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南京一战GMAT 760 45天复习 感恩CD 附南京考场情况 [2012-11-07]

[日期:2012-11-09]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huxiaoli1988 [字体: ]

谢谢CD陪我走过的这段备考时光

楼主今年研三,九月份开了学才忽然决定要出国,时间非常紧张。因为开学后要毕业论文开题,楼主的老板又对论文要求很高,楼主一直到9月21号才把两万字的开题写完。结果刚刚要开始复习,就接到高中英语老师的电话让我帮他处理一些论文的数据,楼主又搞了两整天,所以整整开始复习,就已经是9月24日了。大概是9月29日的时候看到有11月份南京的机位,就在楼主自己学校,就报了11月7日的,当时虽然知道有机经以及换库的事情,但是懒得仔细研究,没想到这次在换库前最后一天考,只能说人品爆发了。

先介绍一下楼主的英语基础,供大家参考:211,985大学的本科和硕士,英语141(150满分),四级620多,六级653,08年大二的时候曾经考过一次托福,108。应该说楼主英语底子还可以,读研究生的时候也常常要看英文的论文。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楼主是考试型选手,通常发挥超常,所以其实对自己是有点儿没底的,特别是词汇部分,这两年薄弱了很多。另外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楼主觉得自己的大脑已经没有当年大学时候那么敏捷啦……注意力很难集中起来,身边的同学普遍有这种感觉,尼玛真难过。

目前作文和IR成绩还没有出来。作文完全没谱,字数倒是应该蛮够了,但是具体写的理由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数;IR惨不忍睹,事先没有看机经,结果上来一道题做了5分钟还没有做出来,当时一下子很乱了,接下来大概有4-5题都没有心思看完,偏偏都是长篇阅读的题目,整个人很浮躁,随便选选,后面的6题大概还算是认真做了一下……楼主现在正在惴惴不安等着IR的结果,只求不要太差,否则还要重考就悲剧了。数学是拿了满分51,语文40,我觉得我的真实水平应该是在740左右的样子,主要这个月的机经真的非常的给力。

说一下楼主的复习。楼主在9月23号之前,花了零碎的时间,把OG13上的摸底测试做了一下,数学还行吧,然后语文正确率普遍不高,特别是RC,跟当年考托福的时候阅读几乎毫无压力的状态大相径庭了,而事实证明,RC构成了楼主巨大的瓶颈,而且至今也米有完全突破。

9月23号开始复习的时候,我对gmat的认识还停留在有哪些题型上……由于时间很紧急,我上网搜了一些高分的牛人写的经验贴。楼主觉得看经验贴最好是看和自己准备的时间接近,然后初始水平也相当的,这样比较有可比性。

由于只有一个多月,楼主就没有背单词了,但事实证明背单词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逻辑,楼主自认为脑子还不错,但是很多时候做错的题目都是因为没有真正读懂题目的意思;关于单词,我补救的方法就是:在做题中遇到的单词,特别是题干里的单词,都要尽量记下来,尤其是表示态度的(比如第一次碰到vulnerable这个单词,连人家问加强还是削弱都不知道,如何做题呢……);另外就是在verbal部分碰到的那些表示态度的形容词、一些非特别专业的动词,楼主也会留心记一下。楼主觉得动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英语里动词是核心,名词的话不认识关系不大,就是个代号,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理解,但是动词不知道,整个句子就废掉了);另外楼主专门背了一下新东方那个gmat红色词汇本最后的数学词汇,平时做数学碰到生词也会记下来。

9月23-9月31日,中间有效复习的时间大概是6天左右吧,因为有一天是放假回家,时间都用在路上了。开始的一个礼拜楼主的复习进度很慢,也没有什么方向,就是把OG上的verbal从头到尾做了一遍,错误率很高,这一遍的话,楼主也没有怎么仔细看答案解释,就是批个对错。老实说因为是十一放假前的几天,楼主有点无心恋战的意思,也就是每天在那边机械得做做题,觉得自己好歹也算在复习了……

