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一战GMAT780—备考与经验总结(11/16更新AWA 5)

[日期:2010-11-16]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水果CC [字体: ]

11月11日,光棍节,上海南(腾飞大厦805),GMAT780,人生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惊喜。

记得新东方老师讲过不止一次:等你全部做完的时候,系统会问你N次是否report,可是貌似我才确认了一次成绩就出来了,当时还没反应过来,等我仔细看清分数的时候,激动的心情那叫一个无法形容,恨不得直接把成绩喊出来。。。等到出了考场,看什么都觉得比进考场之前美好,结果饭都没吃就高铁奔回学校了。我想这也是GMAT的魅力所在: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你的内心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它对你的肯定会让你终身难忘。

我认为:GMAT高分=勤奋+时机+技巧,要想考得好,必定要吃苦;同时考试时间要选的好,因为寂静真的很重要;但是光有寂静没用,要会用寂静。这样才能考出满意的成绩。

下面我大概说一下我的复习过程。

PS:先说说我的背景吧,高中英语水平不错,进了大学严重退化,四六级都是550以上,BEC中级高级都PASS。

暑假在上海新东方住宿班上了课,开学报的名,真正的准备时间差不多两个月。

第一阶段:

第一个月差不多是第一阶段,因为课比较少,每天5个小时左右。
单词背了四遍,还是没什么印象。。。
由于自我感觉记性差(事实也是如此o(╯□╰)o),所以我没有采用XDF老师推荐的先语法N天,再逻辑N天。。。神马的。为了让我始终保持记忆的新鲜,我就把几部分内容混合在一起看。其实就是,每天看x语法+y逻辑+Z阅读。另外,在这一阶段里,我把OG做了三遍(在起步时有奇效),刘振民做了一遍(感觉作用不大),狒狒数学做了一遍(事实证明无效)。

第二阶段:

用最后一个月时间做GWD、模考和看寂静。GWD我做的是24套的,每天一套都计时做练PACE,没有一套超过时间的,里面有一两套错了13、14个的,有几套错了3、4个的,其他的基本能稳定在8个左右。个人感觉GWD24在编排上有些不合理,但难度和真实考试还是比较相近的。用GWD练PACE还是很有帮助的,能练考场上的感觉。

寂静我看了数学逻辑、阅读。数学寂静从换题库那天就开始每天看,结果表明看的太早只会忘得越快,LZ又要插播一句:LZ的数学丢中国人脸了!!(有两道寂静题考场上怎么都想不出来怎么做)逻辑寂静和阅读寂静大概是从考前一周开始看的,当时很后悔没有一换题库就开始看,因为等我开始的时候寂静已经太多了,导致我花了足足一天(8小时左右)时间把积下的寂静看完。建议大家逻辑和阅读寂静要每天同步更新,这样每天可以重复看一些高频的加深印象,不至于考试的时候忘掉。另外,我要强调的一点是:要会看会用寂静!!阅读寂静我都只看了寂静的题目,这样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不会让狗主人的选择影响你的判断,考场上即使你没见过题目也能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解题,这样就不怕被寂静害了。逻辑寂静要看选项,但是不可尽信,我在考试的时候发现很多选项的迷惑性并非狗狗描述的那样,尽管知道了题目的意思但还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大家一定不能把宝押在寂静上,要灵活运用。

PREP也是个好东西。我在最后一周模了三次,720,730,750。。。每次数学都很悲催额。。。LZ的数学真的很烂!!PREP大家一定要珍惜!因为你可以用它模拟一个接近真实的考试环境,我做的时候就是戴着耳塞做的而且中间也不干其他事或者休息神马的。大家也要对PREP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以为PREP多少真实的应该是多少,它也不过是个模拟嘛,不用这么当真。

另外,我在这一阶段看了杨鹏长难句(最后几天才开始看,没看完),很好的东东!!对阅读、逻辑和语法都有帮助。还看了 PREP语法笔记,这个真的要热烈感谢CD的元老们做出的这个秘籍,相当好相当精华,虽然我看的时间较短很匆忙的看完的,但是里面的解释真的相当到位,让我在考前对我的语法正确率稳定下来了。这里要提到,语法的寂静个人认为没什么用,大家不要太依赖,提升语感是关键。

码字码的也挺多了,最后说说作文吧,我作文比较烂,就是自己拼拼凑凑做了个模板,结果考试时候还是临场发挥了一大半,还不知道怎么样。。。紧张。。。

从上面的这些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几点结论:1、LZ非牛;2、GMAT不可怕。

所以,相信大家都能战胜自己,祝大家杀鸡成功!!

11月16日更新:

刚刚收到作文分了,5分,虽然不好也算过得去了。。其实LZ作文真的没怎么准备,就做了个AA的简陋模板而已。

关于作文有一点小经验LZ想说一下。大家可能都觉得AI没话写,LZ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总觉得无从下手,后来想了一下,AI不会写主要是因为没思路。然后我就想了个通用的思路。下面就share一下吧。。。大家不要笑。

第一段:观点
第二段:让步(说反对的观点也有道理)。。。这一段其实是为了凑字数,也可以增加辩证性
第三段:理由一
第四段:理由二
第五段:结论

这样结构就比较完备。做到AI的时候以这样的思路想一想,一定会觉得好写一点。that's all~~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thread-499057-1-1.html?SearchText=780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list-1.html

打印 | 录入:Zeros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