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背景:高考英语138,CET-4 560,CET-6 510,托福一战88,二战100
一直都打算本科毕业就去找工作,所以从来不去关心语言考试,直到暑假被父母强烈要求出国深造,经朋友建议,托福自学,GMAT在西安新东方报了一个十八天的暑期强化班。
强化班的上课过程就不描述,简单的说就是从对GMAT考试一窍不通到初窥门径的过程,老师讲,我们记笔记,然后做练习,十八天一晃就过去了,各项错误率仍然虚高,平均下来阅读5错3-4,逻辑10错3,语法10错5,感觉也就比初次接触提高了一点点。
之后开学各项杂事,二战托福后大玩特玩,直到九月底抢了10月14号西外的GMAT考位,这才发现大事不妙,单词书只翻了10页,除了听课时做了笔记其他什么都没做。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今年已经大四,如果申请不到学校那就要浪费至少半年,所以GMAT最多只给我两次机会。
看着CD上一篇篇《7个月GMAT冲刺计划》、《90天一战750》,面对学霸们如此长的复习周期,心里还是挺慌张的,因为我不是那种能沉下心来看很久的书的人,当时托福单词背了1个月才背了一遍而且翻回去都忘光了(这也是我不打算考研的原因)。不过转念一想反正我只有14天时间,拼一拼自己的极限。
因此我在九月底对复习做了一个简单的10天计划(对我来说如果做14天计划,肯定因为各种原因完成不了,不如少做几天紧凑一点),从10月1号开始执行。
10.1-10.7国庆长假是最艰难的时期,每天8:00-22:00宅在自习室绝对不出来,习惯不午睡,面包+牛奶+咖啡度日。早中晚各1套GWD的Verbal部分,严格按照考试进行,期间不做任何闲事,时间到马上停止答题。
空余时间每天10篇短阅读20篇逻辑20篇语法(题目全部来自新东方《商学院入学指南》)不算时间,但是每一题都严格按照上课笔记里面老师教过的方法执行(比如做逻辑严格按照问题——原文——选项进行,先判断题型再根据老胡给的针对性方法解题),当天纠错并且重新感受正确答案的合理性,由于《指南》不提供解析,实在想不出答案就上CD。并且回宿舍后用excel把当天各项错误率做成了点图供自我激励。21套(网传22、23、24与之前重复,我就没做)做完后,错误率均在41错10±4徘徊,均值为12.57。
此外如果有空余就超额完成分类题目,到第七天结束时阅读做了70+,错误率保持5错3(当时几乎放弃继续练习阅读)逻辑做了360题,10错3,语法200题,10错4,仍然找不到要领。此间每天看5篇作文并且找出漏洞加以记忆,空闲时间背诵老胡提供的模板。
期间把张宇老师提供的数学词汇背了三遍,大概记住了意思;OG上课时间没做完的题目都做了一遍;单词书已经放弃了。
10月8号开始翘了一周的课,重新做GWD的24套的分类题型里的语法并且看完曼哈顿的OG语法+CD上的《溪予GMAT 语法总结》(语法是我进步最大的部分,只用了曼哈顿/溪予/新东方上课笔记,个人认为这三部分很像是互补的形式,新东方笔记偏重基础与结构,曼哈顿为经典考法,溪予偏向两者的总结,三部分连在一起才算完整的复习资料。),到10号做完上述资料,语法基本能保证80%以上的正确率,并且平均一题80秒之内。
10-12号,开始把所有错误的逻辑和语法重新做一遍,并且试图找出能与已知考点匹配的地方,阅读保持一天5篇,错误率仍然虚高。由于10号换库,机经几乎没几题,干脆等考前一天再做。12号试着做了一篇GMAT Prep,Q50+V38=750,顿时信心大增,同时感觉有很多题目都是GWD里面做过的,感觉成绩偏高。
13号上午看了一遍之前的语法总结,做40篇逻辑与10篇短文,逻辑错11个,短文基本保持原样,下午做了第二篇Prep,730,晚间把11号开始新出的机经全部做了一遍。
14号下午一点考试,上午看了一遍机经以及之前作文的漏洞,10点直接杀向考场。
考试过程是最难忘的。之前做GWD都是按照10道题目18分钟的平均分布来设定而且基本都能提前完成,可到了考场感觉就不对了,数学部分本来就没怎么练习,但是本着37道题目75分钟怎么都能做完的心态,每道题目都自习思考2次以上,遇到机经也同样重新做,最后68分钟完成,语文部分差点出错,做到第7题发现居然花了21分钟,然后赶紧加油补救,到最后3题只用了一分钟刚好掐点。期间语文经历了2次瞬间变简单的感觉,都是在阅读之后,不过那个时候没有想别的,只想着快点继续做完。考试结束点击出成绩按钮并且等待出分的3秒是最漫长的,直到看到740的出现我还愣了一会儿然后疯了,幸好被监考老师及时制止。前天电子成绩单寄到,作文4分IR6分,也算和我的付出成正比。
