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IC 作为“the one”认真准备。

自我经历挖掘:几乎每天我都会在印象笔记上写一两点和创业创新有关、以及能表达自己创新精神的经历(商赛、社团活动、甚至小时候“创业初体验),最后再进行筛选,选择了 3 个最有代表性的经历。

加深对专业理解程度:为了能更好展示自己对专业的理解,除了把课程设置反复浏览,我还买了 coursera 上和 Entrepreneurship 有关的课程, 甚至零零碎碎读完了 Horowitz 的《创业维艰》。 这样的准备保证了我在文书最后一段夸学校夸专业的同时,能有和别人不一样更出彩的表达

更深入了解“我是谁”:写文书其实是一个很难得的、不得不逼着自己输出,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过程。琐碎的经历片段、当时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包括自己最真实的诉求慢慢地更清晰的展现出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最想要什么?在写为什么要读这个课程,为什么匹配也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了。

和朋友交流:为了更好的找到文书的切入点,我和一个有创业经历的朋友聊了天,对创业的能力需求、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了除了纸上谈兵更深的理解。文书写好之后,每天抱住两个舍友的大腿,让他们以读者的角度看看我的意思有没有准确传达,哪里还有改善的空间,一句一句扣文书、修改。

职业规划:IC 是个很看重就业的学校,除了文书,另外的 4 个 open questions 其中两个分别问了中、短期的职业规划。为了完成这部分,我去领英看了看这个 program 同学之后的职业路线、下载了官方就业报告、Google 搜集资料,最后结合自己的背景和意愿写满了字数要求。这里想提的一点是:职业规划是个很能让你 stand out 的点,你特别的背景,很 nich 的想要创业的赛道,都会是文书的加分项,其他专业同理。

1 月初,我的同学基本都已经拿到 offer 了,我整理好自己修改到满意的文书、cv、open questions 终于点了提交。面试来的非常快,大概是我提交之后的一周。赶紧四处搜刮面经、准备题目。之前除了申实习,很少接触视频面,免不了紧张,还出了好几道没有准备过的题,只好硬着头皮临场发挥。面完心凉了半截,心想肯定没戏了。焦虑、不安、甚至都要打算 gap 的时候,三月初要上高宏的早晨,早上九点左右,收到一封邮件提醒,我赶紧打看看到醒目的Congratulations 眼泪一下涌了出来,功德圆满,伦敦我来了!!!

现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那个迷茫、焦虑、不知所措,后来专注而自得的自己,清晰的好像在昨天。中间为了防止失学,陆续申了经济、金融方向的项目,拿到了 UCL、华威、爱丁堡、Cass 的 offer,结束了申请季。

二:读研感受

IC 是我不曾后悔过的决定。这个坐落在南肯辛顿的大学,背靠海德公园哈罗德,充满贵气但又亲切像个老朋友。从 South Ken 下了地铁站走 8-9 分钟,在商学院门口抽根烟再进去上课,组成了我无数个日常,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梦一样日子。下面就来讲讲具体的就读体验吧!

Cohort:我们专业应该是学生背景最为丰富的专业了,来自 30 多个国家,学经济、金融、心理、艺术、语言、cs、物理、哲学…什么专业的都有。这种背景丰富带来的优势也不言而喻:用最低的成本和不同的头脑对话。比如我自己,因为一个男生课前的 presentation,开始了解虚拟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找到了一块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领域,最后毕业论文也写的相关的商业模式落地场景;因为同学的工作、求职经历开始了解国内 vc 的发展情况;班上的同学都很 tech savvy,也被影响着参加了很多伦敦的 AI、Block chain Conference…用几个词来形容这个专业的同学 “好奇心” “行动力” “野心勃勃” “前沿” ….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我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本科一样传统的上课、homework、做 mock,而是去看真正发生过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