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100 条经验,送给所有即将申请 MBA 同学的武林秘籍(上)[2019.05.02]

[日期:2019-05-07]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ottawa2001 [字体: ]

五年前麦爸曾经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100 条经验,给所有申请国外研究生的本科同学的申请指南》,麦爸也是因为这篇文章从 CD 论坛上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很早就想单单把 MBA 这个专业拿出来写 100 条经验了。回想自己的申请经济学硕士和 MBA 经历,MBA 无疑在学校申请领域是皇冠上的明珠,特别是申请美国和加拿大的顶尖商学院的 MBA。另外,本文的大部分问题也适用于申请各大商学院的商科硕士,包括 Masterof Finance,Master of Management,Masterof Accounting 等等,下面麦爸就开始逐条讲讲北美顶尖商学院 MBA 申请的 100 条经验。

正文之前再次介绍一下自己:和五年前在 CD 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不一样,现在麦爸已经是两个小孩的爸爸,一个六岁,一个一岁半,一男一女,目前坐标加拿大。2002 年从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毕业回国,此后在魔都职场摸爬滚打十二年,干过金融分析师,做过零售管理,从基层经理做到企业高管,经历过数年的 996 的锤炼。2013 年老大的出生使得自己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再一次萌发去海外留学定居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后面读 MBA,移民和创业的经历。现在的角色是加拿大 Laurier 大学 MBA 项目的官方大使,参与过学校的 MBA 招生,同时也是学校孵化器本科生和 MBA 创业团队的导师,并且经营着自己的创业公司。

下面是前50条的秘籍:

关于找中介还是 DIY

  1. 首先需要自己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同学需要找中介?总结下来,如果你符合以下的一些条件,那你就要考虑找专业人士来帮助你的申请:(1)在职的同学没有时间做文书;(2)申请小白对申请目的地国和学校一无所知;(3)硬件条件差(雅思 GMAT 刚刚够用),想冲一冲好一些的学校;(4)想冲北美的名校 M7 或者 S16,或者像加拿大的四大名校。没错,申名校得找专业咨询机构,现在申请名校竞争越来越激烈,花点钱找个靠谱的老师指导一定不会白花银子的(5)想申请奖学金的同学。有的同学会问,what,MBA 也有奖?是的,MBA 有奖有的还有全奖,而且 MBA 申请奖学金是有技巧的,后面会讨论怎么申请奖学金。

  2. 什么样的中介靠谱?说实话,目前来看大部分国内的中介公司都不是太靠谱,中介公司好与不好完全取决于你碰到的某中介在你们那儿的分公司的服务水平和文书包装能力,但是由于大中介公司的规模大,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文书老师甚至自己都没有出过国,也没有职业方面很资深的经历,因此在帮你规划职业目标,写 Why MBA 和 Why Our School,做个性化的申请就没有这个能力指导你,因此你享受的服务好或者不好就要完全靠人品了。在这里,我建议如果要找中介的话,你一定不要看中介的规模,而是要搞清楚谁给你服务的,找一个靠谱的文书老师比中介的牌子和规模更重要,因此现在市面上那些小的留学机构可能比某些大的中介公司更靠谱,毕竟人家规模小靠的都是学生的口碑而不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漂亮的办公室。

  3. 如果自己签了中介,千万不要做甩手掌柜,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申请流程,跟进中介的工作。由于中介接的 case 量比较大,因此很有可能把你的 case 遗忘,这是因为在申请季节文书老师的工作量相当大,难免遗漏,因此你自己就得多费点心,不停的打电话骚扰中介。

  4. 如果自己的英文能力还不错,也有时间准备各种申请材料,麦霸劝你 DIY 吧,在这个过程里你会自己成长很多,找个有经验的学长或者当地人帮你改材料也比找那些不靠谱的中介强。

DIY申请的流程:先讲第一步,考试。

  1. 逃不掉的第一关:托福(雅思)和 GMAT 考试。无数的同学倒在了这几门考试上,有的同学甚至刷了三年都没有一个理想的 GMAT 成绩。美国 S16 这几年大陆背景的成功申请人 GMAT 平均分数到了惊人的 730 以上。但是,托福和 GMAT 低就申请不到 MBA 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有一千多所大学,加拿大的大学也有一百多所,有 MBA 专业的大学非常多,美国和加拿大都有一些很有特色的 MBA 项目,选择学校如果自己的实力没有到也需要“退一步海阔天空”,读名校最好,努力过了考试成绩达不到还是找一些适合自己的 MBA 项目吧。举个例子,美国 Google 总部校友数量极大的一个学校叫 SJSU(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各位排名自己去查,进 Google 的可一点都不少。

