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Brandeis毕业---美国找前台healthcare M&A经验贴

[日期:2016-11-25]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河马要雄起 [字体: ]

很多人说在美国找前台很难,确实超级超级难,但是只要肯付出,放下自己的骄傲,脚踏实地,可能没问题。如果你要选择这条路,一定要做好逼自己和付出的准备,但是你真的会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的。

我也听到很多人“想要在美国找工作,进投行”,但我见过太多人,国内一堆实习big name,高gmat+高托福+满gpa,招聘的人真的是完全不give a fuck,甚至国内四大alumni被这边四大直接不理的;在美国找前台,唯一的方法就是networking+提高自身实力

不希望多讲废话,但是希望分享一下这一年找工作的情况,仅供大家的参考。

正式工作开始快半个多月了,终于开始有点进入些轨道。先介绍一下自己现在的情况,我6月份左右从Brandeis毕业,9月末左右差不多拿到offer,一直浪到了11月上班,现在所在的公司是美国前十的医疗保险公司,美国第三大Integrated health care delivery and financing system,我所在的team叫Corporate Development & Investment, 也俗称做In-house banker team,相当于内部的投行团队,我的客户是母公司和底下所有子公司. 我的同事全都是投行或者VC出来的。

国内corporate m&a 可能不是很流行,但是在美国其实非常地多,很多deal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但是遇到特别大的deal,或者要做cross-border,需要Investment banker的参与,来帮助我们marketing还有找targets。

我同时支持corporate M&A 和 Corporate VC funds, 也就是说我两个Manager, 两个Director 还有VP 和SVP 是我的上司。我们团队的职责包括spinoff, M&A, capital infusion, joint ventures, strategic investment, 一年的deal flow大概在10~30 左右,作为healthcare 体系当中,还是算相当活跃了,从医疗保险到医院到health IT,基本都看。

我也在IBD实习过,也面试过大的;我自己感觉我不是那么喜欢做IBD,更加喜欢Corporoate M&A。

pros:

  1. corporate M&A 真的是实打实的公司策略,我们team 每天讨论的都是怎么搞垮对手,在ppt里面绝对不放会任何扯淡的东西;
  2. 很多时候在corporate的形式更加多样;我们做M&A, partnership,JV, strategic investment,capital infusion,但是IBD可能会只做M&A 或者IPO
  3. team的人绝对不push,你绝对不是个Investment banking monkey,我的老板真的超级好,每天开会后都给我开小灶指导
  4. 你自己很初级的时候你就能接触到公司战略和公司管理层,我们定期和公司总部board还有子公司ceo开会,讨论战略
  5. Corporate M&A 包含更多,很多时候你要去sales,strategy的角度想,即使这个deal并没有那么从吸引人
  6. 很锻炼你的英语交流能力,在公司里工作的人很多人都是各种不一样的背景出来的,说的各种俗语,开玩笑;

cons:

  1. 看的行业可能没有那么宽,如果你在healthcare M&A IBD team里面我知道从medical device 到 healthcare provider都看,但我们非常非常局限我们不看medical device和life science(虽然公司也很多了。。。)
  2. 直接进的话training可能没有那么系统,我觉得我excel用的就不是那么熟
  3. team都很小,比如说我们一个team只有8个人左右;
  4. 这点我个人觉得是优点,很多时候你做model,你从来没有很简单的数据,你要从特别乱的做起,但是你有很多机会和真正的在第一线工作的人聊天(我最喜欢的)
  5. Base高+福利好,但bonus真心低,IBD有100%,我要少多了。

我是这么找到这个工作的:

我找工作都特别简单粗暴,linkedin上看到职位,直接搜team,然后直接加人发inmail,然后电话说。这个工作是我联系了director之后,然后进过三轮电话面试,1轮现场+午餐面试拿到的。我进去之后才发现和我竞争的人都是本土美国大投行出来的美国人,甚至还有一个当时推荐我去他们投行面试的人;我觉得我能到的原因就是运气真的很好,因为本来医疗这东西就挺本土的,我现在想来好觉得很神奇他们为什么找我一个外国人,我自己分析了下觉得有这些原因:

