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号广州二战,在最后点下report键时,心中的紧张全部转变为了激动和欣喜。下楼找到在外等候的妈妈,首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回想一年多的考G过程,心中感慨万千,却又[font=Verdana]欲言又止, 欲说还休。一路走来很辛苦,很纠结,父母都看不下我一个18,19岁的女生暑假毅然留在学校复习。死党都受不了我顶着长沙38,39°的酷热在寝室对着个破电风扇没日没夜得自习。 想起一战时,每天早上6点爬起来和去图书馆的人潮争抢座位的惨烈,每天晚上熬到12点才能睡下。想起二战时报名ID被冻结,急得我火急火燎。
为了GMAT,曾经哭泣过,一战的670让我一度迷茫,觉得未来都没了方向。为了GMAT,曾经压力过大到神经衰弱还掉头发(囧),为了GMAT,翘了很多不该翘的课,连GPA都快不顾了。但是这无数个日日夜夜已经沉淀成心中一段深刻的记忆,虽然辛苦但是充实,虽然过程波折但结局美好。
关于GMAT的想法
GMAT是一个比较难的考试,太高端了。曾经比较了GMAT和GRE,前者是全机试,利用高科技技术,后者在我们学校的破教学楼考,差距就比出来了(笑)。确实GMAT不仅仅是考试内容的难度上,还有考试形式的不适应。这些都是广大G友要面临的问题。但是说白了,GMAT也不过是一个由人设计出来的考试,并不能真正代表你的实力。我们只是一时不习惯它的游戏规则,不能太快上手,有的时候可能会犯迷糊。但其实只要摸清规律,摆正心态,我想人人都能在GMAT中取得理想成绩。
关于心态问题
我一直特别想强调的就是心态问题,我的两次GMAT考试经历让我深刻的感觉到了心态的重要。所以在这里我特别想鼓励一下那些想我一样一战失意的朋友。 [font=Tahoma]一战失败不算什么,不要怀疑自己。我周围上700的G友,大部分都不止考了一次。而且一个月提高六、七十分并不是没可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记的一战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基本具备了考700的水平,但是当时鉴于GMAT成绩有记录的原因,一向好强的我不断自我催眠:一定要一次通过。结果在上考场的时候过于紧张,从写作文开始,打字的手就已经是颤抖的了,做到verbal的时候,已经紧张到神游状态,尽管遇到了什么JJ的题,但已经完全连题目都看不进去,只是机械地在点题。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杯具的670。。因为一战的战线拉得很长,整整复习看了三个月,当一切辛苦准备看似崩塌化为乌有时,对我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一战失意后一度消沉,甚至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是怎样。爸爸鼓励我立刻二战,但无奈许多学校的事情不能让我腾出充裕的时间复习。最后在查看了N多CD上的二战牛人帖后,逐渐恢复了一些信心。
后来在朋友的鼓动下,决定转而考虑申请英国的学校,于是比较顺利地考过了雅思。这时候对于GMAT二战,我已没有什么思想包袱(考再烂可以去英国嘛)。于是从复习到正式上考场,我基本都保持着比较轻松平静的心态,复习强度也不大,考前2天还跑去唱K。我想正是这种淡定的姿态才让我正常的发挥出了水平。记得CD上有一个非常好的帖子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thread-71329-1-1.html, 是关于目标颤抖的小文,压力大的童鞋可以看看,对于调整心态有一定作用。
总之,我觉得调整好心态,你就赢了一半。
关于复习
我一战的复习在时间阶段的安排是参考了800大牛tonyaddidas的复习方案,分了三个阶段。具体的复习资料计划还参考了其他NN的。但是当我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一战的复习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再次提出了工各位童鞋借鉴。
第一,一定要有自己的复习方案,每个人的背景和情况都不一样,NN的经验也不一定适合于我们,而且CD上有些帖子年代久远,推荐的资料早就out了。比如我,当时阅读了大量NN心经,恨不得把每个人推荐的资料看一看。tony说要做SC 的大全,我坚持做了10几个section后再也坚持不下去,还没什么效果,毕竟大全没有什么详细的解释,自己错了也不好去找答案的解释,搜讨论帖又很费时间。还有小安阅读法,这种NN级别的人用的方法,一般的G友还是慎用,要不然根本吃不消。当时我为了完成小安里说的阅读量,看到晚上3点,最后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根本没看进去,太自我催眠说进入自己脑子里了,而且搞得第二天神情恍惚。所以大家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问问周围和自己情况相近的G友的经验可能更适合自己一些。