  2. GMAT 到底要考多少分?这个问题完全取决于你要申请什么档次的学校,北美顶尖商学院 GMAT 700 分是必须的,像美国 S16 中国学生的平均分早就高于了 730 分,因此一定削尖脑袋去名校的同学 GMAT 还是花时间好好刷到 700 以上吧。另外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是去学校官网查一查学校在读 MBA 的平均 GMAT 成绩,举个例子,如果是平均成绩是 660 分,那么中国学生请自觉加上三十分,那就是 690 是中国学生的平均分数(女孩子可以低个十分 680)。另外,如果你的工作经验够好,申请加拿大的顶尖商学院的 MBA 并不需要多高的分数,每年进 Ivey,Rotman 或者 Queens GMAT 在 650 左右的大陆申请人都不少。

  3. 我要去报GMAT考试培训班吗?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我的经验是先把 OG(官方指引)刷几遍,然后再去有针对性的参加一些 GMAT 提分班,这样才效率更高。现在各地甚至网上都有一些小型的 GMAT 培训机构一对一的辅导,虽然价格高一些,这比以前那种几十上百人的大班更有针对性。

  4. GMAT 和托福(雅思)每年什么时候要刷出来?这取决于学校申请的 deadline,一般来说,第二年九月 fall term 入学项目的第一轮是从十月份开始,到次年最后一轮的二三月份,也有学校到四五月份的,因此申请的时间赶早不赶晚,宜早不宜迟,最迟尽量在最后一轮 deadline 的前一个月时间把托福(雅思)和 GMAT 刷出来,留一个月时间给自己准备申请材料,到学校跑成绩单,找推荐人等等。要是实在考不出来,就只能等下一学年再申请吧。

  5. 考托福还是考雅思?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99% 的 program 这两个考试都没有问题,只是有部分美国学校对雅思的要求会比托福苛刻,因此对于去美国的同学来说托福是首选,而加拿大,英国或者澳洲这种英联邦国家,都是效忠英国女王的,有些学校又会对托福成绩要求苛刻,因此首选考试是雅思。至于想移民加拿大或者澳洲新西兰的同学,老老实实考雅思吧,考完 A 类的申请完学校毕业后去移民又要去考 G 类雅思,省得准备完托福结果移民又得准备雅思,白白浪费时间。另外我提醒一下去加拿大的同学,在签证环节里有一种快速签证叫 SDS,2018 年最新的要求是四个六分以上才能申请,对于资金的要求会比普通签证要简单的多,时间上也省时很多,因此考虑来加拿大的同学还是选择雅思吧。

  6. 要是雅思/托福分不够或者差一点能去申请喜欢的学校吗?麦霸的建议提前和学校沟通,直接写邮件向学校的AO和小秘询问,有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和MBA的项目主任写信联络,有些学校对于分数会比较严苛小分低一点都不行,那碰到这种学校也没办法,只能继续刷分,而有的学校则是如果你的背景和申请材料不错的话即使语言成绩稍低些也会给机会面试和发offer,有一些学校甚至会提供双录取的offer。再说了,你也可以不管咋样我喜欢的dream school就要去申,一辈子不留遗憾,我觉得也没关系,只是损失一点点申请费而已,说不定还能搏出机会,当然前提是成绩不能差的太远。

  7. 没有 GMAT 成绩能够申请到 MBA 吗?大部分的 MBA 项目都是要 GMAT 成绩的,但是,也有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的 MBA 项目提供了桥梁课程,也就是所谓的 MBA 预科(或者叫预科和正课双录取),有不少同学都是通过预科先来到美国或者加拿大,预科一年结束之后转入正课,比如我的母校加拿大的劳里埃大学就提供一个八个月的 Pre-MBA,每年大概招二十个左右的国际学生, GMAT 不需要考,但是预科快结束前 GMAT 必须达到 550 分,这样的项目使得不少想来北美念 MBA 又倒在 GMAT 考试的同学有了一年的预科准备时间(不是做广告啊,我校 Laurier 的 MBA 在加拿大的确非常好啊)。美国这样的 MBA 项目也不少,但是多集中在 USNEWS 排名 50 名以后的学校(东北大学,特拉华大学都有类似桥梁项目),想读名校的同学还是老老实实考 GMAT 吧。

