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艺术生从535(旧570)到655(旧710)的上分之路
2024/4/25 0:42:11
一个艺术生从535(旧570)到655(旧710)的上分之路
—————前言—————
Aloha! 各位江湖鸡友! 这里是分手版Zoe
记得4.10那一天看着电脑屏幕上跳出的655时,我瞬间热泪盈眶了,进入考试楼前天气还是多云的阴天,考完出来太阳竟晒得耀眼!出分之前我经常在想 “出分后我终于就能XXXXX......”,但真正出分那天,心情和自己想象的并不完全一样。看着曾经的笔记、错题册、置顶的烤鸡群、并肩的战友,除了感慨以外竟还有一丝不舍。冬去春来,接触gmat也半年了,经历5战的我对这个考试颇有感触,现在赶due女王已忙完申请,特来写下这篇心经,希望借此为我的Gmat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同时也为我感激不尽的CD和帮助过我的朋友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五战Timeline:
括号中,斜杠前是我真正在学的天数,后面是间隔总天数,在学的日子里平均有效学习时长为
4~5h/天--12月20—(17/27)—1月17—(15/19)—2月6—(16/19)—2月24—(40/45)—4月10
535–—————535—————575————565 ————655
可以看出:前4场我基本是压着最低间隔日要求(16天)去考的,当时的目标只有一个:速战速决后赶紧开展我的其他事,因为觉得这个考试不值得浪费多一秒的时间。前3场我甚至一直摆烂V,觉得靠Q和D可以把分数拉回来就行,但是事实证明我的目标分和能力不允许我摆烂。
心态变化:
一战:ok反正这次是裸奔来了,而且错选了vdq的顺序!下次一定模考,会出分的!
二战:?????尼玛原地踏步?????这15天白瞎了???(当时真的很崩溃,深切感受到了Gmat之玄,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三站:好歹进步了40分,先回去好好过年吧
四站:“越考越低”这种事也轮到我身上来了,开始怀疑这辈子还能上6吗?目标分也从645(700)降到了605(660),当时开始看保底学校了都,想到自己仅剩一次机会了(Gmat一生限考8次,一年最多5次),压力本该直接拉满,但其实还好。我捡起了运动,也提前开始了那些我想考完试后再做的事,从中获得了“完成感、成就感、正向反馈”……心态这里后面详细讲。同时我很幸运,有一帮好朋友一直在鼓励着我。
五站:爷青回!!!
其他变化:
~微信18个置顶聊天15个关于GMAT,几乎所有群聊都开了DND(勿扰),朋友圈不怎么看也不发了……
~再看《奇葩说》时我的持方明显不会被拉来拉去了哈哈哈哈
~本来就不胖,又瘦了8斤…
———目录———
Gmat 模考&实战成绩明细
个人BG
备考花销
对GMAT考试本质的个人见解
Zoe's Tips
—————正文—————
先上Gmat成绩、模考&实战分析表 (按照总分降序排列)
1)分手成绩655(旧710),新旧版换算见图1——对应percentile ranking, 93%是指:你的成绩击败了过去3年的全球test takers的93%,排在全球前7%。因此,如果你想上最顶尖的商学院,say,美国M7(如下方图3),势必要努力地朝1%的目标卷去。
2)既然是“玄学”,那就要对其进行分析,不能稀里糊涂连自己为什么高/低都不知道。网上很多乱七八糟的说法,但是我要“我以为”!(黄教主附体了别管)
3)请注意:图2的成绩分析表只是一个参考,没有所谓正确的用法和总结。我建议是带着你的问题看数据,比如你想知道前六题出错多真的matter吗?连错呢?同一时期的prep1和5能差多少分?类似这些问题,然后你去对比,可能会从其中找到答案
4)插一嘴:一开始我其实学的旧版,刷完OG的SC后测试了几组发现我对SC无感,加上新版数理权重较高,果断转新版了,但是u1s1,学了SC对我读长难句又很大帮助。
图1.新旧版分数对照表
图2.模考&实战分析(仅供参考)
图2.美国M7/顶尖商学院 Gmat平均分(旧版)(仅供参考)
再上BG——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