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23 Fall Finance 弱背景申请总结 [2023.07.06]

[日期:2023-07-25]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有事烧纸 [字体: ]

感谢版上大神提供的帮助,也总结一些过去一年申请的经历,希望给将来弱背景申请者做些参考,主要目标是 T4 档的学校。

申请结果

WL:Missouri,Miami,ISU
Offer:FSU,USF,UCF,UTSA,UT Arlington,Memphis,Amherst。还有很多同档次的学校,因为有 offer 来的比较早,所以直接 withdraw。

选校方面的总结:

  • 感谢神贴《分享各商学院 PhD Programs 就业出路及相关方面的信息》,可以很清楚的看到LZ申请的T3档次的学校要不是秒拒(Houston,Oklahoma),要不就是WL。而申请的T4及以下的学校基本都是秒下offer,可见帖子里对学校的分档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也反映了商科phd申请难度和出路高度相关。
  • 而对于和我一样弱背景的同学,《Ph.D. in Finance选校浅谈(适用用中下游申请者) 》这个帖子也可以重点参考,帖子里面有些信息可能稍微过时,但还是可以给一个很好地整体思路。
  • 然后就是在CD发定位贴求助。参考之前的定位贴,只要信息写的足够充分,地里的大神们还是非常热心的,而且给出的信息会比其他帖子里的更新更直接,基本上能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

个人背景

已经在前面的帖子详细写过,主要是总结一下个人的优势和劣势

劣势:本科 GPA 过低,甚至挂过多门课程。没有 solid RA。没有 solid publication。
优势:美本美硕。solid programming skills。给硕士时的教授打杂,拿到了强推。somehow相关的工作经历。

关于优势和劣势的分析:

  • 有申请计划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本科GPA,要是有了硬伤,到了LZ这一步多后悔都已经来不及了。
  • 作为基础上有巨大缺陷的学生,比如我的本科GPA不堪入目,想直接申请T3及以上的学校难度极大,毕竟这些学校的申请者几乎没有什么短板。
  • 而对于T4及以下的学校,申请过程中要尽量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如LZ的口语好,有借调到省外事办给领导当翻译、接待美使馆官员之类的经历,在面试过程中有T4的学校表示他们学校的教学任务会比较重,phd会需要担任本科甚至MBA的授课任务,所以他们很喜欢口语够好的申请者。还有就是programming比较扎实,有学校直接问对大量coding 任务是否有信心,因为之前修过CS的certificate(minor),所以lz强调对coding很有自信,也一直有更新自己的GitHub page,有用Python写一些qunt相关的项目。
  • 因为lz做过一些财政工作,而且直接跟国企、债券、外贷打交道,所以在面试过程中也有稍微介绍这方面的信息,很多研究方向有重合的教授对lz这方面的经历也很感兴趣,有专门问一些问题。

关于 MSF 项目

目前北美大部分 MSF 项目都是就业导向的一年制项目,授课内容比较简单,就像地里常说的对于申请好 Phd 项目的帮助及其有限(除了极个别顶级项目)。但是如果能最大化利用 MSF 项目的资源,对 lz 这样的弱背景申请者还是提升很大的。

  • 首先是大家常说的 connection,因为大部分 MSF 学生对课程本身不太重视,本身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如果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和出色,还是能争取到部分教授的注意,进而找到打杂甚至做 RA 的机会。
  • lz 比较幸运,申请过程中得到本校两位教授的极大支持,第一位是年轻印度副教授,也是我跟着做 RA 的老师,对 lz 的整个申请过程打鸡血一般的支持,甚至联系他的 co-author 联系帮 lz 拿到了一所 T2 学校 interview 的机会,当然 lz 的背景也不奢望录取就是了。
  • 第二位是本校白人老教授 B,基本进入躺平状态,但过去的发表够得上地里常说的大牛。lz 就申请 phd 的想法和他交流了很多次,他的意见就比教授 A 务实很多,详细的给 lz 讲了很多 fin phd 的细节,比如商科教职工资还算比较高,现在市场的就业情况,商科 phd 的培养模式,常见的研究方向,读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等等。而很多观点和地里很多大神一样,比如一定要去好的项目(Don't go to a programs that nobody knows, liike Alamaba!),不然只能去 teaching school 之类的。他也建议 lz 再去读一个 econ 之类两年带 thesis 的学位。
  • 总之虽然 MSF 不是申请 phd 的跳板,但是如果能最大化利用这一年的资源,至少对弱背景申请者帮助还是很大的。如果有读博的打算最好在进入项目之后立刻着手找 RA 的机会。

关于面试

  • 面试的项目越多,越能理解地里为什么经常强调 connection 的重要性。比如我面试过程中遇到很多教授都和我的两位老师有 co-author(圈子真小)。
  • 因为 T4,甚至部分 T3,项目本身实力较弱,往往专注于一个方向,其他方向往往只有一两个教授在做,所以学校会格外重视申请者和学校主要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可以在面试前重点看一下目前学校哪些教授比较活跃,简单读一下他们文章,在面试里表现出自己和教授们在研究兴趣上的重合,很多学校都有问是否有明确想合作的老师。
  • 另外 T4 这档次的学校申请者可能多少都有哪方面的条件比较弱,所以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突出自己的优势,对 lz 来说就是前面提的口语能力,coding。而关于 lz 的劣势,lz 也强调自己计量,中级宏观微观课程成绩都很好,也有上过 graduate level regression analysis课程,虽然本科 GPA 不高,但是数学统计基础还是不差的。而对其他申请者来说,优势可能是研究经历、学校等等,总之是要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展示自己的优势。

其他碎碎念

  • 就像我的老师和地里经常强调的,项目的水平几乎决定了将来的 placement。
  • lz 几乎到了大四才开始规划申请,说实话做的太晚了,所以本科四年的资源几乎都浪费掉了,没有积累好的 GPA,没有硬核的课程,也没有找 RA 的机会。
  • 而且像 lz 这有巨大缺陷的申请者,不管是 econ 二硕还是全职 RA,不确定性都太高。因为这些对于好学校的申请者来说只是必备的条件,不足以给自己的申请带来什么特殊的优势。
  • 所以明白自己的目标和定位很重要。我最后接的 offer 是一个 T4 的学校的 offer,近年来十几个毕业生里只有两三个能进到 R1 school。但是 lz 觉得这差不多就是自己的真实水平了,所以有书读还是很开心的。
  • 申请过程中还是充满不确定性的,lz 很早就收到了现在的 offer,因为对学校还挺满意,钱也多,很快就接了。大概两个月之后有些更好的学校,估计是有人拒了他们的 offer,发邮件问我是否已经接了 offer,我父母一直觉得很可惜,觉得如果再等一等是不是能收到更好的 offer,但是申请过程就是这样。
  • 在明确自己定位的前提下可以多申请点彩票,被拒了是意料之中,如果有面试是意外之喜。而且面试也是个需要不断练习的,面试的越多,也更加游刃有余。
  • 感觉 T4 及以下的学校对于申请者还是很宽容的,如果是某些方面不足,比如 GPA 低、标化低、科研经历少,还是可以大胆申请。
  • 最大化利用 CD 的资源,不管是选校定位、面试、与导师沟通、甚至将来的职业发展总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没事儿翻翻总没错。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93043-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商学院Ph.D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61-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