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 35 天 700 [2022.11.03]
2022/11/30 15:37:12

背景:9 月中旬学了 10 天后就考了一次,语文发懵,数学 50,分数 610;然后花十来天写了申请材料,中途穿插各种生病进医院喝药复诊,还有千里迢迢跑去上海考结果当天凌晨被封之类的波折,最终是  10 月 27 号当天在长沙出分,有接触到 GMAT 学习的天数是 35 天左右。

正文包括:分类评述(各考试部分的资料使用感受和简要学习心得)、考试策略(分为准备时和考试进行时)、心态感悟。本文是 10.10 当天凌晨被封控时起稿,出分后回顾整理而成,所以会有一些考前的视角。

一、资料使用情况及感受

Q: 


资料

1. 陈向东:9 月中初期看了一遍,无功无过。(数学还是没必要看书,但反正耗时也不长,有心思可以找个知识点总结之类的过一下。)
2. 真题:关注群动态,换库后看(如果比较担心数学也可以当月题当练习题做,感觉比其他 og 什么的都有用,虽然我没做),重要,性价比高!平时模考 50 上下波动,花四五个小时做真题后考试 51,极大地挽救了崩盘的 V

题目

1. prep 模考:主要锻炼对英语题目的熟悉程度和 pace,但是 pace 比实战时相对轻松很多,所以也没锻炼到。

V :

SC:需要学习知识体系,错题直接在曼哈顿论坛上搜 ron 的解析。虽然耗时多,但是比较讲武德,该考啥就考啥,耐心点学就好。虽然平时常把 sc 称为语法,但实际上应该是语义+语法,而且在高分段里语义为先,养成下意识从语义开始的习惯来做高分题是比较舒服的,但也要细心一点,免得被错误明显但位置隐蔽的语法问题偷袭。

资料

1. OG 官方的 review:09.29 看了一遍,由 8 个考点出发,感觉是给出了 8 个 rules,是有意义的官方出题指导。一道题可能包含诸多考点,但都在这 8 个大类下,万变不离其宗(也没有什么特殊花样,所以说真的很讲武德)。8 个考点里比较特殊的是 idiom,因为有的 idiom 的确没道理可讲,不过对应具体解析来看,许多 idiom 的介词组合是有逻辑道理的,其实不需要死记硬背(自己要知道 at/as/from/in/into/onto/to 之类介词在逻辑意义上的细微区别),我印象里没有遇到过几个陌生的且不需要讲道理的 idiom。

2. 曼哈顿:09.28-09.29 看了一遍笔记,初步感受:曼哈顿把组成句子的 elements  和 OG 里提出来的两个明显 rules(VB、para)挑出来组织成文,具体细节和样例丰富,实操性强。一开始我想为这书做思维导图,后来放弃了,一是因为没有时间,二是因为这书 elements 和 rules 混在一起的,不好分类,而且第五版第六版的排版也有变化。总之,看这本书目的在于全盘接收细节和具体知识点。没有时间的话就看别人的笔记,但是对于疏漏处要仔细看英文原版:我个人建议时间允许的话直接看英文原版,其实同样的段落,英文原版比中英笔记理解起来省力且连贯不少,只是全书更长,需要有选择地跳读加精读,看别人的笔记能省去这层提炼的功夫。

3.  Ron 的课堂笔记:10.11 才开始看,初步感受:对于 GMAT 不同语法规则极其重要性排序讲得很到位,很有用。个人觉得没必要看视频,对我来说视频就是比文字耗时长(前提是笔记比较好)。看完 ron 基本能横扫高分题库,相比之下曼哈顿有更多的具体的细节知识,因此看起来 ron 对 rules 的强调更明显,普适性更强,所以似乎更加适合时间比较紧急的同学。RON 里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句话:花大部分时间看懂原句语义,再花少部分时间看选项排除。

题目 

1.  OG:10.10 前做过一遍,很有价值,10.11 开始再做一遍,看一遍错题下面自己补充考点和知识点。没有做千行,太费时间,理解考点和知识点,然后总结自己常见的思维误区是关键。

2.  PREP 模考:考前练了 6-7 套,在策略里详述。错题在曼哈顿上看解析。

3. SC 87:考前 4-5 天做完,很有高分题库特色,熟悉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