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1 V41 Total760 走出考场心情愉快地想要飞起来,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付出总算有回报,更多地是没有辜负自己对自己的信任。
从我决定要考gmat之后就立刻制定了计划,我记得很清楚一共是26天,而且前两周学校里还有每天必去的模拟实习,完整的天数也就只有包括国庆节在内的十一天。说一下我的英语水平,一年以前考过托福,647,在考gmat之前一周刚考过GRE作文,当然分数是不知道的。十四天以后我还要考GRE,但是似乎GRE成绩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逐渐想定还是申商学院的program。。。这是废话就不多说了
最初的打算是这样的:由于前两周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就用来做OG,和GRE阅读;后面的时间先用来总结OG中的错误,再模考。还剩一周的时候才发现还有GWD这个东西,非常后悔没有早点发现,所以后面一段时间特别紧张。我做的复习资料并不多,除了OG(基本全部做完),GRE阅读(做了30套左右), 就是GWD(做了十套的样子),GMATPREP就不用说了,模考了两次,然后稍微看了一下CD上的语法总结,其他就没有什么了。我觉得关键不是做很多题目,而是总结,特别是要自己动手去总结,而不要去背别人的总结。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别人觉得这个比较容易错,而对于你来说可能不是问题。
分类说一下吧:
SC:这个始终是我最弱的环节,虽然花了最多的时间。OG上的每道题都认真做过,虽然有的时候错得惨不忍睹,但是花了很多时间去总结错题,研究每个选项,揣摩gmat的规律,再参考一些别人的总结,逐渐也有点感觉了。后来自己模考的时候还是会错很多,甚至是考前最后一次用gmatprep还错了7个。但是正式考试的时候觉得并不是很难,虽然不知道错了几个,至少每道题都觉得能看出一些其他选项的错误,很多错误都是typical,也是基本的。
CR:我CR的题目一直都做得比较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准备过GRE的缘故。之前一个月的二十天准备GRE AW的时候,224个argument每题都自己绞尽脑汁想过三个逻辑错误,所以做OG的CR都得心应手。但是OG的CR确实比真题简单。GWD的CR就比较难,一个原因是题目的信息量明显增大,有的时候句子都读不懂,不亚于阅读。还有就是觉得可能老外的逻辑思维和我们不太一样,有的时候觉得选项都很隐讳。正式考试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有一两题就是蒙的。
不过这里提一个小技巧,可以让蒙对的概率提高。就是看有没有题干中提到的信息。我考试时遇到一个题目,说两种cups,前者比后者更节省能源。先说生产过程中前者更节约能源,再说了一个超长的句子,我怎么都看不懂,大意是在比较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就是说第一种好像是一次性的,第二种是用洗碗机去洗的,然后有个比较,我都看不出是什么和什么在比,总之是和节约能源有关。要weaken这一论断,我就选了那个说 大多数使用第二中cups的人用的是手洗而非机洗,which耗费能源。我觉得应该是对的,因为和题干中讨论的问题吻合。
还有Boldface题,好像不少人对此比较忌惮。不知道是不是高分标志,但是我考试的时候起码遇到了三题。个人觉得BF题较其他逻辑题来说还算简单的,因为至少他把逻辑全给了你,让你去分析,总比让你揣摩他的逻辑是什么要好吧。
阅读:如前所述,用GRE阅读来练,把每个题目的答案在文中相应地方标出,然后仔细揣摩出题者的出题习惯,久之就发觉自己在读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哪些地方可能会考,比如列举的,对比的,出现转折词的地方等等。再回到GMAT阅读时会发现轻松很多。因为一,内容不像GRE那么晦涩,二,文章比较短。还有就是难句的问题,杨鹏的那个GRE难句100不错,虽然我没怎么看,但是里面的难句都是number题里的,我做GRE阅读的时候已经看过也自己研究过不少了。对难句的理解技能贯穿整个verbal,CR,SC都会受益。
Math:个人觉得math还是有点难度的,会有一些陷阱,还有一些生疏的概念,就算是中学时期的我来做也未必能保证全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要把术语弄熟,看OG前面的部分就够了;og上面的题比较简单,可以看看gwd。机井也很重要,因为重复率很高。我只是在考试当天上午用了两个小时看了一下本月的机井,就考到了好几道。关键还是要运算的时候仔细耐心,不要轻视他,多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还有就是模考很重要,我第一次做一套完整的verbal是考前一个星期以前,做得头脑发昏简直要放弃,自然也是错得一塌糊涂。但是模了五六次就达到awa,math,verbal一口气做下来都不觉得累的境界,考试自然也就不慌不忙了。两次模考分别是720,740,所以我的预期也就差不多。正式考试的时候感觉要比模拟的都要好,果然成绩也是如此。
还有就是考试之前要充分地休息,曾经一度觉得体力透支担心撑不到考试那天,于是就放了自己一天假充分休息。考前一周天天睡午觉(我是下午考)到一点起来模考。我不喝咖啡提神的,因为那对我除了增加上厕所的次数之外没有什么用。到后来觉得三个小时的考试其实也不算什么太辛苦的事,练习几次就习惯了。
再说一下感想吧,以前上新东方托福的时候一个在我看来极牛的美女老师说:不要羡慕牛人,因为你看到的成就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艰辛付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你也能变成牛人。我并不是说我要变成牛人什么的,只是一直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说潜力,然后会不计得失地付出。也许是幸运眷顾,总是还能拿到能匹配付出的结果。
最初我只想着,这么短的时间希望700分以上就好,偶尔会盼望一下奇迹出现上750。但是所有的想象都无济于事,最终make a difference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准备的时候也曾经迷茫和沮丧过,但是没有什么可以动摇继续努力的决心;特别是实习那段时间,别的同学工作了一整天都玩去了,而我还得拾起书本准备考试。考试之前我也紧张慌乱的心狂跳,觉得自己很多东西都没有看,但是在做每道题的时候都很镇定,完全忘记身在何处。
我特别佩服那些人能写出那么多机井来,我就特别不会记题目,从小到大都是考完就忘从来不和人对答案的。所以只能很写写感想,向大家道歉了。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34&ID=199256
参与GMAT学习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list.asp?boardid=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