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小不挪大。

假设我的本来计划是用两天的时间看完 SC 的总框架,我的“SC 知识框架”里面可能有某大神笔记,可能有 manhattan(以后简称 M)。

懂的变通:指的可以是 M 你看完了,但是大神笔记你看不完,你选择舍弃;又或者你两个都看完了,于是多看一些心经或者 idiom 等丰富自己。

不遵守计划:指的是你“认定你非要看大神笔记 + 曼哈顿”,比如两天时间到了的时候,你读完了 M 没读完笔记,但是你却认为自己时间还多,更改了你的大 block,用了四天的时间去学概念,把整个时间线往后推。

又或者是,你非觉得不做完 07 08 的 PREP 没刷三遍 OG 就不能模考,导致自己模考不足,上考场完全不适应。

长期,这些都有十分大的蝴蝶效应隐患。多花半天读概念,多花半天做题,多花半天纠错,多花半天做第二遍,如果你每项都多花半天,造成的结果一定是 20 天的计划被你拉成了 25 天才能完成,而当你第 21 天要上考场的时候,要么某块没复习到,要么没模考,很影响发挥。
如果我当初没有应变取舍,现在别说 740.我要么因为没复习完考个 600,要么浪费 1000 多块钱重报考试然后因为加班至今未考。

均衡>偏科。举极端例子,你的 CR 做的在 800 分水平,你的 SC 和 RC 如果是 400 分,你的库根本不可能升上去 让你碰到 800 分的 CR 题。

这就意味着,宁可每项读 1 本书,做 2 份练习,做 2 次模考;也不要单项读 3 本书,做 6 份练习,然后学不完和没模考。你最后时间多,再返回去全体做第 3~6 份练习,没人拦你。
水龙头到点就开,你时间有限的话,每块木板设死复习时间,到点就换木板钉。一个木桶,4 块木板在 15 厘米,好过一块木板钉到 30 厘米,另外 3 块还在 10 厘米。时间无限不讨论。

如何设计你的计划表:首先把另外的要素插播一下。从现在起,这些中心思想会贯穿整个备考流程。

“知道自己目标是什么”
“别认为自己很特别”(承认现实,自己不是大神,也不是白痴)
“从简”
“考虑付出回报比”


要制定可行的计划,首先需要根据数据,客观合理的对自己定位。

没有官方的 standard deviation,我们只能尽量通过已知数据来进行猜测。我就假设大家以上 700 为目标。

上 700 平均用时 120 小时,中位数 90 小时。这其中包含了基础好的 基础差的;母语的、非母语的;聪明的、笨的。我们取个 100 小时中间值来用,方便计算(中位数更具代表性,介于平均值更容易被极端影响,+10 小时凑整数,刚刚好多个 10% 保守一点吧。

以下均是我推测,非官方:

基础好的一边:

①有小部分的 “好基础/聪明人”,50~70 小时左右 700+;

②也应该有非常极端少数的 “超级天才”,0~40 小时 700+.
相对应的,基础差的这边:

③有小部分的 “基础不好/开窍慢”,需要 130~150 小时到 700+;

④也有非常极端少数的 “超级学渣”,200+ 小时到 700+.

以上四种人,占比应该是比较小的,不管是少于 50 还是多于 150 小时都需要一个超出大部分普通本科的高水准或低水准(只是指考 GMAT 的人的本科)。40- 和 200+ 小时到 700 分更应该是凤毛麟角,我觉得可以对应比喻成 “高中随便学学一不小心考上了清北复交” 和 “学的口吐白沫堪堪上三本” 。

⑤至少应该有 70% 是属于 70~130 小时的范围,90% 可能属于 50~150 小时的范围。

只不过 CD 会放大凤毛麟角的例子,就好比官方数据:

接近数据的人,大概率不会主动发声来一句“我认同,我属于大众水平”;而离平均值远的两端更容易发表看法并 share 为什么不同在哪不同。这很容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偏差(比如 30 小时 700+,一周 700+, 一年曲折 GMAT 之旅",等标题党就是更吸点击和评论)

还有一批会造成认知偏差的 — 就是我这种人(不好意思,给大家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