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查了下邮箱,收到了gmac的最终成绩的通知,750(Q50V40,AWA 5,IR 6),终于给这一个阶段画上了句号,而更重要的文书阶段已然开始了。
先自报下家门以及背景,985工科学士,工作两年,工作完全在普通话与上海话的环境下,英语水平自认为一塌糊涂,大学在校时四六级基本都低空飘过,裸考过一次托福,惨不忍睹,备考过GRE,考完作文直接cancel了。。。
然后本来报了今年3月的gmat,结果去年年底复习了一个月不到,复习计划就被工作上的各种饭局给彻底毁掉了,之后就扔掉了,然后,就没然后了。。。我缺考了。。。3月份底复习了一个月,考了一次雅思,7分,但是悲剧的是作文跟口语都刚刚到及格线,正考虑要不要逃离上海跑去外地再考一次。。。
终上所述,LZ属于对英语不熟,英语对我也不太搭理那种人。。。
概括性的来说,我的复习完全没有计划性,不像CD上的各种大牛,把时间表都排得很有规划性,由于在职的人时间很紧张,而且不确定性也很多,所以我建议在职的同志们尽可能把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
说到这里,还有一点,我基本是题海战术,因为我是一种不做题不能集中思路星人。。。但是不意味着我不整理错题回顾错题。。。我真心很佩服那些能够把错题什么的分类整理的大牛,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确实更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能力,可是我做不来,而且效率低,所以放弃了。
我一共复习了差不多2个月,最开始是去年11月底,报了第一次gmat,然后开始复习,每天下班了先看一小时美剧,然后开始复习,中间各种开小差,然后工作日经常晚上要去各种饭局。。。基本这种状态下,复习了一个月SC。。。所以这个阶段的复习很简单:
- 把曼哈顿语法过了一遍,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自身匮乏的知识点,自我整理出一份曼哈顿语法精简版
- 做OG:我把Verbal部分的所有OG题目都做了一遍,同时把所有题目(不管正确与否)的讲解都仔细看了一遍。同志们不要害怕OG后面那些全英文的讲解,最开始看,可能确实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对于一直不处于英语环境下的人,但是硬着头皮看下去,我相信你把SC的讲解都看完之后,就应该很适应了!
- 刷Prep:我把Prep的SC部分都刷了一遍,把错题全部整理在一起(也就是把每天错的题目连同讲解贴到一个word里面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第一遍刷OG可以说是惨不忍睹。。。然后刷了一遍曼哈顿,刷完之后又刷了一遍OG,但是由于间隔时间太短,很多答案还有印象,所以虽然正确率有所提高,但是我并不认为是质的飞跃。。。所以还是后面要看Prep的正确率
刷Prep的过程中我严格控制时间,每20题最开始是30min,后来缩短为25min,正确率,额。。。怎么讲呢,好看一点吧。。。
第二次复习历时一个月多一点,由于这次有点破釜沉舟的意味了,所以我每天早上7点起来一小时SC,午休找了一间没人光顾的会议室1小时复习,晚上基本争取6点多到家,然后7点开始正式计入复习,复习到11点,然后11点半睡觉,每天有效复习时间基本可以达到4-5小时(我早上效率高,中午说是复习,基本困得要死,浑浑噩噩,晚上回到家,由于工作以及其他一些事情烦了一天,所以效率极其低下。。。),建议在职的同志下了班可以去运动放松一下再开始复习,我因为复习放下了坚持了一年多的健身房,但是其实下了班运动下会使自己身心放松下来,复习的效率会更好。
这个阶段的复习就比较系统了,套用我好基友给我的建议:
Verbal:语法部分:
语法部分是verbal的重中之重。原因:
- 比起阅读和逻辑,它较容易通过靠努力而提高。
- 它需要相对长期的投入,不像IR和写作能速成。
先做一遍OG,然后把OG语法做完再重头到尾对着解释看了一遍(包括每个选项为什么错),再看一遍Mahattan(最好自己总结一遍),然后开始再做一遍OG的语法,再把Mahattan过一遍,再接下来做了PREP语法笔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控制时间,LZ最开始20题30min,到最后日常SC,基本控制在30题30min左右,正确率在80%左右。
“语法中没有绝对的错误,通常我们选的只是一个最优的选项。举个例子,一句很啰嗦冗杂的话,跟一句结构紧密,用词正确的话比起来就不是正确选项,如果和一句有结构性错误或者搭配错误的话比起来,它就是正确选项。再做题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这种感觉,会对解题很有帮助。”---基友如是说
我基本使用语法点来破题,但是这种方法对于疑难长句就不好用了,有人说要用语意,但是我搞了半天还是觉得我本来就不是native speaker,外加英语又差,我用语意解题能靠谱就怪了。。。后来有幸在考前5天的时候,聆听了Helr老师的一次公开课,虽然只是点到为止(毕竟人家还是要收钱的~),但是受益匪浅,那种用逻辑联系来破SC的方法让我茅塞顿开!有条件的同志们可以去试试看,我本来打算一战不过的话就去参加的。。。咬咬牙,一个月的工资而已。。。
逻辑部分:
逻辑就用一本PowerScore,剩下的就是做OG的题目。PowerScore跟Mahattan一样,是本提纲挈领的书。说来惭愧,工科出身的LZ竟然在逻辑上掉链子,最关键的就是题目要循环反复看好多好多遍啊。。。内伤啊
逻辑的复习,没什么技巧,归根结底是考阅读,阅读提高了,逻辑就简单了。当然,熟悉题型和出题的思路也对逻辑解题有很大帮助。