考完GMAT总结了几个经验:
1.每个人都要根据已有的学习习惯进行GMAT复习。我很佩服CD上那些把OG刷了5遍,曼哈顿3遍的同学,但是我发现实际上这种方法不是人人有效,我由于时间紧迫只刷了一遍没有发言权,但是我一个朋友刷完3遍后告诉我,她第3遍的时候基本已经看到题目就知道答案,因此对她来说再刷下去毫无意义。有些人复习取得了很好的分数,但是不代表按照他的复习习惯就能成功,一个人的学习习惯已经保持了十几年,如果这种习惯有效能不变就不要变。
2.上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机经是一个需要权衡的东西,数学必须看非常有用,到时候看到机经就直接填答案,逻辑也要看看思路,语法基本上难以回忆,而阅读充其量只是安慰剂看了没意思,根据我的感受,语法和逻辑说的很对,阅读和数学还是因人而异。我考试前看了4遍数学,但是考试时候遇到机经还是自己算了一遍,因为一方面据说会出变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考试的时候发现我虽然知道这是机经但是我完全记不起来答案,所幸我那4遍不是只背ABCDE而是自己动手算的,而且高中养成的习惯每种数学题尽量用不同方法做一遍,因此好几道难题都是由于之前做过而顺利地重新解了一遍。关于阅读,我看了大约15篇机经,当天考试中了3篇(另外一篇感觉有看到过但是不确定)但是由于刚换过库,那3篇机经都非常非常残缺…基本上只能知道描述的主体是什么以及有“哦我看到过”的感慨,但是如果机经比较全的话,还是应该有点用的吧?
3.最重要的是心态。GMAT考试心态非常重要,我有听说过好几个模考逆天考试失利的人,其中他们大部分人都提到,考试中出现过因为题目突然变简单而慌乱的情况(我高考语文就是因为慌乱创造了选择题12错7的神话没能上心仪已久的学校)。因此可以借助GWD来进行心理练习,在做GWD的时候强制自己在规定时间做完,甚至可以少给自己5分钟,并且有时间复习的同学最好可以在做GWD和Prep的时候按照已经报名的考试的时间段来做以培养考试的感觉以及调整自己的考试生物钟。我很多考试都是这么调整的,感觉非常有用,往往到点突然思路变得很清晰。
4.做题不是越多越好,这个前辈们已经反复强调了好多次,题量不代表质量,重要的是每一题都认认真真地做。做题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也要尽量严格执行时间,因为花10分钟做对一道题对GMAT考试中意义不大。
5.几个歪门邪道:首先,有条件的话练习最好在电脑上来做,用电脑做题时包括身体姿势、供血方面都和低着头看桌上的书完全不一样,有同学喜欢用ipad,但是如果把ipad平放在桌上看实际上和看纸质的文件没什么区别,一定要把屏幕立起来;其次,男生可以考虑空腹考试。我习惯考试当天基本不吃东西,一方面是因为本身考试就会肚子不舒服,另一方面吃了东西会使血液集中到胃里,比起空腹对脑的供血会稍差,当然没有证据说明一定会导致成绩变差,但是我考G当天就是在中途休息时间吃了一包牛肉干和一罐红牛,出来饿个半死。(我朋友刚刚提醒我憋尿也能集中注意力但是我觉得不太现实);另外,GWD是GMAT不可多得的模考好资源,个人建议把它当作模考用并且做完前不要分类做它的题目,不然就浪费了;最后,补习班和平时上课一样,老师讲的东西可能80%都是没用的,但是剩下的20%有可能决定了成绩的生死。比如我们作文课的时候,老师说北美范文有不少是4段的,但实际上GMAT考试作文没有5段肯定扣分。虽然这句话很短但是听与不听就可能是1分的差别。至于上不上补习班还看自己权衡。
阿不思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thread-780531-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GMAT_Preparation/lis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