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滚蛋前给CDers的寄语:零散地说一点给将要申请B-SCHOOL MASTER,尤其是MSF的人一些建议

[日期:2012-06-29]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gmatfucker [字体: ]

明天就滚去Boston了。之后此账号将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使用。最后再零零散散地说一点给将要申请B-SCHOOL MASTER,尤其是MSF的人一些建议。

1.必须要意识到,MSF这样的项目的附加值是不大的。尤其是美国top50以后的项目,即使你在中国出身于一所不知名的高校,去了美国另一所不知名的高校,且不说留美的可能性很小,回国后对你的经历提升帮助也不大,有时候还真不如一年工作经历。至于一年学到的东西,说不定还不如考出CFA来得扎实。

2.美国有三个可以称之为一流的金融项目——Princeton, MIT, Columbia。英国可以称之为一流的金融项目是Oxford,Cambridge,LSE, Imperial College(略勉强)。除此之外,所有的项目都是二流或更低。所以如果你是国内一流高校出来的,你要慎重考虑一下从一个国内一流高校跑到一个国外二流高校读书是不是划得来。除非你有特殊的原因(一心想当米国人,爹妈指着你移民,赴大洋彼岸同恋人团聚……)不然我觉得是不值得的。你有几种更好的选择,第一是保研,第二是工作几年再申MBA……对于能够保清北复交的研但不确定能否申到一流项目的人,其实保研是很不错的选择。国内研水,努力积累三年的internship去拿一个顶级的front office job,比一年草草地找个工作要好得多,毕竟你如果第一份工作不是front office,你要花上远远比这多得多的努力才可能混进front office的圈子。

3.关于placement的认识,其实大家可以再想得深入一点。复旦大学和MFin和MIT的MFin的中国人哪个项目进Bulge Bracket/Top Investment Management Firm的人多?毫无疑问,MIT可以把复旦爆出翔来。所以MIT的项目比复旦的项目好。这个逻辑通么?

大家都是考过GMAT的人,知道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必须要满足一个假设的条件:就是如果把MIT的这组人放到复旦去,把复旦这组人放到MIT去,那MIT的人还是有同样多的人能进Bulge Bracket而复旦依旧很少。

事实上这个条件的成立是值得去质疑的。事实上如果你本来就在很好的投行做过FO intern那你不管在哪,哪怕是国内的non-target school都有可能拿到个很好的job offer,而如果你只在中国银行当过大堂经理,即使给你混去了Princeton(虽然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你哪怕是投internship也非常有可能电面都不给你。

4.学校只是一个title。
进一个target school很重要。但是It's far from over.它对你的简历的改变仅仅是名字下面的那一行。千万不要觉得跟你在一个项目里的人,和你就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一种非常naive的想法。高富帅不是一天炼成的,屌丝也不会因为去个好学校就变成高富帅了。

5.对中介永远say no。
也许只有一种人适合找中介,就是本身自己是个努力的二代然后父母把你安排去各种牛逼闪闪的公司实习过,本科学校也不错成绩也不差GT也过得去——这种case给我一个晚上我就可以稳稳的把你送进MIT或者Princeton的interview。恰好付个几万块对你来说毛都不算什么,这样的case找中介是可行的。中介会抢着要你然后光荣的宣布今年我们申到一个Princeton,再贴在他们网站上打广告——事实上这根本跟他们没什么关系,根本不值几万这个价。

大部分的中介是批量生产文书的,这意味这你的文书将会是average level。运气好点略above average,运气差点甚至就是below average。而一个中等偏上的背景加一个中等偏上的文书,意味着你没有任何机会拿到top program的ad。

或许你说你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去申请,不知道自己的career goal,不知道美国大学的情况,且不知道对申请如何下手,英文也一般,你觉得中介比你有经验……OK好吧,这样的人我觉得不适合申请,也不适合找强度很大的工作,适合随便找个工作混混日子——或者把这些东西想清楚以后,再去申请。

6. 推荐信很重要
推荐信,尤其是Employer那封推荐信,极其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Professor的推荐信用学校邮箱,Employer的推荐信用企业邮箱——这是一种很好的态度。不是说.sina, .gmail不能用,但是凭什么要给自己造麻烦,让人家认为这个可能是你自己写的呢?如果你说“OK,反正美国人也知道中国人的推荐信都是自己写的所以无所谓”,我只能说,如果你无所谓你能不能去个好学校,那这个真的是无所谓的。

本文适用人群为掏得起几十万学费,但家里没有富裕到你可以一辈子不工作,将读书视为投资,在30岁之前期望能达到税后百万RMB年薪的人群。如果你是个高富帅,觉得出去兜一圈开开眼界很开心,或者你是女孩子觉得嫁个好男人就算了,那完全不用那么拼的,好好享受生活吧。

7.对于一个top program,高G高T高GPA都不是必要条件,但是亮眼的经历是必要条件。如果你的经历只是“比较亮眼”而不是“亮瞎狗眼”——注意是那帮committee的狗眼不是CD这个版上的人的狗眼,CD这个版上没见过世面的人太多了——的话,那你就需要有高G高T高GPA。

马上要去迎接hardcore一般的一年master生活了。一直很感激CD是因为考GMAT的时候帮了我很多。我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恕我不再抽空上CD发帖。如果一年后能拿个我比较满意的offer可能会再回来分享点找工作的建议之类。虽然学校的名额就那么点,萝卜比坑多得多,我下面这句话也就像狗屁一样——但是,还是衷心希望大家都能申到一个理想的学校,找个理想的工作,活得开心。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Master/thread-732828-1-1.html

参与查看Master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商学院Master交流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Master/list-1.html

打印 | 录入:Zeros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