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595-645数学&DI极差选手的54天自救
2024/4/16 22:32:58

背景:北京文科生,高考数学120+,大学数学全部低分飘过,雅思7,十二月时词汇量9000+,之后没刻意背过新的。看到很多前辈都是数学高分考出来的,遂发个不同的案例。

2024.1.11总分555——Q82,V77,DI74

2024.2.1 总分595——Q81,V84,DI74

2024.3.5 总分645——Q81,V83,DI81

分数计算:发现单科每高2分,总分就会高10分。

一、心态问题

​首先对于数学不好的朋友,语文提分不一定很难!如果一科提不上去,尝试换个方法或者主攻别的科目说不定有奇效!​最开始我由于害怕GMAT的难度,在论坛上看了无数心经,做题之前先把公开课看完才安心。但无论是模考还是正式考试,我的内心都十分紧张。平时能够大致看懂的cr到了考的时候一句都看不进去,尤其是第一道题甚至会花费3min以上的时间,IR更是惨不忍睹,面对题目描述心里一团乱麻的同时几乎完全无法理解。​所以得出结论——多模考,考麻了就没事了,实践才能出真知​。考前一天模考的时候甚至觉得——这模考真麻烦,速速做了完事。没想到这样的心态对pace有很大好处,数学和di最后都剩了很多时间。

二、准备过程

第一阶段——实际上从去年十月就开始陆续准备了,先把[size=14.6667px]单词、杨鹏长难句、毕出数学、ron的cr(sc花费大量时间也看了,但由于改版变成无用功)、一部分og全部过了一遍。然后就去官网模考得了400多分,心态大受打击,重新开始学。其实分数这么低主要是因为语文的pace实在太差了,很多题都做不完。并且ir的时候太过紧张,导致看不懂乱选。在这个阶段只是对各种题型有了大致的了解,分析并不透彻。

第二阶段——去做了og和advanced question、ir77题、仔细分析cr逻辑、按照小安阅读法做阅读、数学持续复习做题、模考1&2分别做了三次,考试的时候ir丝毫没有长进。​此时由于题量和阅读的堆积,CR错题一看就能明白原因,RC不计时的情况下正确率非常好​。

第三阶段——ir购买了question bank,然而因为太难了导致two part的hard question都做不下去,其他题目刷题+复习,很多内容一知半解,实考还是74。模考只在最后三天内做了5,分别是575和585分,实考595. 这个时候阅读能力和心态都不错,能在注意pace的同时看到句子就在心里理解到意思。

第四阶段——由于春节期间一个月附近的考场都没有考试,只能在2.1考完以后约到3.5的考试。在这期间前半个月在摆烂,后半个月除了复习数学错题,就是把模考3、4、6都做了两次(总分595、605、605、625、615、635),IR提升非常快(74-84)。

三、方法总结

Q

我的数学长时间求助于一位经常兼职初高中数学补习家教的朋友,即便如此分数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因此确实没有太多备考经验参考,只能说一说考试技巧。总的来说就是要读题细心、过程勤快、勇于尝试。数学里边有些关键词对于对错有很大影响,这些题如果搞错了就可能导致简单题扣分,那将是非常多的分;在考试过程中建议基础差的朋友过程写清晰点,不然一紧张可能就看不明白之前的思路了;有时候题目就差你拐那么一个弯,勤快一些多想想就能得出答案。
V

CR:核心方法就在于提炼前提和结论,这样才能不被别的信息迷惑,搞明白了就会发现错误选项无非几种——无关的或相反的,无关选项甚至看半句就能快速舍弃。og的解析看多了就能有一些感觉。

RC:阅读在于主抓大体结构,细节可以记住位置后暂时跳过。对于长难句,​精读(读懂每个做过文章的句子)比看杨鹏长难句更高效,​实在看不懂就去分析句子结构(看主谓宾到底谁是谁)。个人认为杨鹏长难句更多起到的是打语法基础的作用。​阅读量积累能够导致正确率提升,模考计时能够通过压力迫使人提速。​另外对于前期阅读速度不高的人来说,跳读只能应用在RC里边,其他题目跳了很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