还是要提下Helr老师的方法,CD上有置顶的ChaseDream GMATPrep2008版 逻辑笔记[v2.0](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39547-1-1.html)建议大家都去看看,我最开始就看到了,但是无奈最开始复习的时候看不太懂,就扔掉了,直到那次公开课,醍醐灌顶,回来后拜读了一下,如获至宝啊!怎奈时间来不及了。。。所以。。。还是建议有条件的同志们去参加一下。。。【非恶意插播广告。。。】不过这种方法可能适用于像我这种比较喜欢把问题分割破解的人。。。
阅读部分:
阅读推荐:杨鹏长难句,我根据基友建议,就用了这一个资料。仔细分析每一句话,别急着看答案。看透3遍(LZ只看了1.5遍。。。)
另外一个阅读的训练方法是小安阅读法,无奈LZ悟性不高,加之此法太复杂冗繁,我看了一下就放弃了。。。。
虽然LZ用的是题海战术法,GMAT阅读大全基本都快做光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很注重锻炼自己掌握文章脉络的技巧的,阅读重要的是读透文章的构架,作者每一句话都是为了所要表达的观点服务的,弄清每一句话的用意,读出文章的起承转合,就可以事半功倍了。注意每一个连词每一个转折每一个对比等等等等,即便你读不懂后面的意思,根据前面的意思你也要能够推断出来大致是啥意图。
单词部分:
你就背吧,LZ最讨厌背单词,但是由于阅读与逻辑的瓶颈,不得不投入背单词的大军中,搞个app(什么有道单词本啊,把做题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加进去;什么百词斩啊towords啊之类的)塞进你的手机,没事拿出来背背。。。琐碎的时间都靠背单词渡过了(包括各种等人等位等车。。。。LZ是一个多么不喜欢排队的人啊,等的时间超过10min就会暴走啊,但是复习阶段最喜欢的就是等了。。。可以背单词!!!)
写作:
写作就看看GMAT AWA 224范文。可以先看题目,不看范文,自己在心理想想argue的点,然后再看看范文怎么写。考前找些范文总结个自己的模版,写上3-4篇,就ok了。我考前只看了JJ,把JJ里的范文看了一遍,写了2篇,拿了5分。
这部分可以考前一个礼拜复习,早复习反而会忘记。
IR:
其实题目难度不高,主要难度在:1.理解英文题意不要有偏差(因为很多是综合应用题,一字千里,题意不理解清楚很容易错)2.有限时间内,完成相对较大的题量。
我用的复习资料就是og13,没有别的了。考之前可以看一看JJ(JJ碰到的可能性挺大),看JJ主要是为了了解题目背景,防止考试时候读不懂,不是为了记答案。
这部分可以考前半个多月复习,找找感觉就行了,我也只有6分。。。考试的时候基本IR属于无脑操作。。。。
综合部分:
GWDTN24,是24套模拟卷,这里面的题目都曾经是考题或者PREP的模拟题,但是与实战还是有一点差距,有些题目比较偏,答案也有争议。它的作用是用在最后阶段的模考,训练对时间的把控。我基本后期每天一套,一套75min外加错题整理时间,一共差不多2个多小时,时间还是蛮久的,我基本上把做了20套吧,错题数目后期维持在6-10个(第14-20套,前13套题目比较老,21-24套题目有很多重复,正确率没有参考价值)。怎么说呢,这套题争议很大,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毕竟错误暴露的越多,考前弥补得越多,考试的时候错误出现的机会就越少。所以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多做做,掌握好时间。
GMATPrep 这是官方的模考软件,它里面有一个题库,题目就是PREP系列的题目(包括PREP语法笔记),这个软件我模考分别得了740,760(其中有很多是我之前做过的题目),正确率不值得参考,但是可以熟悉考试界面,以及增加自信心,建议考前几天再做。
数学部分看JJ就足够了。说来惭愧,理工背景的人竟然数学没满分。。。不过我考试的时候倒是觉得数学没遇到几道JJ,吓得我还以为换库了,所以一直赶着做。。。等做完了一看还有30多min。。。。。。。。。。。
据说最佳考试日期是在换题库后的15天-20天(比如你7月15日考,换题库时间是7月1日,那么你报名的时间就非常理想,换题库时间的具体计算参考以下链接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Math/thread-256225-1-1.html),基本上有15天JJ就完全足够了。我看了前300多题,基本有的就都看了,把每题做会,做上2遍。(JJ在这个板块找: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Math/list-1.html)。数学的JJ会出现变体(答案变换,题目不变,这是GMAT考试机构对付JJ的一种办法),所以最好是每题知道解法,上考场再算一遍,时间肯定来得及。
说来惭愧,理工背景的人竟然数学没满分。。。不过我考试的时候倒是觉得数学没遇到几道JJ,吓得我还以为换库了。。。
JJ的使用:我当时看了数学和阅读还有IR跟逻辑,数学必看,如果你阅读好,完全可以不看(因为阅读JJ看的不好,反而会影响自己考场上做题思路),IR只是熟悉题目内容和背景,防止读不懂,对解题没太大帮助。逻辑看大致的题目意思以及逻辑链。
大家请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所有的JJ你只需要看题目的意思跟大致逻辑,一定不要背答案!!!这也是很多人重复了很多遍的经验!!!
最后再套用基友的名言“GMAT考试并不完全是英语能力的体现,而是去适应它的一套规则,所以如果你用正确的方法,学习GMAT的规则,700+不是难事。
最后,感谢好基友小白同志给予的指导,感谢GF小年同志给予的精神支持,感谢CD提供的丰富的资料。
最后祝大家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分数!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66746-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