选校考虑的因素:排名,就业率以及留学转移民

  1. 怎么看待各种 MBA 排名?申请 MBA 国内的同学往往对于各个权威杂志的排名趋之若鹜,这也有道理,越好的 MBA 和商学院国际排名越高,毕竟那些排名顶尖的学校的像哈佛斯坦福沃顿哥大个个精英辈出,MBA 毕业之后进入投行咨询金融这些高大上的行业比例很高。权威的国际 MBA 排名主要有以下几个:(1)两大排名,即英国的 Financial Times 的商学院排名和美国的 USNEWS 的商学院排名。这两个排名谁更权威呢?其实谁都有一点私心,研究全球商学院排名时间长的同学会发现在英国的 FT 排名里面,英国的商学院排名会比在 USNEWS 上的排名高一些,其实道理很简单,FT 的广告费和赞助商多来自本地英国大学,英国大学的排名当然要高,支持民族教育产业嘛。这也不是他们作弊,只要把排名的各种权重调整调整就能达到这个效果,所以读排名的时候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了。类似的美国 USNEWS 的排名也是一个样。(2)其他各种排名如《经济学人 Economist》排名,Bloomberg 排名等等,拿来做参考吧。

  2. 选校到底看什么?我的观点比较个人化,跟国内买房子一样,location,location,location。MBA 教育和一般硕士的学术教育还有些不一样,成功与否的标志是你在毕业后能不能找得到工作,如何更快更方便的找到工作,学校的位置以及校友在就业地的数量就成为了你找工作的关键。以美国为例,加州无疑是美国 GDP 的龙头老大,但是加州却是一个名校相对较少的州(斯坦福伯克利UCLA南加大这些排名高的学校就这么几所),加州因为这几年经济繁荣工作机会很多,当地学校的毕业生不愁找工作,因此大家会看到硅谷大公司的雇员来自什么什么县大学,州立大学和某些不知名的分校(其中就包括我之前提到的圣何塞州立大学 SJSU)。当然如果各位有机会去上美国名校的话理论上来说去美国哪找工作学校都有强大的校友网做支持,但是想想你要找工作的话还得坐飞机从学校到单位,会比你在纽约附近读书就在纽约找工作要麻烦的多,因此选校还得想想自己想去哪个地方发展,是东部纽约 boston 华盛顿,南部德州,中部还是西部的加州)。

  3. 选择什么国家去读 MBA?这个问题可能一两段文字也不一定能说的清楚。基本上全球的 MBA 分为几个大阵营:美国一枝独秀,英联邦紧随其后(包括英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欧洲其他国家紧跟国际潮流(法国,西班牙,北欧如丹麦荷兰),以及亚太商学院的近水楼台(包括大陆,香港和新加坡)。具体孰优孰劣麦爸就不去详细说了,就告诉大家一个原则,选择哪个国家和你今后在哪里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如果大家想去世界第一的经济体和精英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感受 MBA,也想找机会留下来工作或者直接回国发展,美帝的上千所大学是第一选择。如果像麦爸一样想去一个节奏慢的地方读 MBA,毕业后想留下来生活和移民,事业上也没有很大的野心,喜欢乡村生活看牛看羊看森林的那就去英联邦国家,像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都可以选择;如果各位就想在国内发展,不愿意去特别远的地方去读 MBA 又想体验中西合璧的 MBA 教育,大陆的中欧长江,香港的港科大港大等,新加坡的几个商学院是好的选择;如果想去体验浓浓的欧洲文化,又不讨厌学习各种不同的语言(法语,德语,荷兰语,丹麦话等等),欧洲的商学院很不错,像 INSEAD,HEC,RSM,IESE 都是很不错的商学院。最后要把英国单拿出来说说,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都是他的殖民地,教育质量没得说,也有像牛津剑桥,LBS,LSE,帝国理工等等名校,一年的项目比较多,只是这几十年日不落帝国的衰落使得英国的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一降再降,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喜欢像哈利波特同学那样在魔法学校读书的同学以及体验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学校底蕴的同学不要错过。

  4. MBA 毕业找得到工作吗?其实大家去查一查各个商学院的数据,绝大部分的 MBA 毕业生在半年之内都能找到工作。至于你找的工作是一个小公司的会计还是 500 强的 financial manager,取决于你之前的工作经验,学校的校友资源和就业服务,以及个人能力和一点点运气,相信你经过 MBA 项目那一两年的严格训练之后,毕业找到一份工作还是不难的,当然差别只是你的工作到底是年薪几万刀还是十几万刀而已。

  5. 怎么看一个 MBA 项目的就业好不好?顶尖的商学院的 MBA 往往每年都会公布上一年毕业生的薪水中位数,就业率,还有工作的行业分布情况等等,这个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都有介绍。另外一些第三方的就业机构或者公司会有一些排行榜,比如 Linkedin 每年都会分专业方向公布大学的排行榜,会有一些和学术排名不一样的发现,如果是比较实际比较看重就业率的同学 Linkedin 的排名可以做参考。

