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Fall 陆本直博北美 MKT (CB) - 申请总结 [2022.02.28]
2022/3/2 19:46:58

大概是申请季刚开始的时候知道了这个宝藏论坛,看了很多 CD 上大佬的分享,对我帮助很大很大。一开始本来想申 psych PhD 的,半路来申 mkt cb,抱着全聚德、再来一年的打算只申了自己最想去的一些 top b-school,没想到竟然有了很喜欢的 offer,真的是太幸运太幸运。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太多太多人的帮助,于是也想把我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到后来的 CDer!申请的路上我没有给自己设限,“陆本”、“非清北复交”、“转专业”……一些标签我都并没有太过于在意,只是任性的去申 top school(当然提前做好了全聚德的心理准备)。希望每一个看到这个帖子的盆友都可以相信自己的努力,hope for the best,忘掉一些束缚自己的东西,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

1.背景 & 申请情况:

陆本(非清北复交)
G325+,T110+
推荐信:两封国内强推(psych)+一封海外强推(mkt)
Offer: NYU Stern , Chicago Booth
WL: Columbia, Michigan Ross
Reject: Yale, Stanford, UCB, Northwestern
其实还有一些学校面试后没出结果,或者好像还没发面试(?),但我可能不 care 了哈哈哈。


2.申请总结/经验:

1)找暑研/ 如何建立海外 connection(尤其针对陆本)

其实之前的很多帖子里都说过了,申请最最重要的就是海外 connection/海外强推,而陆本的同学可能比较难接触到北美核心圈子的教授。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可以先找一些国内知名商学院的海归教授,这些老师一般会有海外 connection,可以先和他们做科研,然后看看有没有通过他们和国外教授联系的机会(即使没有也没关系,因为他们作为海归 PhD 给你写推荐信其实也比大陆 phd 强度高一些)。第二种方法是套磁(就是我用的方法),套磁信最好比较短,直接表达自己想和教授做科研的意愿,以及自己的 skills 和实力(过去有 research experience,会用xxx软件,会实现xxx统计分析/方法)。这种硬套的方法其实比较难,套磁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方有没有招 RA 的需求,所以建议广撒网(我当时从 3 月套到 7 月,套了 40-50 封),但同一个学校商学院的老师要隔一段时间再套。主动才有机会,大家尽可以把 top 50 的商学院感兴趣的教授都套一遍,其实会发现就算万一没有套到暑研,你对 mkt cb 的教授在研究什么东西,自己感兴趣什么 topic 也会有了更深的了解。一旦套到暑研要无比珍惜机会,积极主动干活,beyond 教授的 expectation,只要自己向教授展现出了能力,教授一般会很愿意给你写推荐信的,毕竟是不要钱的 volunteer RA.

2)选校

我的选校其实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因为我只选了比较冲的学校,完全可以接受先去读一个北美硕然后再读 phd 这个选项,所以当时 phd 抱着试一下的想法,选校也比较草率。之后和一些朋友聊,才发现不同学校的 mkt 系风格差别很大。建议大家在选校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学校这个系的氛围和风格,包括教授的 mentorship style,因为有些学校虽然很 nb 但是系里没有教授愿意带学生一起 work(比如 HBS 的 cb),这种学校需要慎选。建议多找一些一起申请的小伙伴,大家可以交换一些信息。另外拿到 offer 之后也可以和 current PhD 学生聊一下,大概也可以知道系里的氛围。其他的选校标准比如:research fit,城市环境……都很重要,其他帖子里基本也都说了。

3)文书

感觉文书在申请里非常重要,需要仔细打磨。我是从 9 月就开始写了第一版文书,一直写到 12.01 之前,来来回回改了快 20 次。文书的大概结构无非是:motivation of doing research, research experiences, research interests and who you want to work with. 建议大家可以早点动笔写文书,然后可以找一个同领域的 PhD 学长学姐从头到尾帮你看文书,提建议,不用怕修改很多次(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