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来,完全仰赖CD:因为CD才知道GMAT的具体情况;所有的复习备考材料都来自CD;复习计划的安排和调整也都是跟着前辈大牛做的。一个朋友说让写写,分数还成,就写写吧。各人情况殊异,希望这几个字能对后面要考的同学有所用处吧。
背景:ZJU 05届小本,美资IT六年,英语一般,不过汉语语法底子还不错,而且长期英文技术文档,难句子一般理解没问题。六月中旬开始,在职备考:正常上下班、出差,每天晚上看一点,周末及假期保证时间,全天。
备考经历
大概五月底六月份的时候才想要不要考,6/12正式开始。首先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做Prep摸底:Q/48, V/23, T/590。
然后正式复习。我词汇一直非常差——真的很差,从高中开始就没怎么背过单词,以前考试的词汇体通常都直接放弃,正确率达到50%就很不错了——这次就先买了新东方的tofel词汇,还有OG12. 之后又买了蓝皮的Verbal 2nd.
端午假期每天去图书馆自修,把OG12做了一遍:除了CR有70%以上的正确率,SC和RC正确率都在50%以下。假期结束,就只在晚上下班后看OG12的题目解释,进度不定,早晚背单词;周末去图书馆,上午做题,下午分析:GWD-TN-24作了两三套,错得太多就丢下了;新prep做了一遍,OG12的 SC又做了一遍。新prep的SC解释看了一遍。
国庆中秋假期,算上年假休了二十天,在家里还是每天上午做题,下午分析并做狒狒CR,晚上睡前用SC-drill-beta1.0做50个OG10的SC,还是早晚背单词。国庆假期里完成了十几套GWD-TN-24、旧Prep的SC还有狒狒CR:GWD每套错8~10个——这个很诡异,我的目标是均衡在每套题RC/CR/SC都搓两个,可做完一对答案,必然有一项错四个以上,另外两项还成,变化不定。这时正确率达到了Prep SC有80%,做完狒狒后GWD CR正确率能到接近90%,RC很不稳定,好的能90%,差的不到80%。假期结束前作了Prep: Q/50, V/40, T/740。
国庆回来之后,基本上材料的题都做过一遍,觉得状态不错,可是到考试还有一个月,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了。跑来发了个帖,也没人回,于是中间松懈了大概两周。到 11月再捡起来,做一遍就Prep,仔细阅读 manhattangmat上对题目的解释,尤其是那个神人Ron的。再做OG12的SC,错误在5%左右;可是做SC-drill的大全题正确率多数时候在80%以下,想了想,不理大全了。
本周休年假,专门备考。这时把特意留着的第二套prep拿出来做了,不到700!!!完全怒了,可也没办法,放下再按节奏复习了。把prep和GWD-TN-24的SC错题专门拎出来,再做一遍,再仔细看一遍解答,重点还是放在 manhattangmat上;另外把OG12和Prep的RC又做了一遍。再就是看寂静,把数学的做了300题;并准备AWA的模板。到最后,决定试试 manhattangmat的免费测试,由于网络问题,数学和verbal分两天单独完成,结果700。
工科出身,数学就不说了。一开始翻了翻OG12,注意了一下术语的英文,具体就只在prep中练过。
今天考试,数学作得飞快,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可对答案也比较有把握,中间还故意放了两三道题,提前大概半小时结束——按prep和 manhattangmat prep的经验,只要不是连续出错,错四题以下还是有51的——结果悲剧了,只有50。Verbal还成,没换库,题目都熟悉,可是看寂静没用心记,答案都还是临时做,好处是知道自己肯定在高分区了。没管pace,也没特别算时间,全部做完,还有七分钟。
考试结果:Q/50/93%, V/41/92%, T/760/99%
备考经验
1. SC
毫无疑问,投入了最多的时间和精力,至少60%吧。
a. 材料
i. Manhattan SC (书及网站)
强烈推荐这个,我最先看的是03年的,个人感觉是简明扼要,从这里可以熟悉英语的语法机制。到最后看了09版的,非常非常精彩,饱满透彻——据猜测09版有网站上的Ron大神执笔,想来也是。我们以前学语法,都是死的条条框框,而manhattangmat对英语语法的描述让人见到了语法是有生命的:会变化,有情绪,却始终是理性的——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ii. OG12
我没做过其他版本,但看到前辈大牛反复强调,自然就跟从了。前后做了四遍,看了两遍。
iii. OG 2nd (蓝皮)
我买来只做了一遍,没多看。可能是稍微有点早的缘故,感觉和OG12的路子有点差别,稍嫌呆板。
iv. GWD-TN
GWD-TN-24套都做过,非常好的材料,但总体感觉,SC的思路和GMAT还是有些区别。
v. DQ/大全
我用SC-drill做了一些,个人体会和GMAT的不一样。不知道DQ是不是中国人最先弄出来的,我感觉其思路是典型的中国人对语法的态度:语法就是死的,很多规矩,必须遵从。我不适应,很不喜欢。
b. 做题的思路
从网站上看,Ron神强调过很多次,GMAT不会专门考你一个很细微的问题;如果有,那这道题一定还伴随着其他的主要错误。因为语言是活的,就像 compare to和compare with,也许最初有严格的差别,但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自己把这种情况类比到中文来理解:就说量词,现在多数时候对人都是用“个”,但严格起来可能“口”才要正统些。因此,除了一些非常明确的搭配,一般GMAT不会专门去考你介词的用法——在日常的邮件中,也经常看到不同同事对同一个动词用了不同的介词。
另外,开始不理解OG12说的要在没看选项的时候自己想想正确的表达应该怎样——我做题都是用排除法,基本上都能确定答案。到最后一星期才明白,在熟练之后根据自己的表达,可以省掉至少一半的时间——通常在读完题目的当时就可以把目光集中在两到三个选项上,而不用从五个开始排除;而且如果划线部分比较短,第一时间就可以得到答案。
2. RC
a. 材料
OG12,旧Prep,GWD-TN-24
OG12看了两遍,做了一遍;旧Prep 做了一遍,看了一遍;GWD-TN-24,做了一遍,没专门看
b. 做题的思路
个人感觉,GMAT的RC文章本身难度不大,也没有某些GWD题目那么绕,关键还是理解和定位。到最后,我的做法是仔细读一遍,如果遇到难的句子读过去没有理解,就立即把修饰的枝叶都去掉,再读一遍这个句子,力求读懂。做题的时候,每道题首先定位,不管是主旨、细节,还是推论,然后再找答案。
3. CR
a. 材料
OG12,狒狒逻辑,GWD-TN-24
各做了一遍,没仔细研究
b. 做题的思路
对大多数题,关键的是题目的最后两句。不管是削弱、支持还是推论什么的,都是从条件的最后两句出发的。另外,记得不大清楚了,我考试的时候似乎没碰到BF题。
4. AWA成绩没出来,就不误导大家了
考试
预约9点,北京交通没谱,7点从劲松出发8点到了。登记之后,让8点半进场;然后9点开始考试。
1、平时都是12寸的笔记本,换到17的液晶显示器开始有点不适应
2、考试中心用的是键盘很硬,Dell最简单的那种,不好用
以上两点,如果有条件,还是尽量先适应一下。本来AA还准备加一段,键盘用起来不爽,敲慢了来不及,就算了。
3、考场里很闷
4、考场温度比较高,薄线衫或衬衣应该就差不多了
另外,这几天考试都有额外的测试题目,很恶心。可为了$25,忍了。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thread-500747-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lis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