第二,资料不要用得太泛滥,要把基本的那几本吃透,特别是OG,prep破解笔记等。我一战时用的资料那叫一个多,语法:OG11,10 PREP破解,SC语法大全,新东方小蓝,后天听一个考710的MM推荐了白勇语法后还去把白勇语法囫囵吞枣的看了看 逻辑:OG11,新东方小蓝,狒狒逻辑,LSAT等 阅读:OG12,杨继精解,GRE NO.题,新东方小蓝,GWD阅读等。但是事实上,看了那么多资料的收效甚微,与其走马观花的题海里游走,还不如把OG之类的吃透,精做题,详总结。
第三,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强度。 我并不是说不需要高密集度的复习GMAT。 确实很多大牛每天的复习时间高达8,10个小时,但是我还是那句话,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你完全没有状态的时候就放松放松,不要在逼自己看题了,这时候做题也是没有效果的。想我一战暑假复习时,长沙的酷热搞得我完全浮躁,但还是强忍下来看书,可是很多时候效率奇低。当然这并不能成为大家放松GMAT复习的理由。
确实,向很多大牛说的那样,耐得住寂寞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不要报侥幸心理走捷径,不要指望JJ能帮你破700。
二战复习
二战复习的比较random,事情太多,还有学校的考试要兼顾。但是每天都基本保持了6小时的复习时间。这一次我用的资料很少,但是都坚持精做题,做精题。
语法:OG12+prep语法破解 这两个应该是人手一份的资料吧。OG是必备教材,个人觉得12的解释比11的还好一些。prep语法破解也是强力推荐的,这本CD众版主的呕心之作真是解释超翔实,总结超精辟。我二战总共40来天的时间我还是把它反复看了两遍。在第一遍prep破解之后,我就觉得我的语法有了质的飞跃。当然建议大家在模完prep之后再用,否则prep模考意义就不大了。
逻辑:陈向东逻辑+OG12 很多人觉得陈向东逻辑很偏,但是我觉得他对题型的分类和各个类别的练习设置都还是不错的。我一开始复习逻辑就是那它上手,把每种题型了解熟悉了一遍。[font=Tahoma]因为是分题型的,所以针对性很强,当然里面题很多,没必要全部做完。在对每种题型都比较熟悉的基础上,把OG12做完了,一直觉得逻辑这东西还是美国人的解释精辟,所以OG的逻辑部分解释一定要仔细看!!
阅读:XDF蓝皮书+OG12+GWD阅读 一开始跟着网课把XDF的蓝皮书做了20来篇。每一篇文章都坚持画逻辑简图,新东方的王鹏老师讲得很好,跟着练得这20篇感觉效果很好。接下来就是每天4篇OG12的阅读。OG12的解释认真看,看多了会慢慢对GMAC的出题模式有所了解。 最后GWD阅读挺推荐的,现在每次考试还经常会有GWD原题出现。
模考:PREP+GWD
PREP我一共模了三次,模拟完test1之后就把prep破解语法的part1看了,摸完test2就可以看破解的part2了。考前一天再模拟了一次prep,基本就是熟悉熟悉考试界面,练练pace了。GWD总共做了15套,模完要总结,我又自己的CR,SC错题集锦,不懂得上网搜讨论帖。 阅读单独用GWD阅读整理版(带解释的那个)总结。那时前面的资料已经作完了,保持每天看30道prep语法, 把OG逻辑分类,每天看一个类别,题多的类分两天看。[font=Tahoma]阅读还是主要看了GWD阅读,用了CD上的那个阅读解释版,把每天模考碰到的四篇阅读认真分析,有的时候还查查相关的背景文献看看,开卷有益嘛。
关于寂静的使用
数学寂静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可能就是因为我没看完,数学才没有满分把。VERBAL的寂静,阅读比较重要,但是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过分依赖JJ,我一战时就挺受JJ误导的,即使你上考场时碰到的全是寂静的文章,也不要高兴过早,更不能因此不看文章了。我二战的时候根本没有仔细看寂静,考试的时候也只感觉2篇是寂静里的(事后发现四篇都是)。 逻辑这次没碰到什么寂静。总之Verbal大家还是不要想着走捷径。
也不知道说了那么多对大家有没有帮助,最后的最后,要感谢CD中那些无私的版主还有整理寂静的可爱的人们,要感谢我的父母一直的支持,让我在那么黑暗无聊的消沉期重拾希望,感谢死党和众多G友的鼓励,还要感谢计通院的机房(被我蹭来模考)...考G的岁月因你们而精彩,因你们而值得回味。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thread-470991-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lis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