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GMAT 四战出分 690-640-710-740 [2020.06.28]

[日期:2020-09-09]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不归 [字体: ]

被这个疫情各种取消了考试之后,被考试折腾的精神分裂之后,终于出分了。 一路承蒙各路道友相助,我希望能把我备考路上经验和教训总结以及把我受到的帮助传递下去,帮助备考 GMAT 的同学们.

本文着重强调通过自学 700 以下突破 700, 也包括一些普适的建议。

全文梗概:(长文预警)

  • LZ 情况及目标
  • 考试时间线
  • LZ 怎么针对性复习数学 (q 49 -> q50)
  • LZ 怎么针对性复习verbal (v34 -> v40)
  • LZ 有过的疑问以及找到的答案

LZ CR 专项帖子请移步: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70206-1-1.html

LZ 情况及目标

在论坛上看到有句话形容 GMAT 非常贴切:“GMAT 备考不是一成不变的,备考的过程是在你所拥有的时间表内尽力考到你需要的分数的过程。” 我相信不同的人会有无数种备考的路径,但是我的经验应该会对和我经历相似的同学们帮助更大。

先说下 LZ 的大致情况: LZ 国内高考理科重点一本线,本科某 top 20 大学工科本硕,(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数学部分有梗) 英语环境工作经验 3 年。

我是 2019 年 6 月正式开始零星的刷 OG 的题的,给自己定下的时间线是在 2020 年 5 月考到 720 左右。这个时间线当时看来是比较宽松的, LZ 喜欢自学不喜欢报班,我在 2019 年下半部分才开始认真刷题,期间 3 个月刷完了所有 OG 的历史题库。 (包括 RC, SC, CR, 以及全部的数学,共计 2500 道) 事后发现走题海战术完全没用。

接下来就是考试的时间线:

2019 年抱着试水的心态在 12 月上旬第一次线下考试 , 690(q49 v34)中规中矩。 其中 CR 中规中矩, 阅读刷到了近乎满分,SC 则是明显拉胯。

2020 年 1 月下旬,在 12 月去欧洲浪和 1 月搬家,期间完全没看 GMAT 的情况下,第二次线下 640,对的你没有看错这段黑历史,如假包换的 640 分…我在考场都懵逼了……虽然预料到因为没复习肯定考不好,虽然考试时间订到了早上八点影响了我的智商,但是没想到掉了这么多……这次算是个意外,也算是个反面教材。

2020 年 3 月上旬,通过 690 的 ESR report 发现自己的弱项是 CR, 其次是 SC. 在看了一个月的 SC 后,在国内疫情爆发,北美疫情逐渐升温的情况下,三战 710(q50 v35). 不满意,但是这次在基本熟悉 GMAT 考试套路以后,通过 ESR 让自己更加了解到自己的弱项,而这次的 ESR 分布很有意思:一站 66% 正确率的 CR 竟然只有 33% 的正确率。(假设 12 道 CR,则错了 8 个) 但是 SC 进步明显,尤其是 communication(语义)部分,达到了 80% 正确率。

2020 年 6 月,在 GMAT appointment 被连续取消三个月之后,终于再次走进线下考场,作为本考场第一个疫情以来的 GMAT 考生考了 740 (q50 v40). 这次经过了 CR 和 SC 的系统复习之后,做题的时候已经能举重若轻,每道题都可以明确的判断出每个选项的错误之处,以及每道题目的考察知识点。

LZ 怎么针对性复习数学(q 49 -> q50)
(以下是 LZ 本人的历史回答)

开头提到国内高中理科 + world top 20 school 工科,按道理来说我理想中数学应该不是问题,尤其是 GMAT 的数学。

但是在 LZ 刷了所有历史 OG 的数学题之后(练习正确率 99%)上考场实战一站数学 49,之后也是经过一番补救才做到 >=50. 所以 Q 差的朋友们千万别觉得中国人 Q 就一定 51 分,要针对个人情况查漏补缺!

我仔细反思了一下,有几个问题是刷 OG 题无法解决的:

  1. 首先就是线下刷题是没有时间 count down 的紧迫感所以是有所失真的,这是大前提。
  2. OG 题目难度集中于中等以及简单,然而现实情况是 GMAT 自适应出题,也就是说想要高分的话 -> 正确率比较高 -> 自适应题目难度逐渐提高 -> 难题实际上占用的时间是远大于 avg 的 (比如 avg 是 2 分一道,实际是你简单题只用了 30s, 难题可能一道需要 4 分钟,甚至还可能推导不完全,只能蒙出来)
  3. 虽然 GMAT 数学难度号称是高中水平,但是其实是有些弯弯绕的坑的: 而这些需要技巧才能解决的坑集中在几个领域 - 排列组合/ 余数问题! / 质数问题。就算是高考 150 分,也不见得这几个带坑的题就一定马上有思路,加上这些坑还可以轻易有无数的变体,所以绝对不能轻视。 (有人一定觉得这些坑看着我都会,LZ 血的教训告诉自己,你还真不一定会,我来举个例子:
    问 if a number has odd number of total factors, what property must this number has?(我觉得大多数人和我第一眼看见这玩意的时候一样一脸懵逼……)
    答案: 这个数一定是个完全平方数。 为什么?……)
  4. 上述的带坑题需要技巧,也就是大规模刷题无法点对点的击破。所以建议是在精华帖里找一些数学知识总结,把那些解题技巧记住,比如整除问题,整数乘方个位数循环问题,排列组合问题(这个高中课本也建议回顾一下加上论坛里是有专项题目总结的),这些都是大规模刷题无法弥补的 建议:
    1. 首先看数学区精华帖,把技巧过一遍。
    2. 把 OG 的数学题刷完,每天两套,不需要严格遵守时间限制,重点是错题一定要看讨论区的最高赞答案把原理弄懂 (目的: 弥补基础题型的知识点欠缺,这是相对高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3. 刷 Veritas 模考(不贵,19 美刀 6 套题)的数学,地狱难度,因为这些不同于 OG 数学的简单题为主,这个模考数学集中于爆难的题。Veritas 的数学会强调,整除问题和质数问题,你很可能一开始上去直接蒙蔽 10 分钟都做不出来一道题,不过没关系,自己做完看答案解析并确保理解,上述完全平方数的例子就是 LZ 从这个模考的 Quant 部分学到的…此模考专治疑难杂症。
    4. 最后一步是严格限制时间的刷 OG/曼哈顿/Veritas 模考的数学。因为没有准确的 pace, 会的题也做不出来。

LZ 怎么针对性复习 verbal (v34 -> v40)

先说结论:

SC 和 CR 可以通过专项练习来短时间大幅度提高。

RC 部分 LZ 的策略配合刷 Veritas 模考训练在一定时间内阅读长 + 难阅读的能力

RC 楼主的 RC 实在是差劲,就算是中文的阅读理解都很差……做 PREP 最多正确率 70%. 然而每次实战成绩都不错(>=80%), 这完全要感谢 CD 的考古工作者……

RC 对 LZ 来说是最难通过专项训练获得质的飞跃的项目,因为 RC 不仅考察词汇量,也考察对文章整体结构和作者情绪的洞察,RC 里面去的提高的本质方法是长时间沉浸在英文世界里,但是绝大部分备考者并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本质的提高。
LZ 的解决办法就是: 在考前 3 天阅读完当期的阅读。

CR

CR 是楼主提高最明显的单科,从最低的 33% 正确率到后续>80%. 几点心得:

  • 除 bold face 外, 所有题型的正确选项都必须做到: distinguish between one case from another. 举个例子: 请解释为什么同一片田地里水稻 A 比水稻 B 长得快? 这个时候回答“因为雨水很充沛” 就是错的,原因就是下雨这个原因对两种水稻都适用,并没有 distinguish between 2 cases.
  • 绝大部分题型可以转化为strengthen/weaken, 参见: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287393-1-1.html
  • 所有的weaken的方式都只有两种: 他因 / 因果颠倒。
  • 相应的所有 strengthen 的方式只有两种: 否定他因 / 否定因果颠倒。
  • boldface 需要对 premise, conclusion, fact, evidence 有抽象的理解。参见: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9296-1-1.html
  • 题型: Knowin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most helpful in evaluating original argument 可以转化为: 选择 either 加强 or 削弱原论点的选项。
  • GMAT 中的 CR 不是科学逻辑,问题问的并不是真理的对错,用中文翻译 CR 我更愿意称之为“诡辩”。 意思是 CR 题一定不要代入现实世界的前因后果,而要完全尊重题干。举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屎不能吃,但是有道 CR 题作者就是要你 strengthen 大家都应该吃屎的论点,在这种情况下,你就算不想,也得劝别人吃! 因为这就是尊重题干。
  • 逻辑链虽然是一种很公式化解决 CR 的方法,但是因为考场上根本没时间用,LZ 不推荐。

如何提高:

  1. 随便哪一本 OG 的 CR 部分,自己不限时的全部做完,然后一道题一道题的对答案。对于每一道错题,仔细仔细再仔细的阅读 OG 的解释。
  2. Veritas 模考有一个附赠的 question bank,里面专注的是 650~800 分段的 CR 题,解释非常详尽。LZ 非常推荐寻求突破 700 的同学使用!

SC

和 RC 相似,中国人因为缺乏语感,想要提高 SC 必须找到一些技巧性的东西。

LZ 在 SC 提高也很大,在 690 到 710 的考试中已经实现了正确率 55% 到 70% 的突破,最后一次应该在 90% 以上。这取决于以下几点经验:

  • 打牢基础,精读曼哈顿 SC 教材,这是从技巧性(而非语感)突破 SC 的基础,没有这步一切免谈。
  • 每道 SC 都有至少两个错误点供考生做判断,当你纠结于一个不确定的语法细节打算猜一个碰运气的时候,请把你的精力用来找到另外一个判断要点。
  • SC 的本质是找不同 (重要)