  6. 我就喜欢名牌大学,我只申请名校行不行?当然可以,但是名校 MBA 的申请难度一年比一年高,各位要看一看自己的背景和能力有没有达到名校的要求。另外,如果保险一些申请选校的时候建议把学校分为冲刺类,中档类和保底类三类以增大录取率。

  7. 申请的时候如何把学校分成三档?可以参考下面的标准:
    冲刺类:申请人只是刚刚满足或者接近学校申请的要求或者是名校且录取率低(美国Top20,中国申请人多)
    中档: 申请人超过学校申请的要求并且学校排名低一些(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美国 Top 50)
    保底:大大超过学校申请要求或者非名校(Top 50 之外)
    当然,有的申请人说我雅思只有 6.5,GMAT 没有,那你就老老实实去申那些带预科的 MBA 项目吧,名校还是别去凑热闹了。

  8. 读 MBA 是不是一个留学转移民的好办法?绝对是一个好方法,MBA 毕业之后留在所在国工作的机会很大,因此也就更有机会移民到这个国家。传统的移民输入国像加拿大,澳洲新西兰都是可以的,只是加拿大和美国是好邻居,如果各位有去美国看一看想法的话,移民入籍之后转到美国工作的几率比较大(特别是 IT,会计审计这种美国缺的工种),麦霸认识不少码农同学加拿大毕业工作之后几年又去美国了,当然也有美国呆的时间长却没有身份跑加拿大拿个身份的同学。

  9. 是不是只能读 MBA 才能移民?单纯想移民的话一般的硕士像经济学,统计学甚至教育学都可以,还有不少同学跑到加拿大澳洲读个 college 的毕业后找到工作也能留下来。因此,读什么项目去转移民,这要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定(年龄,英语能力,教育背景个人规划等等)。当然像麦霸这种三十几岁的大龄有志青年还是读个 MBA 吧,一是年纪大了并且已经是个加拿大硕士怕拿个 college offer 签证不过,二来工作十几年 MBA 正好可以回炉把之前的职业生涯总结一下,而且商学院强大的校友资源又可以帮助自己在加拿大本地立足,最后靠 MBA 硕士文凭又可以申请加拿大安省的省提名移民,一箭几雕啊。

  10. 怎么了解美国和加拿大那些学校的真实情况呢?和学校多接触,参加每年在国内举行的商学院 AO 见面会,另外也可以申请之前来一趟美国或者其他国家,亲身走访一下心仪的学校,约校友或者招生老师聊一聊,适不适合自己一聊便知,学校也通过这个机会认识你。另外现在社交媒体那么发达,各种论坛(比如 CD 论坛),微信公众号或者微信群都可以。

  11. 如果准备去加拿大留学转移民,从准备考试到最后到移民身份到手到底要多少时间?正常的情况给自己准备五年时间吧,考试通过到申请拿 offer,学生签证到手至少一年时间,读 MBA 完成学业一到两年,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找工作,工作一年后开始办移民,移民的过程快的话也得两年时间。当然,现在加拿大有 Express Entry 快速通道的移民政策,有的同学在入学的时候就趁热打铁考了 G 类的雅思(G 类要考 8777),进入 EE 系统注册之后分数够了之后就会被联邦政府邀请移民(也有可能被省提名邀请),整个移民的过程非常快(有的同学不到一年就把移民办下来了)。

  12. MBA 那么贵,这笔投资收的回来吗?教育投资是对自己的长期投资,不是买股票炒期货,人这一辈子无非几十年而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拓自己的视野自己才不会成为井底之蛙,给自己打开一扇新的窗户才能看到更美妙的风景。另外从投资回报来看,MBA 的投资往往在工作的第一第二年就能收回,以加拿大为例,主流的 MBA 学费在六万左右,而 MBA 毕业平均的工资水平在六万到八万刀之间,也就意味着毕业一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美国的学费贵一些但是毕业后留美工作的话工资也和投入成正比,现在美国名牌 MBA 海归之后的工资收入也很高,这也是为什么 MBA 学位这么受同学亲睐的原因。