  1. 因为我真的超级主动,我主动提出给他们发了我的sample M&A work 和target research,其中我找的一个target竟然就是他们当时下周要看的公司,是个特别大的加分项;
  2. 我是面试者当中唯一有corporate M&A经验的,所以我知道很多IB不知道的东西,而且知道很多关于strategy的东西。
  3. 因为我在的城市不大,很多IB的人都不愿意来。
  4. 我在的行业真的对外行挺难得,所以他们宁愿找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工资也可以给低的。
  5. 最后一点也是因为运气,团队人不知道为什么真的特别喜欢我

我整个招聘季面试的情况:

在美国和中国面试了62家公司

拿到 3家:
Healthcare IT 的 operation and strategy consultant( 没去)
中资的一家私募healthcare team(没去)
现在这个公司

被拒绝的59家:
BB IBD: 1家
美国本土的5000人以上的一个投行healthcare team:1家
NY小投行:1家
其他56家所有面的都是corporate M&A team,很多都是一听签证直接拒,4家进到2/3轮,其中一家在NJ的上市公司的M&A team进到最后轮被惨剧。

我找工作的感受和我旁边人的感受:

  1. Stem或者身份真的太太太重要了,鸡肋就在学金融的人很多没有stem,不得不说MIT的老师太牛逼。 很多人一听我不是stem,不是绿卡直接就拒了。
  2. 运气真的太重要,说实话我再来一次,我真的觉得自己拿不下来。 3.主动及其重要,我所有最后拿到的实习和正式工作都是联系别人拿到的。
  3. 面投行或者corporate M&A,性格必须要开朗,technical一定要超级过硬。technical绝对不是只有什么dcf而已,包括legal很多条款的设计,真的只有做过才知道; 我的technical基本是从无数次失败中积累出来的(你看到了,59次)
  4. Linkedin很重要,到后来很多recruiter直接在linkedin上联系我让我面试的
  5. 一定要拿面试来练面试;

我最后想说的是

1.我运气真的特别好,不知道人生的关时候好人都愿意拉我一把,其中有同学他老公,一直帮我推荐(虽然我不争气),还有我老的公司director,一直帮我准备,还有很多学长学姐学弟的帮助。

也感谢我的母校brandeis的,虽然没有实质帮助,但锻炼了我的英语,也给了我很多荣誉(cfa比赛),在面试时真的很加分。最重要的是也认识了很多积极向上的朋友,真的很重要,一直给我很大的动力和压力。

2.我遇到好多学弟学妹也有好多人在linkedin上联系的,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我想进投行,我想做M&A”,可能是因为国内氛围的问题,很多人总感觉一出国,一到好学校就肯定能进大bank,但是这个难度真的很大很大,因为所有人都有签证的问题,而且英语也是个大坎。实力必然需要,运气也同样重要。我想说的是在美国找工作一定要放下自己的ego,把英语真的要好好练了,扎扎实实networking,放下自己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感觉。

3.我也遇到很多人一开始和我说要做M&A最后为了在美国找工作找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我想说的是,一定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如果找不到,宁愿回国。

5年前,我学的是林学,来自一个不好的学校,简历上所有的都是和羽毛球相关的;
出美国托福口语勉强18分,然后被brandeis waiting list放了八个月,从来没出国,更别说和外国人说过话;
刚来一个月因为不敢用英语点菜怕被笑,吃了一个月的冰冻pizza;
第一次去career center,就被老师问“你这样为什么不回国”
曾经找工作的时候狂networking,连续半年没有任何效果;

我真的是最差起步的,但我一直感坚持做corporate M&A 不放弃,所以如果我能做到的话,任何人都能做到,但是关键就是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

希望积累点人品,抽签加油!!!!

因为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希望也能帮助到别人,刚进公司,不能推荐什么的,但是帮忙准备下面试绝对没问题。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283507-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商学院Master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4-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