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大学生全职备考 首战 GMAT 770 [2020.03.06]

[日期:2020-06-29]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Mmmmmmonica [字体: ]

其实一月中下旬的时候已经考了,不过因为出分后到最近一直比较忙,没抽时间写这篇文章。考完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大概要高兴疯了(本来对自己的定位是一考 730),IR 居然也出乎意料地拿了8/8.因为备考的时候也经常上 CD 论坛看看大家的心经分享,感觉 CD 对我的帮助和鼓励还是很大的,所以也希望能分享一点心得体会,帮助更多考 GMAT 的朋友们。

介绍一下本人情况,大二商科学生,利用寒假全职备考,备考时间大概 3 周出头。本人的话英语底子确实比较好(没考过 T,但是不要脸地感觉 110+ 是有的……)。平时没有阅读商业新闻文章的习惯(这一点最近意识到了,开始强迫自己每天读 10-20 分钟的英文新闻),不过一直有长期阅读中英文小说什么的习惯,所以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还有就是本人从小到大一直属于杠精本精的角色。上课老师介绍个知识点总要反复问为什么,直到把老师和教授烦死为止。还有喜欢看 ted talk,一边学习英语演讲一边揪当中的逻辑谬误,可能对于 GMAT 里的 V 部分和 AWA 也有点帮助。

考场体验

在上海腾飞那个考点考,有一位老师脾气有点不好(剩下的还是很温柔的),心理素质不好的同学记得事先做好准备,不要因为那个老师影响到自己。

当中有两次休息,时间不长的,因为进出还得指纹检查什么的,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时间也就只够上个厕所 + 喝点水,吃点东西什么的。在这里我要强烈谴责一下那个考场!!我的考试顺序是先 Q再 V 再 IR 和 AWA,我 Q 考完后出来休息上厕所,结果超时了也没人提醒我!再次回考场开始做 V 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只有 63 分钟了,莫名其妙就被减掉了 2 分钟的超时…… 但是可能我心态比较好,想着反正又不是高考,这次考不好还能有下一次,看到 63 分钟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不要慌,再怎么样前十题必须仔细做,因为正确率直接决定了你后面的题库。所以前十题的时候我就压根没管计时器,还是按照原 pace 做,然后做到中间靠后发现我的 SC 和 RC 难度一路上飙,就判断知道自己到高分库了,于是考试后半程心态也就更平稳了一点,最后居然能超常发挥 。不过还是导致当中有一篇 3 道题的 Reading 没好好看,大约扫了一眼就盲选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蒙对。

其他的体验也就没什么了,中规中矩。吃东西的话大家可以带点黑巧克力什么的,因为连考这么久还是挺烧脑的。我自己准备了一条黑巧、一杯咖啡(考场楼下有星爸爸)、和一瓶水,每次休息的时候就灌点咖啡吃块巧克力,上厕所顺便用冷水拍拍脸清醒一下,保证自己考试当中注意集中、大脑兴奋。

关于备考

我有报班,那种连上十几天的冲刺班。当时针对要不要报班也纠结很久,我的建议是,如果准备时间充裕 + 自控力比较好,完全没必要,CD 上各种资料都很齐全,你去报了会发现辅导机构们的材料和 CD 的重合率挺大的。但是我当时,一个是离一考只有三周多的时间,第二个因为寒假嘛……本人对自己的自律程度严重怀疑,第三就是,自己虽然时间不充裕但是野心很大,还是期望尽量一考能考多高考多高,不想把战线拖太长,逼自己一把。所以就咬咬牙把钱付了。

20 天内我每天都保证 7-10 小时的学习强度,除了上课以外,每天做的就是:

  1. 背单词(GMAT 词汇量比起 GRE 肯定不大,但还是要背一下扫盲,对阅读更好的理解还是有帮助的)
  2. 总结各 part 上课的知识点,在脑内形成一个知识架构,而不是一头雾水地去做题
  3. 刷题(我考前做完了 OG、OG 分册、Prep 07 08、还有官方出的那本难题集;GWD 没来得及看)这里说一下刷题的问题,我入手是从 OG 入手的,但是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做了调整。比如 Q 对我来说就很简单,所以做到后来我干脆只挑难度中上的做,简单的题就不管了。 Reading 我觉得关键不在于单纯的“做题”,而是在于看完一篇文章后能不能立马理出文章的架构和大意。对于阅读这一块薄弱的环节,其实训练自己在短时间内,快速阅读文本 + 提炼出文本主旨的能力,比单纯地做每道题或许更有效率。【而且 GMAT 市面上题也就这么点!别一口气全做完了,一定要保证 100% 利用好这些题啊!】 对我而言可能最头疼的是 CR,我碰到一些难度较高的题就永远选不对,所以当时备考的时候我就会集中做 CR,比如连续 2 个小时做题 + 看错题,然后把错的题都放在一起,反复琢磨 + 对比,甚至尝试过把自己代入出题者的角色……不夸张地说,最后考前的一两天,我做 CR 甚至有“题感”了,就是会隐约感觉到这个选项应该是标准错误选项,那个选项是 GMAC 弄出来用来蒙人的,这个样子
  4. 错题 我个人觉得,错题比刷新题更重要。我的错题都复习过 2 遍及以上,而且专门针对每个部分开 word 文档提炼易错点,然后反复回顾,不断去揣测自己到底为什么错。我觉得高效突破 GMAT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每道题你不能仅仅停留在这道题和这个文本的本身,而是要更深层地去提炼、去了解 GMAT 这场考试背后所运用、考察的脑回路,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备考的时候,要把自己完全浸润在 GMAT 的思维里,不受其他思路的影响,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关于鸡汤

备考的过程肯定是痛苦的,因为你需要反复枯燥的训练、需要不断接受自己的失败(比如做一篇 RC 发现全错)、需要不断突破瓶颈。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不要过度拉长备考周期,定下考期以后就集中 1-3 个月的时间去攻克,当中不要给自己任何放弃或者拖延的借口。不管这是你的第几次考试,不管你离申请是否时间充裕,起码在短期内,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和一个 ddl,然后强迫自己去执行。我在备考前买了一块超大白板竖在书桌上,计算好我一共要学多少小时,每天都在更新自己的剩余天数和学习时数【把自己整的和高考倒计时一样】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态度和决心,很多时候人和人本身的差距真的没那么大,我们更多拼的是日积月累脚踏实地的努力、自我鞭策,还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但是!我也想告诉大家,如果在备考中的某一天,你突然感觉很累,不想再刷题了,再多做一道 V 就想吐,那就别做了!你的大脑已经过饱和了,你要做的是去消化已经在你体内的东西,重新让自己的思维回到一个活跃、兴奋、求知若渴的状态,而不是单纯机械地去刷完这套题,自我欺骗走完形式。每天给自己安排点别的时间,比如散散步,或者运动健身,或者和家人朋友一起坐下来好好吃顿饭聊聊天,给大脑一个缓冲的机会。我大概连续高强度学习了十天以后感觉人很难受,于是第二天就约朋友一起去外面徒步 + 吃下午茶聊天,回到家以后反倒觉得自己人更精神了,也有动力继续集中注意力备考了。

说到底,我们要追求的并不是单纯地“我刷了多少题”“学了多少小时”,而是我们究竟学习到了多少实打实的东西。我们考 GMAT 不是为了把自己逼成非人,而是为了能让自己未来有更多的选择、过上更好的生活。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才是首要的,为了考 GMAT 降低生活质量才是本末倒置。

嗯,目前想分享的大概就这么点了。我没什么干货,感觉 CD 各路大神们整理的已经非常到位了。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备考的心得。写的很多还不到位,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面问我。

最后,我一直都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考运不是从天上掉馅饼落在你身上的,而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努力所给予你的回馈。所以努力去做吧,在过程中不用问结果,如果能做到每一步、每一天都问心无愧,相信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63384-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4-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