背景挖掘:挖出你的故事

  1. 背景挖掘是个什么样的流程?不少同学很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跟文书写作有关的背景挖掘工作,殊不知在 MBA 的申请里面文书的质量是和雅思托福 GMAT 分数同等重要的步骤,而背景挖掘又是文书写作的第一步。顶尖商学院的 essay 或者个人陈述文书往往要求申请人在有限的字数里面(从 250 字到 500 字不等)回答从职业规划(career goal),为什么读 MBA(why MBA),为什么选我们学校(why our school),甚至是失败经历(failure experience),团队精神(team spirit),领导才能(leadership),创新精神(Innovation)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申请人在写作之前将自己的个人历史以及具体案例一个一个的列举出来,并且这样的案例都需要有具体的细节以备写作之用。我的经验是自己休息的时间找个安静的场所(比如咖啡馆,图书馆或者自己家的书房)好好的坐下来,泡一杯咖啡或者绿茶,花几天的时间把你从大学到现在的历史好好想一想,每一个学校常见的 essay question 找两到三个自己相关的案例,并且老老实实用中文把案例的细节详细的写出来,细节应该是越仔细越好。

  2. 我有怎样的工作背景会对 MBA 申请有帮助?如果你有 Feeder 行业的工作背景,恭喜你,会对你的申请有很大帮助。申请中的 feeder 行业或公司,指的是 MBA 惯常招生的领域。这些领域包括:大咨询公司(除了 MBB 外,埃森哲,罗兰贝格等也都算在内),BB 投行,知名 PE (大多为全球性公司,少数国内顶尖 firm 比如弘毅,鼎辉,中金,中投),知名外企(GE,保洁,J&J 等)。因为他们都是自己行业内翘楚,有悠久的内部员工培养史,完善的个人成长计划,严格的招聘流程。他们不但替学校先把了一次关,还为学校先行培训了这些申请人,给了他们视野,跟不同团队合作的机会,了解大公司如何运作的经历。这些公司也都是 MBA 的大雇主,意味着他们的工作内容本身就跟 MBA 的要求很贴近。

  3. 我没有上面讲的那些 feeder 行业的经历怎么办?没关系,再看看你是不是以下国际化企业的雇员:行业龙头企业(比如零售类的 Walmart 或者 IKEA,电气类的如 Eaton 或者 GE,汽车类的 GM 或者 Volkswagen 等等,互联网企业比如 Amazon 或者 Alibaba) 中字头国企(如中金公司,中投,两桶油等等),著名大型私企或者在海外上市的大型企业比如 Huawei 等。有这些公司的工作经历也会对申请 MBA 有很大帮助。

  4. 我既没有顶级公司的工作经历,也没有那些大国企和私企的工作经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能申请 top MBA 吗?这里我强调一下上面说的这些所谓牛叉的工作经历仅仅只是你的申请加分项而已,有的话会增加你录取的几率,而万一没有不意味着你录不上。另外商学院招生强调的是多元化 diversity,因此不会只招那些知名公司的员工,在那些顶尖商学院里面你会看到各种各样背景的同学,有非盈利组织的成员,体育健将,连续创业者,政府公务员,在加拿大甚至有针对应届本科生的 MBA Coop 项目,因此只要你选择学校不是只局限于那些美国的超顶尖大学,项目的选择其实还是很多的。

  5. 我的背景很普通,跟别人没有任何区别,怎么才能让我的背景看起来不一样?这个问题是很多申请人很困惑的问题。部分同学认为只有那种超级牛人才能申的上顶级的 MBA 项目,比如像强哥马云那种屌丝逆袭,从默默无闻到超级大富翁,或者特别牛叉的经历比如爬个珠峰参加个奥运会拿个牌啥的,又或者已经是行业大佬手握数亿资金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如果你有这些经历或者已经有这样的社会地位,那你不需要去读一个 MBA,某某名校会给你一个名誉硕士或者博士,或者你可以读个 EMBA。因此,没有这些个牛掰的背景和经历也不意味着你申请不上。西方的申请往往强调的是你有没有你自己独特(Unique)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可能是:
    有人写她在学校做了一个创业公司最后失败了的故事
    有人写她帮助同学克服心里障碍每天陪她上下学,然后同时考上重点高中的故事
    有同学写他发现身边的打篮球的同事很多但找不到场地于是组织了一个篮球俱乐部的故事
    有人写自己的父亲得了绝症而整个家庭却乐观向上帮助父亲克服恐惧陪他走完人生最后旅程的故事
    有人写自己在学校为了呼吁环保而拍微电影得奖的故事
    这些故事看似都是芝麻大的小事情,却能以小见大,能够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反映你自己的personality,并且能够让招生官信服你能增加学校的 diversity 的个人故事。

  6.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什么样的背景对申请有帮助?看看你有没有以下国际化或者跨文化的经历:比如学生时期的交换生经历,和外国同事一起的跨国合作项目的经历,领导一只文化背景迥异的团队的经历,或者去国外培训的经历。MBA们都来自世界各地,文化不同,背景不同。你越能体现你早已熟悉这种沟通方式,懂得欣赏不同文化,甚至为跨文化交流作出过自己的努力,你就越能加分。

