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其实本来应该是在 5 月份就发出来的,因为 lz 其实是 5.6 就考完了,那个时候想回馈 CD 的但是一直很懒且忙于找实习之中,然后暑假又忙于实习。。所以这件事就放在了一边,然而!就昨天被我的室友(对就是昨天发了经验贴 580-710-680-740 出坑的我的那位可爱室友)提醒了,觉得 CD 这个地方还是给予了我很多帮助的,还是应该来讲讲我不太成熟的备考经验。
lz 是属于英语还可以的,雅思在去年 11.3 也一战分手了,所以今年 4、5 月的时候是专心考GMAT(前半段还有实习,后半段大概 4 月中旬之后就完全 GMAT)。在考之前其实接受了很多的告诫,就说 GMA T不要以为你英语好就可以很好的考过之类,所以一开始心里的预期就不是很高,觉得二三战能考出 730 即可。搞清楚 GMAT 和语言类考试的差别我觉得还是蛮重要的,起码的一点就是,考雅思 lz 是背单词背了一会的,但是 GMAT 的 Verbal 对 lz 来说是不需要背单词(数学的单词另说,数学不看单词是不知道在说啥的有时候)。之前在 CD 上也有看到说 GMAT 是商学院用来选拔人才的,所以他不需要你拥有那些什么生物啊宇宙啊方面的背景知识,也不需要你的英语有多好能认识那么诡异的单词,他只是希望你可以从繁多的信息中提取到有效信息,然后理清楚逻辑,做出题,所以大部分时候,你不认识的单词出题的老师也没想着你会认识,也不需要你认识,这些个单词一般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如果你读英文可以像读中文一样顺畅,理解上完全没问题甚至还有语感,那肯定是最好的。
lz 仔细回忆一下半年以前的复习计划,做过的题就只有 OG/Manhattan 语法/网站上的 prep 和买的 Manhattan 的模考,宗旨就是把每一题都搞懂。
SC:lz 的 SC 是所有模块里面做得最最最不好的一个,有的时候正确率甚至只有 50% 真的是难。而且 lz 在 SC 上花的时间还是最多的,虽然没有买最后的那个成绩报告,但是感觉实战的时候还是 SC 不确定的最多。 SC 我做的题除了最后的模考就是 OG,看曼哈顿的语法,然后看了很多 CD 上的帖子,有个 SC 的那个我觉得讲的还挺好的,就是说了几个出题方故意刁难你的方法,透过这些看本质就会好很多。然后因为 SC 实在是太拖后腿了,lz 把 OG 上面的 SC 做了三遍,第一遍是做题然后订正错误选项,第二遍的时候是根据 SC 错误类型的分类把所有的题所有的选项都分析一遍,找出错误的点在哪里(这两遍是在纸质书上做的),第三遍是考前一两周的时候在网站上做的,为了熟悉一下 OG 官方出题的感觉。总的来讲,SC 做到后面包括实战的感觉都是,要用语法知识或者习语之类解题的很少,基本上的题都是表达的歧义啊结构啊修饰啊这些,所以这个时候就把句子想表达的意思搞清楚即可(遇到不认识的单词真的不要怕呀,单词不认识对于理解句子想表达的意思没有障碍的其实)
CR:lz 对于 CR 是十分感谢的,可能 lz 的逻辑本身和 ETS 的比较像,感觉 CR 的题做起来不太费力,当然也有很多搞不清楚的题,比如前段时间 lz 的那位室友做 700-800 的 CR 的时候 lz有 很多题也没明白是在说啥。所以对于 CR,lz 的办法就是一般靠感觉。做题的话,OG 的题做了一遍,然后就是模考了(因为一直在干 SC,lz 的 CR 和 RC 做的题都只有 OG 和模考)。这里得提到,lz 去年这时候有去某教育机构上过一段时间的 GMAT 强化班,那个的初衷是因为 lz 的室友当时几乎都出国交换了,lz 的周末十分孤单真的想忙一点,正好有个好朋友要去那里上托,于是 lz 就跟着报了个GMAT。这个 GMAT 的班,着实是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可能也是因为通过上课扫盲可能让我的 CR 的逻辑一开始就走在了对的道路上,以至于没有跑偏。(lz 当时上课最喜欢的就是 CR 课和数学课,感觉 CR 格外有意思,但那时候没做题也没复习就只是跟着老师听听感觉不错)
RC:其实感觉 RC 的关键就在于理清楚文章的逻辑。和之前一样不认识的单词没关系,就都当成什么M啊N啊首字母代替即可,文章到底在说啥支持啥反对啥有啥观点才是重要的,因为考题一般也就出这些。还有就是回文定位,很多的细节题(其实细节题考得不少诶)都是回文章能找到地方的,正确的选项都是某种的改写之类,那种题应该相对还算是简单的。(刚刚也说了 RC 我也只做了 OG 一遍,然后就是模考时候做了)
数学:数学就不赘述了,我感觉单词认识的话考 50 问题不大,lz 当时没有考到 51 还是困惑了很久,因为感觉实战做数学的时候感觉极好啊感觉都没错啊为啥就 50 啊,后来想想 ETS 还是很狡猾的,感觉没掉坑了其实应该已经在坑底了吧,而且现在的数学应该是越来越难了吧,反正实战的感觉是比 prep 要难做,prep 的数学模考一般半小时就能写完但是实战的时候还是刚刚好 60 分钟左右交的。
关于模考:网站上的 prep 模考还是很必要的。lz 在考试前的两周左右?第一次在电脑上做题,做了个官方模考然后只有 660。当时心如死灰,但是确实觉得那时候非常的不适应在电脑上做题,而且十分紧张。。所以之后两周就一直在网站上练,后来的第二次官方自适应的模考就十分从容,考了 760。然后个人蛮推荐 Mantattan 的模考,那个虽然整体上逻辑和 ETS 不太一样,出题的逻辑会有点点诡异,特别是 CR,但是做了很多重复的 prep 题之后去做个完全都是没见过的曼哈顿题可以掌握一下 pace(lz 考前一周是五一放假,直接回家了,然后每天也就不复习,只是在早上做一份曼哈顿或者 prep 模考保持手感,回来就直接考试了)。而且曼哈顿是最后会给你看你的分数区间在你考试时候如何变化的,自适应还是和实战一样可以体验一下那种紧张感。提醒一下曼哈顿的数学比较难,lz 虽然可以做到 49 但是感觉还是比实战难很多的,所以数学的分数可以不用在意。
其他的 IR 和作文确实没怎么看,实战最后做到这两个的时候真的是不想做了而且 lz 是早上 9 点的场那时候已经很饿。很饿了,所以只想早点写完作文出来,最后是 IR 6,AWA 4,4 真的有点凄惨但是也算了。
还有,大家的心态一定要稳住,实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自己的脑子可以转三个半小时。而且前两个小时一定要高速运转啊!脑子转不转的时候还是差别很大的,如果太紧张的话很容易就脑子转不动然后一遍一遍读题不知道说啥(lz 第一次的模考就是这样,所以 660了)。lz 之前最开始着手的时候有读一段时间的杨鹏长难句,每天十句的样子,如果真的可以做到不回读其实还是挺好的,因为毕竟省去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宗旨还是!脑子要一直转啊要理解啊不能读过去就不记得了啊!
好了说完了。就感觉自己还是蛮幸运的,也在 CD 上获得了很多的帮助!就希望大家都能早日脱坑然后!我们都申请顺!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53890-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