十一8天长假在家,每天基本上都要睡到中午(鄙视一下自己),然后下午吃过午饭又困了,经常午觉睡到快要吃晚饭,或者就是出门活动了(见同学,看望朋友神马的),每天有效的复习时间也就是在晚饭后。这7天,楼主仔细得重新做了OG13上的所有verbal题目。而且强制自己很集中注意力得做题,大概每做10个题目,然后对一下答案,然后看一下OG的解释;这个过程大概花了3个晚上;这个过程里面感觉最薄弱的是SC(基本上在复习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薄弱了一次……楼主很奔溃)。然后剩下的五天,楼主又重新把SC和CR的两个部分重新做了一遍,强制自己非常快得做,一题一题没有停顿,想说把大脑调动一下,另外就是做了两套GWD的verbal,一般错8-9个的样子,作文也看了一下,拿黄金八十篇练手,在家大概写了有10篇左右,但是并没有看模板和别人的总结,想说自己写写看,基本上都要1-1.5个小时才能写完一篇……其实这八天算是暖身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楼主对Gmat的复习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1、阅读是基础,楼主觉得所有的verbal,ir都是建立在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的(然而这个深刻的认识并没有转化为行动力,阅读感觉确实也很难提高);2、其实几个part之间是互相关联的,比如说数学和CR其实构成了IR的思维基础(但是并不妨碍楼主IR做得像一坨屎……),但是有一点楼主觉得很有用,就是楼主在做CR的时候,尽量先不看答案,自己去找攻击点,想说可以顺便训练一下作文的思路,然后楼主还有比较留心CR里面的问题以及正确答案的表达,特别是那种比较general的表达,因为楼主觉得这些表达应该是最gmac了,如果在作文里面能够运用,肯定能加分不少;3、楼主觉得要把SC的题目做完后拿正确的句子出来念(这个想法好像后来不少人也推荐)。

然后10.8回了学校,楼主打了鸡血一样下了车直接去了学校的工作室,在工作室做完一套GWDverbal才拖着箱子回宿舍休息,记得那天的verbal应该是错了6个的样子,不过因为GWD很多题目和OG13以及本身有点重复,所以楼主在做题的时候,会把一些看到过的,记得答案的题目也当成是错题,还会相应扣掉一点自己可用的时间,以便更加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这么调整之后,大概依然是错8-9个的样子,然后时间上是勉强够写完。然后楼主开始纠结了,因为看到网上对于GWD错8-9个究竟能上多少分说法太不一致,有人说700有保证,有人说勉强700,楼主担心如果是勉强700的话,一不小心就690,680,那样就悲剧了,楼主很焦虑……然后当时楼主好像看了一个NN写的经验,说prep语法他看了没有什么用,看了曼哈顿之后就茅塞顿开,我就有点盲目得也赶快弄了个曼哈顿来看,结果看了一点点就看不下去了。大概8号到-11号的那几天,就是这种比较纠结的状态,每天会练两套GWD,然后做一些曼哈顿,但是感觉很停滞。12-15号楼主老板有事整整四天没有学习……

接着16-18号三天,楼主继续苦苦挣扎,那两天琐事很多,每天也就能保证做2套GWDverbal的样子,但是一直没有太多长进……19-21号三天导师 又有事情,于是也没有复习……说实话8号-21号这将近两个礼拜的时间有点荒废了,一个礼拜去忙别的事情,另外一个礼拜做题就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好歹每天做两套题,保持了一些题感……结果21号发生的一件事情震撼了楼主,楼主碰到了一个在导师的一个朋友,一所国外大学的教授,他听说我想要出国,就说G要考高一点儿啊,都是中国人申请,中国人都考很高的,我就问大概多少才够呢(之前楼主的目标觉得有700就够了,所以复习的紧迫感也比较低),结果这个老师说起码730,740吧,楼主就有点儿紧张了,觉得压力比较大。

于是22号开始奋发了。先给本科考过的同学打电话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结果本科就考了750的MM告诉我一定要看prep,楼主才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没有入门呢……立马下了prep,先花了2天的时间看掉了prep08语法笔记,不得不说看完了之后大有长进,虽然SC做题的正确率未必就一下子提高多少,但是至少做对的都是有把握的了,不像之前都一知半解的,特别是笔记里面比较结构的用法,之前楼主一直就是凭语感瞎蒙。说到SC,楼主觉得其实那种下划线超级长的,从难度上来讲是比较简单的,只是耗时久,那种就划一个单词的,或者几个短语的,楼主最怕了,因为无从比较起。顺便说一下,楼主复习是以无纸化为主的,主要适应界面,像prep的语法笔记,我就看了一个word版本的,然后把重要的内容和做错的题都标红,一遍后面第二遍再复习。做完了08prepSC之后,再去做旧prep的SC,一下子觉得神清气爽,至此,感觉SC算是突破了一些了(当然和大牛们那种扎实的功底不能比,但是至少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这样到25号,算是把prep都过了一遍。期间坚持每天下午模拟两套verbal保持题感(我都是上kaogmat那个网站,模拟prep那个9套以及GWD);10月24日第一次用了官方那个软件的第一套模拟了一次,没有写作文,那一次数学错了6题50分,V错了5个45分(有几个题目做到过),770。

26,27两天,楼主没有模拟考试,而是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专门对付作文。26号+27号的上午总结+背了自己的一套模板,然后27号下午一直到28号晚上,一口气写了10篇作文(都是选的当月机经里面有原题的来写);一开始3篇还是超时,但是突然就有感觉了,然后后面所有的文章都能在规定字数里面写完了,而且楼主发现虽然有被模板,但是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套用,但是模板里面很多精彩的句子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发挥作用。至此作文算是突破了。然后楼主很开心的制定了一个最后十天的复习计划,日程排得超级满,结果第二天早晨刚开始起来发奋就悲剧得发烧了……直接在宿舍躺了两天才好。一转眼来到了30号……