  7. 背景挖掘要准备哪些问题?背景挖掘的问题实际上是和 MBA 申请的 essay question 以及 interview question 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包括以下一些问题:
    (1) 我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大概是什么样的?
    (2)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3) 我的职业生涯的轨迹是怎样的?为什么我在过去的数年中选择了这样的职业轨迹?
    (4) 我的职业目标 career goal 是什么?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分别是什么?
    (5) 为什么要选择读 MBA(Why MBA)?
    (6) 对于学校的选择,我想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为什么?
    (7) 我想要念什么方向的 MBA?为什么想念这个方向?
    (8) 我来念MBA能为学校带来什么贡献(contribution)?
    (9) 我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10) 我的工作中,我的领导能力 leadership 表现的怎么样?有什么实例?
    (11) 我的工作中,我的团队精神 team spirit 表现的怎么样?有什么实例?
    (12) 我的工作中,我的创新精神 innovation 表现的怎么样?有什么实例?
    (13) 我的职业生涯中,你最大的一个失败 failure 是什么?你从失败当中学习到哪些东西,怎么从失败中走出来的?
    (14) 我的职业生涯中,你最大的成就accomplishment是哪些?为什么?
    (15) 我有没有参与哪些对社会有贡献(social responsibility)的义工或者其他工作?
    (16) 我的个人爱好有哪些?
    (17) 我的三个推荐人我要找谁?为什么找他们?

  8. 怎么挖掘我自己的案例?每个问题要怎么样去挖掘?挖到什么程度才算满意?这是申请人在背景挖掘中常常遇到的困惑。我的答案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有具体的事例来证明,并且你写的事例在背景挖掘阶段必须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都要回忆出来。拿 leadership 的那个问题(我的工作中,我的领导能力 leadership 表现的怎么样?有什么实例?)来举例,你得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自己写出来,比如:事情的 challenge 在哪里,你的 role 是什么,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最终达到了什么结果。事例也要真的有挑战和困难的地方,要能体现出不是每个人都能作出像你一样的反应。如果不够具体,只能读出你带领你的团队,完成了一个项目,那你跟 peers 的区别在哪?以什么证明你是 top 5%?作为项目带队领导,带团队完成项目不是你应该做的吗? 但如果你的例子是:在刚进公司的阶段,你虽然只是团队中的 junior,但你在培训中积极的学习,迅速的成为团队中的骨干,并且和老员工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并且在一个项目中,你发现了公司在项目流程中的一个短板,你积极地和领导以及同事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自己提了一个很好的方案,疏通了团队领导,协调各方合作,最终把这件事做成。这就是一个具体的故事,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能看出你是个有想法有执行力能发起事情并完成的人。你是这样的人,招生官就能相信你的工作 performance 是顶尖的。

  9. 我在公司的 performance 非常好,职位也很高,去年我的手下也都能进某 Top MBA,我凭什么不能进?这样的问题是往往提问者把自己平时工作的表现和职位高低和申请的 package 中的表现或者要求混为一谈。企业对于员工的年终评定和商学院对于申请人的潜质的评判标准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标准,你的年度工作评价高只能证明你的工作表现不错,无法证明你的学术能力,语言能力,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创新思维等等符合商学院的要求,毕竟 MBA 招生是一个大型教育学术机构招收商科学生,而不是企业招聘员工。另外如果你的工作能力强甚至职位很高,商学院往往有适合这样的人读的 EMBA,MBA 毕竟还是一个大学的硕士学位。

  10. 有些问题我实在想不出我有什么可以说的案例或者闪光点怎么办?我的经验是你可以找一找你身边的人,比如说你的爱人,领导或者同事,让他们来评价你或者说一说你的优缺点,工作案例或者故事,给你自己一点启发,会比你一个人关起门来想思路多得多。

  11. 我在大学的 GPA 很低怎么办?一般来说学校都有最低 GPA 要求,高于学校最低要求就可以(一般要求是 GPA3.0,大概在 78-81)。但是,如果没有 GPA3.0也不要灰心丧气,有些学校对于 GPA 不严,如果你有好的工作经验以及不错的 GMAT 成绩往往能够弥补你 GPA 低的短板。另外,有些学校会有 optional essay 你可以解释为什么你的 GPA 低。但是如果 GPA 低于 2.0(68-71),研究生的申请难度就非常非常高了,因为这样的成绩真的很差。但是,即便是这样低的 GPA,也不意味着申请没有希望,好好去刷你的雅思和 GMAT 成绩吧。

