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自己的亲兄弟总结,不再画虎不成反类犬
补习班的教材和网路上的资料很棒,但我觉得只要是人思考的切入点总会有些不同,在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其实不一定要抱著这些教材模仿,可以一边摸索自己的思路,进行「亲兄弟式总结」。所谓亲兄弟式总结就是,如果你觉得两题骨子里其实是同一题,只是外表或细节有所不同的俩兄弟,那么把他们分类在一起吧。
以 CR 为例,我把我认为可以用同种思考模式获得答案的题目分类在一起,并重复思考验证,除了网路上常见的因果、方案等分类,有加入一些个人自创的辅助分类,例如:往前思考、往后思考、框架内思考、框架外思考。


加入自己的思考后更能快速找到盲点,例如我发现我很会往后思考,不太会往前思考。以 CR 为例,我能快速判断方案施行后的结果、但往前思考前提或原因时则时常卡住。RC 的状况也类似,我能快速往后推断,擅长 infer,但我却不擅长往前推断写文章之前的事情,像是作者撰写这段文章的原因。其实这好像跟我的个性也有关联,我是一个比较往前看的人,也比较注重结果,若遇到困难或麻烦很少往前埋怨事情的发生或出言责怪,比较会思考如何解决及往后如何避免。

考完收到成绩的当下我哭了。我知道这是我应得的。一切努力都有了回报……

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分科的心得。

Q:

我的数学底子算很不错,但是除了最后一战考了满分,前几次都考得很烂,甚至没上过 50。究竟从 47 到 51 的差距是什么呢?

从考试一开始我就轻忽了数学的难度。虽然大家都说 GMAT 的数学很简单,但这不代表完全不用练习。GMAT 数学的概念是简单,但考法却与我们从小接触到的考试有极大的差异。有很多时候不是不会,而是掉入 GMAC 老头挖的坑。

我裸考的分数是 47 分,从 47 到 49 的差距我觉得是题型的了解与熟练度。倒数第二次考试时我以为狂算题目就能从 49 到 51,但我还是考了 49,这也让我发现事情似乎不是我想的那样。
从考五次的经验中我发现,GMAT 数学的难度越来越高,PP、OG、GWD 等教材跟考试的难度出现了落差。而补足这段落差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最后是下载论坛的内容来练习,特别是那些狗主 49~51 分的题目。这些题目很接近实战中的难题。而所谓难其实不是概念变难了,我自己的感觉是第一个算式可能需要多个巧思才能写出来,或是有容易有忽略的陷阱,但练习的题目一多,会发现 GMAC 老头似乎就是那几招。多练,其实考到 50 并不困难。但考到 51 可能真的还需要好运气。这部分非常感谢论坛和群组伙伴的帮助。

SC:

很多人觉得 SC 很难,但我觉得 SC 是投入回报最高的一科。SC 很像是一个难搞的小女友(很像我自己)一开始认识他时会觉得这个人是怎样?上次说川菜好,这次却说生鱼片比较好。一会儿又说生鱼片不如泰式料理好。但研究透彻之后会发现他是很有原则的!有些食物绝对不吃,例如只要有香菜就是该死,就算是吃满汉全席也不行,这时他会宁愿吃没有香菜的卤肉饭。而在没有香菜的情形下,卤肉饭和满汉全席他当然会选满汉全席!只要把这些原则搞懂,小女友绝对是对你死心踏地。所以考好这科的重点就是搞懂错误的层级。文法、句意有误,就算句子写得很漂亮也不能选。而一个写得很丑的句子,在其他选项都有绝对错误的情形下,也只能选他了。另外适时放弃一些难题或解不出来的点也是重要的,毕竟我们不是母语人士,有些句意差异看不出来也是很合理的。

SC 答题过程一定要遵循文法语意优先,最后才是冗长精简、句子漂亮与否。很多人都有答题程序错误的问题,导致连 easy 的题目都答错。我自己认为,考点层级判断顺序错误不是考不好的因,而是一个预示你会考不好的果。如果你仔细记录你的答题过程,你可能会发现你并不是每一题都有层级判断错误的问题。究竟顺序乱掉的原因是什么?那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