤。在820换裤的时候,我确实很沮丧,觉得921肯定没戏了,肯定没有机经,但是我又坚决不让自己该日期,因为不想一拖再拖,各种学校的deadline将至,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所以,当时我就对自己说,这次就完全当作没有机经去考,反正一战的时候也是刚换裤2天,V也考出36,所以三战应该不会太烂的。就这样,我就一直禁止自己上去CD查看机经,临考前10天,我刚刚结束实习,就又开始复习G了。这次的复习,我的重心是语法。SC是我前两次都忽视的部分,是因为看了好多心经,说到语法的重要性以及是相对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提高的,我才下决心狠抓SC。具体我是看OG,前两战我的OG都没做,于是准备三战的时候,我就首先讲溪予语法的总结从头到尾看了几次,然后开始做题,先做完OG,然后做新旧prep,每天做80道语法,每一道题目都算时间,OG的解释看了三次,PREP的是只看错题,这样练习着,到临考前几天,已经可以做到做50题只错3-5题,并且平均速度是一分钟一题。然后是逻辑,逻辑的话,我在准备三战的时候先看了两遍lawyer的总结,然后将OG按照题型分类来做,做完OG,就做了70道prep,错的题目总结一下,就这样,还有,临考前一天我跑去看逻辑的机经,还是碰上好几题,感觉这个也帮我节省了好多时间。最后就是阅读,阅读我练习了5篇小安,仅此而已,但是却感觉真正考试的时候做得比较顺,至少比前两次考要速度快而且感觉好像容易好多。时候想想,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前一个月一直在复习托福的副产品吧,因为复习托福的时候将19份TPO全部做了,而且还背了托福单词,估计还真有不少帮助,使得这次三战的复习虽然没怎么复习阅读也没看机经,最后结果还不错。
在考V的时候,我的V做得很快,时间还剩下15分钟。但是数学就比较纠结了,只剩下两分钟。其实我做数学已经做到信心都没有了,因为碰到机经很少,而且好多我都感觉不懂或者不确定,又怕pace控制不好,于是,难题我想了一会儿就会选个大概的答案就算了,果断不纠结下去,不断跟自己说“反正都有710了,这次再烂,我的成绩都可以用”。结果出来50分,其实我算满意了,当然,我的数学是从初中开始就比较差,其他CDer最好都是想着51啦,数学满分对总分很有影响的。
我的经历并不能说明自己有多牛,只不过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例子,never let go of hope,永远不要放弃,做龟兔赛跑里面的乌龟。
话说回来,GMAT和TOEFL这些只是申请学校里面其中一个部分而已,我希望拿个高分,只是不想自己的整份申请因为G的成绩不够而被秒杀。无论G好不好,到现在这个阶段,都应该把重心放在申请的各种文书上,毕竟我始终相信,美国学校这么优秀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
祝大家都去到自己的dream school.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thread-592982-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lis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