  12. 我的工作经验比较短只有两年,刚刚够不少学校的 MBA 项目对工作年限的要求,我能申请 MBA 吗?虽然大部分项目的 MBA 同学平均工作经验在 5 到 8 年左右,不少学校的 MBA 项目都有工作经验短的同学。工作经验短也就意味着你的背景更多的除了工作以外,教育背景是你必须强调的部分。如果你在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或者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学术能力,比如 GPA 比较高,或者在学生会当过干部,参加过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比如拿过学校的创新创业大赛的奖)等等,这些都对你的 MBA 申请有帮助。但是工作年份短的同学我会建议他们在申请 MBA 的同时也可以看看商学院的一些其他硕士项目,毕竟工作经验浅对于公司战略,领导力等等这些需要长时间工作沉淀的实操课程理解力要差一些,而普通的商科硕士会更针对应届生或者工作只有一两年的学生为主。当然,也可以考虑加拿大一些商学院的 coop 的 MBA,学习一个学期就可以去大公司工作一个学期,这样的边学习边上班的方式往往能够帮助同学理解 MBA 课程里面学的东西,也能够帮助毕业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

  13. 我的年纪比较大了,能去申请 MBA 吗?每年都有很多大龄的MBA申请人去北美读 MBA,我的经验是四十岁是一个分界点,高于四十的话申请 full time MBA 的几率就要小很多了,因为学校很难看到你 MBA 的学习目的和 career goal 实现的可能性。另外四十以上的申请人拿学签的难度也很大。但是,基本上每个学校的项目里你都能看到四十岁以上甚至五十多岁的全职 MBA 同学,所以四十岁以上的同学也不要放弃,impossible is nothing.

  14. 我只有专科学位或者成教自考本科学位我能申请 MBA 吗?北美绝大部分的 MBA 项目是需要本科学位(Bachelor degree)才能申请,因为 MBA 毕竟还是一个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开设的正规硕士学位,因此对于申请人的学术有一定要求。但是,也会有少部分学校对于工作经验长背景强的同学有例外(专科也可以申请),因此我建议同学自己到学校的官方网站上把申请要求仔细读清楚。另外,国内教育部颁发的成人教育本科学位和自学考试本科学位北美这边是承认的,有这些学位的申请人也可以申请 MBA。

有计划的申请:稳扎稳打,脚踏实地的规划好自己的申请流程

  1. 什么时候开始着手申请比较好?理论上越早越好,不少赶第一轮的申请人从七月份就开始了申请文书的准备,早早的就在八九月份的 early round 把申请材料交上去,这样的话12月份申请人就能拿到 offer。另外赶第一轮的好处是申请的难度往往会比后面几轮小,因为大部分的申请人都是拖延症去赶后面几轮,而且第一轮申请会更容易拿到奖学金。

  2. 我的雅思和 GMAT 最晚什么时间要刷出来?申请美国和加拿大的 MBA 秋季项目大部分截止日期是第二年的二三月份(当然也有到四五月份截止的),因此如果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准备申请文书和其他申请材料,最晚是在当年年底或者是第二年一月份。当然这样的时间规划比较紧张,建议各位还是早点把该考的考试考完。

  3. 申请计划是个什么东东?我的经验是学校选校流程结束后,你需要把学校申请材料的具体要求, 包括成绩单寄送,雅思 GMAT 的要求和寄送,推荐信要求,essay 要求,每一轮的申请截止日期等等搞清楚,并且都仔细在表格中列好,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规划申请时间,每个项目的申请账号注册,表格填写和 essay 写作都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如计划好每个礼拜申请一个学校,这样如果正常申请六到八所学校的话,整个申请的流程可以控制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间。

  4. 什么申请材料是最早要准备的?官方成绩单是最早要去准备的。MBA 申请需要提供学校密封盖章的官方成绩单,因此就需要申请人提前到学校教务处把官方成绩单开好。如果在网申的时候有部分大学只要求申请人先提供成绩单扫描件,那么记得提前准备一份非密封成绩单扫描好,待发 offer 之前学校会要求把官方成绩单寄到指定地址完成申请流程。另外会有部分学校要求大陆申请人提供WES认证的成绩单和学位证,这样的话就需要提前一到两个月去跑 WES 认证的流程(基本上至少要一个半月左右才能完成)。