然后楼主决定不能用那种太逼迫自己的方法复习了,以来多次模拟的成绩也比较稳定,应该上700问题不会太大了;二来怕再弄病一次就得不偿失了。最后的这十天,基本上上午看一些错题什么的;下午每天都会模拟一套整套的试卷,有时候结束得早就会再多模拟一套verbal。然后楼主开始看一些机经。
楼主机经的用法是这样的:
数学:其实我数学还可以,就算自己做的话,一般50分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我比较担心的是碰到难题卡壳以及碰到读不懂的题目,所以我还是把本月机经里的题目都做了一遍。但是秉持两个原则:1、特别简单的题到后面就不做了,前面的话做一些练练题感;2、碰到很难的题(大概400道机经里面楼主自己觉得比较难的,或者知识点有遗忘的也就5,6道)要复习一下背景只是。;3、DS题,训练一下自己的耐心和细心,防止转不过弯来;4、楼主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楼主不背答案,但是楼主把题干里面出现的一些名词(机经是中文的),如果觉得自己可能这个单词以英文形式出现我会不太认识,我就认真得翻一下词汇,然后背一下;最后考试的时候基本没有考到机经里的数学吧(或者至少不是我有印象的题目)。

语文:

阅读我是仔细看了的。如果没有阅读的机经,我应该会分数还要低很多,因为容易心慌,影响阅读的速度。我看阅读机经是这么看的,关于文章的内容有仔细得看一下,大概了解一下说了什么,脉络之类的;然后机经里面的答案+问题,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会根据回忆出来的文章来判断一下题目和答案的可靠性,然后我把觉得很可靠的,可以秒选的题目都标记了出来,那些模棱两可的题目,我就不看了,以免误导自己;考试的时候,我四篇全中,但是有一篇是那个垄断对价格的影响的,那篇好像机经里面的题我一题都没有看(因为好像都是细节题,我觉得还是要靠现场看),确实现场考试也都是细节题,做得还是挺痛苦的;剩下的三篇的话基本上平均每篇有1-2个可以秒选,但是时间还算充裕,我还是认真读下来了,也想说后面考完可能可以帮忙补充机经或者确认答案的,结果第二天换库了……CR和SC的改错,我都只看了考古到原题的那些内容,因为我觉得支离破碎的东西看了反而影响发挥。

总体来说,我觉得阅读机经对我的帮助很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基本上文章可以一遍看过了;节约了阅读的时间;二是有一些题目比较简单,确实可以秒选,我虽然没有秒选,但是也不用纠缠太久;然后空了些时间出来,可以在细节题上仔细花一点时间。

关于pace的话,前面做得一直还挺慢的,后面突然快了一些,最后5题的时候好像还有15分钟。CR这一次做得感觉非常好,没有碰到觉得瞎选的题目(感觉CR一般自己有理有据选出来的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吧)。

6号晚上又看了一遍prep语法笔记里面自己以前做的重点;然后7号早晨就在宿舍看了会英语新闻(热身啊热身……)
数学机经楼主做了一遍;阅读机经的话看了两遍,第二遍是考前那天晚上看的。作文机经39篇大概写过12篇(楼主模考的时候就写机经作文,不管模考软件出的:)然后其他的都考前大概想过一下思路。如果作文分数出来还可以,后面再分享一下作文模板。

总结来说,如果IR真的悲剧了,楼主可能就会发狠得练一下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能力,然后做些IR的练习,SC和CR可能对我来说已经比较难提高了。

总结来说:运气还是很好的,机经阅读帮了不少;但是45天的复习,阅读上没有太大的突破(其实还是楼主有点懒惰,今天在这里写总结,发现其实楼主还是有蛮充裕的时间来彻底提高一下阅读的,可是楼主懈怠掉了)。

关于心态:楼主基本上也是有点被水一战的意思。现在托福还没有考,想要去的几所学校都是12月底截止申请,但是可以之后再送G,T的成绩。考虑到自己以前考过托福,还是比较有数的,所以楼主9月份的时候就打算先把G给过了,原因是楼主一直觉得g是个很难的考试,楼主大四的时候就曾经动过出国的念头,当时托福还有效啊!结果就是畏惧G,最后直接挑了个轻松的保研……这种放弃让楼主从心理上就很恐惧这个东西。这次终于逼上梁山了,所以,楼主准备的这45天的时间里面,情绪各种起伏和波动,还好终于挺过来了,说实话考了这个分数,让楼主有了点自信,倒不是分数高申请有把握了,而是终于做了一件以前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情。

最后介绍一下南京考场的情况:

大概15个位置的样子(我看柜子编号到15),然后现场挺安静的,戴了耳塞基本听不到周围的动静。但是洗手间只有两格,结果我第一次休息的时候等了一会儿有点儿小郁闷……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thread-782270-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list-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