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土村 | Tuck For Life 【塔克故事之十三年后】[2018.10.04]
2019/1/14 18:23:07


写在前面的话:

当年在申请时看到CD名帖《塔克故事》,后来又见到鹏哥真人,深受教诲,便趁着Falla结束的小长假想把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回忆记录下来,写给自己,写给同学们,也写给所有奔赴在漫漫申请路上的MBA-To-Be们。

文笔不佳,多多包涵。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0个小时前把Statisics的final exam丢进了试卷回收站,10个小时后的我坐在Boston的机场里等飞机——来到Tuck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超载着过去了。

其实算来堪堪一个半月,回想起来却已经很是久远。上个月还在Upper Valley爬山又扎营,半月前还在吃着烤肉庆祝halfway,上周交了第二次Manec小组作业,周末兴奋地学着打了Dartmouth Pong……然后就这么,陡然结束了。有人回宿舍蒙头睡大觉,有人去了Murphy's贡献GDP,有人踏上了大巴奔向Boston和纽约,也有我这样的冒雨驱车冲向机场。

如果要用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来总结这一段时间的话,大概可以找到无数种四个字四个字不明觉厉的说法,但如果问起这些一年级的同学们的话,我有95%的confidence level他们会回答同一个不是很高级但是很真实的词——Survived!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在电脑上建了三个文件夹,‘Tuck Academy’,‘ Tuck Recruiting’和‘Tuck Life’,半个月后,我羞愧地把‘Tuck Life’给删了。其实来之前就听老学长们说过,这三者最多只能选两个,事实也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老人家们总是对的。所以,在距离荣升老人家还有两年减一个月的今天,我打算埋三个伏笔,且看他们有没有机会发芽。

ACADEMY: GRADE DOESN’T MATTER!

这不是一百分对六十分的安慰之词,而是真的,成绩,不!重!要!(要找Banking的同学请选择性听取这句话)。

不止一个二年级学长跟我说,Tuck就是你的GPA。(此命题为真)

我们花了一年两年考托考G写申请练面试,然后我们来到了新罕布舍尔州汉诺威,Tuck这个名字,TuckIE这个身份,就是我们得到的回报。

那什么才是matter的呢?或者换个问题,我们还学不学呢?

学啊!交了那么多学费,汇率又噌噌噌往上长,怎么能跟钱过不去!(此命题也为真)

事实是,Grade doesn't matter还藏了下半句,what you learned matters!

一个月前我会做脑筋急转弯,一个月后我会用SPSS会挑刺market share的线性回归模型;一个月前我想着今天去Disney会不会要排队,一个月后我能对游乐场进行two-part定价;一个月前我在网上买新款Nike Air Max 270,一个月后我对Nike如何起家如何发展市场战略几何在哪里制造如数家珍;一个月前我羡慕地看着Banker出身的小哥哥在键盘上弹钢琴,一个月后我也会做出像样的spreadsheet model……

总结来说,我达到了继高考以后有一个知识储备巅峰,而这一次是更具有实践价值的、让人在任何行业都能迅速上手的知识。这时候,谁还需要关心考分几何呢?

RECRUITING: RECRUITING IS OPTIONAL!

这是我们T20一位中国Banker整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于他而言,确实是还有下半句的——Recruiting is optional, soccer is mandatory. 而对于刚刚开始Recruiting两周的我来说,前半句就已经足够。

九月下旬,开学第三周,才刚刚适应繁重课业的T20们就迎来了久违了的求职季。雇主们排着队来学校做info session和networking event,recruiter们驻扎在各个study rooming进行office hour,找Banking的同学们西装革履地穿梭在Stell Hall和Hanover Inn之间,tunnel里到处是Business Casual的未来consultants行色匆匆。

坦白说,我的第三周整个是个mess,每天都有recruiting event和study group meet打架,office hour永远被抢光,networking时总是战战兢兢,艳羡地看着美国同学们和recruiter谈笑风生。每当午夜梦回的时候也很有些沮丧,想想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