  5. 成绩单我该准备多少份?一般来说,如果你准备申请 6 到 8 所学校,最好是每个学校都单独准备一套成绩单,我建议是准备至少 10 份。有省钱的同学说现在很多学校只需要提供扫描的成绩单准备这么多干嘛,不浪费钱吗?我的看法是如果你的本科或者研究生所在大学不在你工作的城市,你跑一趟又不大容易,就别折腾了多开几份吧,成绩单这个东西你多拿几份在手上不会没有用处,去加拿大的同学不少都要毕业后转移民,这些成绩单到移民的时候还能起作用。再说了,去国外读个 MBA 得花几十万上百万的,这点小钱还是不要去省了,到时候耽误了时间可没法用钱去衡量。

  6. 成绩单怎么去开?现在国内大学出国的人非常多,一般大学都有专门的办公室专门负责学生的官方成绩单的,只要交钱就可以很容易的开出国外申请研究生要求的官方成绩单的密封件。当然国内也有些大学还处于石器时代,英文成绩单需要自己去准备,也不提供密封所需的信封。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慌张,找到学校管这个成绩单档案的办公室老师,按照申请要求自己准备成绩单的信封,自己找专业翻译机构翻译成绩单,然后找学校老师给盖章密封就行了。不少人还得动用中国式的办事方式:去找关系,别急一定搞得定。

  7. 什么时间是学校开成绩单的截止日期?这一条我是想提醒一下有拖延症的同学,千万不要拖到第二年的一月份二月份再去搞成绩单,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在一二月份,寒假和春节期间学校基本没人上班,而这也正好是国外MBA的申请截止日期。早点把成绩单准备好吧,最晚不要晚于 12 月份。

  8. 我离开学校太久,学术类的推荐人该怎么找?推荐人和成绩单一样也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注意在官网仔细阅读申请学校对推荐人的要求,大部分学校如果你毕业时间超过五年都不会要求你再去找学校的推荐人。但是也有的学校明确指出需要至少一位 Academic 的推荐人。如果你离开校园太久,就早点抽时间回学校联系一下之前的教授或者辅导员,看看有谁还可以给你写推荐信的。如果你真的一个学术类的推荐人也找不到,那就跟想申请的学校商量一下能不能只用工作时期的推荐人。如果申请学校不同意,那你就只好排除掉那些必须要学术类推荐人的项目。

  9. 什么人可以当我的 academic 推荐人?一般来说,自己的某门课的专业老师或者研究导师,大学实习时的工作领导,院系领导,大学辅导员,大学期间特殊经历的见证人比如志愿者活动负责人,竞赛指导老师都可以作为你大学期间的推荐人。

  10. 什么人可以当我的工作期间的推荐人?工作期间的直接上级和同事,见证过自己工作的大上级(老板的老板),大客户,创业期间的合伙人,项目合作期间认识的合作伙伴等等,都可以做自己的推荐人。推荐人的职位不需要高到像大公司 CEO 那种,当然你如果能拿到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的推荐信那你进顶级商学院的 MBA 就很有竞争力。

  11. 我的推荐人不会写英文怎么办?这个问题是不少国企背景的申请同学遇到的问题,国内的国企领导即使是中字头的大国企领导英文很多也是一窍不通,另外这些领导平时公务繁忙,估计也不会有时间帮你写这个推荐信。这时候就只能自己和领导事先打好招呼,自己动笔写推荐信吧。如果你运气不错,在外企工作,直系老板又写的一手好英文,那也记住,一定要找和自己关系不错并且能确保他不会写减分内容的老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如果你找的推荐人既写的一手好英文,写完之后又能把内容给你一一检查的,这样的推荐人基本上是百里挑一 perfect。中国是个讲人情关系的社会,好好的找你的推荐人吃顿饭聊一聊,确认他愿意帮这个忙的话才能确定他做你的推荐人。

  12. 推荐人是不是国外的推荐人比较好?现在不少的 MBA 申请人是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也有些是在北上广的大外企工作或多或少的有外籍的老板和同事,这样的人当你的推荐人当然不错。但是事实上是国内的申请人除了一小部分有海外背景或者外企背景的人以外,基本找不到外国籍或者英语母语的推荐人,那就老老实实的找你工作期间的国内背景的推荐人,找他们做推荐并不会比找外国人推荐差很多。

  13. 申请之前还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一般来说,选择完申请学校和项目,成绩单开好和推荐人选择好之后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把每个学校的网上申请账号去开好。另外,注册一个专门用于申请的电子邮箱,准备好一张双币信用卡(交申请费用),就可以开始一个一个的写各个学校的申请文书开始申请了。

未完,待续,后半部分内容比较多还没写完,后面会仔细说说 Essay,Resume,推荐信,video essay,面试,奖学金等等等。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46497-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北美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3-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