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我开始贯彻阅读训练。我的基础比较不好,所以是从低阶开始训练。此外我把红宝石单字书背了 4 遍、阅读训练进入高阶后还翻译了 100 多篇经济学人、读了 2 遍杨鹏长难句,单字量从 5000 多一跃而上 7600,我发现我大部分的题目都可以看懂了。这些训练是我五战能够 700 很重要的养分。另外因为全职准备时间很多,数学也算了两次 OG+PP+GWD 还做了一本错题集(备考以来第一次打开数学 OG 和 PP)。这时候的我信心满满地去考试,没想到又是令人傻眼的成绩,都无业游民读 4 个月了居然只有 610 分?

离职备考却只有 610 的冲击,再加上自己设定的停损点将至,让我整个人快要崩溃了。

五战 710 Q51 V34——约准备 1 个月

四战到五战中间我休息了一周,调整好心情好再次备战。
五战我是参加 Online 考试。我在交流板有分享详细的考试流程,想参加 Online 的伙伴可以参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5080&page=1#pid25346946

五战期间我同样大量进行阅读训练,考前测试单字量来到了 8200.
除了重读两次 OG 并专注于 easy+medium、阅读原文曼哈顿 SC (主要想加强语意理解),没有再阅读其他教材。考前有用 GWD 模考了几次练 pace,大概平均错 5-8 题。
我做了几项调整,我认为是高分的关键:



我运用了学习 CR 时用到的思考逻辑链来寻找缺漏

▲练习时状况还不错,考试时错很多,可见练习与考试是不可类比的,差异在哪里?

过去四战面对这个问题我常常会以考试时比较紧张来代过。但我发现如此根本只是在敷衍了事,完全没有找出练习与考试时的差异。而这次我在淘宝上买了一个模考软体,并详细记录用此软体练习及平时练习时的答题程序差异。我通常是每科选三题组合成一个小模考来跟我练习时的答题来做比对。

虽然不能完全模拟考试时的状况,但经过详细、连续的纪录,我有蛮多惊人的发现,例如练习时遇到不确定的题目我会努力找其他线索来做最后判断,但在模考介面下我遇到不会的题目居然是脑袋空转 30 秒 ~ 1 分钟后乱猜。另外某些考点我在模考界面下的判断跟平常练习时的判断竟然不同,我推测这些考点的熟悉度还没有熟到内化、能反射的地步,所以一紧张就错乱。有趣的是,有些题目即便脑袋空转也时常猜对,有些题目则总是猜错。我认为这些都非偶然,也做了详细的纪录及分析。

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弥补这些缺漏,并尽量将模考时的思考及行为调整至跟平常练习差不多。

▲教材读得很熟→考高分? 

这个思考看起来蛮理所当然的,但我没有考高分。中间缺了什么?

教材读得很熟,但我真的懂了吗?如果我懂了,这些招式我会用吗?如果招式我会用,我用得正确吗?练习时会用、考试时我会用吗?

在练习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因素是会对考高分造成反向的效果?
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很难以三言两语表达,一言以蔽之的话我认为自己是在答题上的判断出了问题,学了很多武功却不会使用。另外对考高分产生反向效果的因素则是英文阅读能力不足、紧张则乱、以及面对不确定的题目时的错误策略。



放下自以为是的努力,重新面对每一题 

论坛上某篇大牛心得文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你以为感动了天、感动了地,事实上你只感动了你自己。 

重新面对考题这件事对当时的我来说非常困难。特别是 CR,因为题目我都很熟了,甚至是读完第一句就能背出答案。 

除了调整心态外,我用了一个小秘诀,就是拉长每题答题的时间。当每个选项都给予自己十分充足的时间做论述时,我突然发现过去自己秒删的错误答案似乎也有点合理性,而正确答案看起来突然也有点不是那么理所当然。整个过程会让人数度怀疑自我,原来之前花了那么多时间都没读懂吗?但赶快把自己疑惑的点记录下来并调整就对了。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