    • 每道 SC 的 5 个选项都基本有两组选项,两两之间非常相似,解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一个一个把选项隔离开来,试图逐个找出存在的错误! SC的精髓是 find the one that’s relatively more correct than other alternatives.
    • 每个相似的一组选项之间,彼此不同的地方就是这道题的 decision point (考点/判断点). 通常有两组类似选项,也就是说至少有两个判断点以供作出排除。
  • SC 找不同解题方法如下

    • 拿到一道题,只看题干没划线的部分。这一步的作用是大致理解句意,
    • 扫描 5 个选项,找出彼此相似的两组选项。
    • 任选一组,找出不同点(也就是 decision point).
    • 每一组之中根据 decision point 进行排除(有可能两个 similar 选项犯了相同的错误,这样正好全排除,选项-2)
    • 两组剩余的选项相比较,进一步排除。
    • 两组剩余的选项和独立未分组的选项比较,进行排除。
    • 这样下来,最多只需要进行三次排除(每组内部,两组之间,和独立选项之间),但是实际情况是基本上大部分题可以直接排除一组选项或者不存在独立选项(一共只有两组相似选项)。

例如:
A. Being ..... it is.....so
B. Being ..... it is ..... such that
C. David ....was ...
D. David ..... were ...
E. As David was something.
第一步 分组: AB为一组, CD为一组, E 单独一组
第二部 找不同: AB 不同点: so/ such that.但是, Being和it is搭配直接全部排除(3 ans left)
CD 不同点: was/were, 排除 were (2 ans left)
第三部 继续找不动 仅剩下 C 和 E 选项,句子结构不同,E 中(瞎编的) 结构不完整,排除。 最后选 C
你会发现通过找不同,你并不需要知道每个选项单独的错误,通过相似选项之间的协同效应,所有细微的差别和潜在的考点直接被无限放大。

  • 找不同解法的好处是:

比逐个击破更符合出题人的题目设计: SC考察的都是语法细微的差别, 通过把选项分组可以显著放大细微差别 更容易找到decision point, 找到不同即是decision point. 快! 正确率高! 程序化操作!

如何提高:

  1. 曼哈顿 SC 教材,读个两遍不过分,边读变画重要知识点
  2. Veritas 模考乃是突破 700 神器,我就是通过 Veritas 里面的题目解释领会到 SC 就是找不同的思路
  3. 去 SC 区下载正确句子合集,每天至少读一页,每一句都要区分主语,谓语,宾语,插入语以及插入语修饰的成分,并且要 highlight 每一步,着重质量,不设时限,每天坚持
  4. 整理自己的错题集,并且清晰记录错题中语法知识点。(SC 千行)

LZ 曾经有的问题和自己给自己的答案:

  1. 为什么有人一战直接分手,我却要连考 5 次? 这就是命啊熊弟.
  2. 为什么 Prep 模考都是 720, 实战 600+?
    因为 Prep 模考比实战简单,Prep 模考没有实战的心理压力,考出来的成绩有失真。
    实战 Q50/51 会遇到 3-5 道计算量庞大或者知识点刁钻的题目,在 Q 平均每题 2 min 的情况下,这几道题每题可能会达到 10 min.进而心态爆炸,整体崩盘。
    解决办法: 1/ 刷 Veritas 地狱难度数学, 补充知识点. 2/ 看数学板块精华帖补充数学知识点。
  3. 做了传说中爆难的 Veritas 模考,此次 740,为啥实战 700?
    和股票相似,价格总是在价值周围浮动,实战分数也会在真实实力左右浮动…玄学,看运气……
  4. 需要背 GMAT 单词不?
    要是在 650 一下徘徊,可能需要背,650 以上乃至 700 以上都是技巧。 (不考虑语感提升的情况)
  5. 模考可以帮助突破瓶颈么?
    不能
    LZ 理解的 GMAT 分数由两部分组成:
    1. 实力: 包括对解题技巧(如找不同解 SC)以及语感硬实力
    2. 临场发挥能力: 发挥全部实力的能力
      模考带来的更多是 2,而不是 1. 1 需要大量不限制时间的去试图理解题目的 effort. 以及掌握解题技巧(本文上述)
  6. 模考不能突破瓶颈为啥安利这么多次 Veritas 模考?
    1. Veritas 难度爆表,可以有效通过提高难度弥补模考缺乏紧迫感造成的失真,进而提升临场发挥能力。
    2. 当用 Veritas 来突破实力瓶颈时,LZ 说的是事后研读 Veritas 的解析,而不是模拟考试的时候试图两者兼得。
  7. 我 600 分出头,为什么觉得 Veritas/Mahatton 和 OG 完全不是一个东西,而且根本做不完?
    700 分一下老老实实做 OG. 如 LZ 的经历: 刷完历史 OG 基本就保证 690 分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了瓶颈,也就是说如果继续刷 OG 和 official PREP 已经不能提升的时候,这就说明你的实力上限需要提高,而提高实力上限的最好方式就是针对性的练习最难(700-800)分段的题目,如果把 750-800 分段的题单独编 成一套卷子,它的感觉和 600-700 分段题库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随着自适应出题难度随着正确率提高,高分选手(>750)一定是能 handle 任何难度的题型的。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70174-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GMAT数学专区+考试交流】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22-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