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MAT测试说起昨天参加完GMAT测试,分数当即就出来了,一看,720,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从报班读GMAT,到正式测试,不过短短两个月,但是这两个月却让我想到了一些事情。
报GMAT班是非常偶然的,因为从土耳其回来以后,没有什么事可做,所以闲着无聊,就决定利用一下最后一个月的暑假,读一下GMAT。这时正值奥运,自己又要为到加拿大交流做好前期准备,所以没有怎么花功夫去读。九月开学以后,复习GMAT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想起新东方老师说的,上课都可以请假,专心做题什么的,自己很不以为然。我一直觉得,国人在GMAT、GRE上花的功夫太多,浪费了这些宝贵的时间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新东方的老师也一直强调,要背单词,背红寳书。我一边也没看过。这一点,要澄清,并不是否认背红寳的意义,而是我主要注重张我生活中需要的英语词汇。这些年的英语学习和使用,使我深深感到,很多红寳词汇是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而最有效的词汇学习,仍然是在阅读中。你阅读的文章八成能够看懂了,自然你的词汇量也就足够了,脱离了语境的单纯的词汇背诵,在我看来,依然是低效率的。当然,大陆的朋友要稍加注意,我的生活环境和大家稍有不同,我使用英语的机会也比大家多,所以平时阅读量、词汇量必然比平均水平高一些。大陆的不少朋友还是需要背背单词的,不过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对于那些莫名其妙的词汇穷追不舍,分散了注意力。
考试之前,生物钟的调整很重要。习惯了晚睡早起的我,为了做到考试那天7:30准时在考场出现,不得不再最后阶段尽可能早睡更早起。而对于模考,最后阶段每星期一次,从590,到690,到最后的740,一次一个突破,也超出了自己的预想。
我考试的时候非常放松,完全没有压力。毕竟我根本没想拿这个成绩干什么,准备以申请工作为主的我,基本没有急着要GMAT的理由。
相对于那些为GMAT、GRE准备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朋友们,我的经历算是轻松的,结果也还算是不错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准备过程是和我历来的做事准则有关联的。
很多中国人有一个很不要的习惯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脑袋高度兴奋,激情澎湃,不计后果的前赴后继。我承认,有些事情上,需要激情多于理性。然而,毕竟我们还是生活在理性社会中,我们也需要理性地做事情。理性地生活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准则,就是是否用以自己的处事原则。
听到“处事原则”,国人一定会沾沾自喜,这个东西是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那么我们一定是理性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了。不过,情况恐怕不完全是这样。所谓原则,就是自己用来衡量自己做出选择的一个带有自己价值判断的标准、一个参考尺度。如果你能够准确地用语言描述你过去五年之中做的大多数选择的背后原则,并发现是一致的,那么我想恐怕你确实是拥有了自己的处事原则,生活在一个由理性支配的世界里了。但是恐怕很多人都不是这样:从就学开始,大多数人的唯一目标就是考上(重点)大学,想的就是这样能够找一份好的工作。等到填报大学志愿了,发现自己要填报专业,可是高中三年,没有机会了解社会上的工作的真实情况,随便填了一个最热门的,相信一定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了。等到大学毕业了,又有很多人简历四处投,只为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跟着同学一起考研,避开就业的困境。看似这些都算是有一个一致的初始标准了吧:要找好的工作嘛。可是这不是你自己的价值判断啊。周围的人告诉你要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找好的工作;报道上说金融业人才紧缺,待遇好,那么一股脑儿地抖去读金融;投简历更是哪家公司今天找人,便一帮同学一起报名。很多人永远没有自己的标准去做出完全属于自己的选择,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我也许曾经如此过,但是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潜意识里跟着自己的“处事原则”作出自己的决定。进入大学时,申报辅修专业,作为学习经济学的学生,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数学或者是统计学,可是,我一直觉得数学和统计学只是一个工具,工具的掌握就应该在实践操作中,因而选择了政治与行政管理作为辅修方向。这三年的学习,对于数学和统计的掌握并没有因为没有辅修这两门学科而使得自己无法掌握经济学。实践中掌握有用的工具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导原则。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背诵英文单词的问题一样,因为词汇是良好英语表达的工具,所以我会在实践中掌握工作、学习相关的词汇。比如,今年选修法律与经济的课程,词汇的使用就会与原先使用的范畴有所不同,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努力掌握,有了情景,有了使用的机会,掌握这些词汇并不是很难。但是设想如果没有涉及这一领域,一味地单纯背诵,恐怕很容易事倍功半。现在是毕业班,要选择读研或是工作,之所以决定先工作,也是根据这个原则来的:自己觉得就是做学问也应该从实践中寻找问题,在自己没有寻找到自己要研究的具体课题前,不应该盲目的申请研究生、博士的学习,而应该在生活中去体验一下。
很多人会说,这样的理性生活会很累的。有的时候,也许是很累,但是我想,当我回过头的时候,我会非常欣慰地发现,我不曾后悔过。因为我走在一条我从来都没有背离过的道路上。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34&ID=350239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index.asp?boardid=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