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 通关:740 小记 [2022.04.15]
2022/4/26 20:16:44
   
2021 年 12 月,从 GMAT 考场出来之后,一年多的备考历程终于结束。同时,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大学生成为职场人,心态几经起伏,成长颇多。在心情跌入谷底的日子里,反复阅读前辈们经验分享的文章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自我排遣方式。虽然我不是天赋异禀的佼佼者,但“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希望我的备考历程,也能给还在努力的小伙伴们一点启示或者慰藉。

关于我:

高考英语 140,大一大二考过两次雅思,阅读 8/8.5.
上大学之后没有再正襟危坐的学过英语,鉴于应试教育下的英语学习经历,我习惯性的认为知识型考试就是“努力与回报成正比”。因此,最开始接触到 GMAT 的时候,没有仔细思考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考试,只是想着拿出高中刷了 100+ 英语试卷的热情和决心速战速决 GMAT,然后就悲剧了……

在这里想提醒备考的小伙伴,GMAT 相较于高中英语和雅思托福是完全不同思路和体系。在高考和雅托里有不错基础的盆友不应该因此轻敌,更不应该直接带着过去的思维方式进入 GMAT 的学习。在传统英语考试里表现不佳的盆友,也不必因此灰心,GMAT 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没有过去思维方式的束缚,你可能会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对 GMAT 学习最重要的两个感悟:

GMAT 是一个思维型考试而非知识型考试。所以整个备考的重点,从来不再于巩固了多少知识点或者刷了多少题目,而是对阅读文段、思考问题方式的转变。知识点和刷题都是训练阅读和逻辑的手段。我自己就是因为一战和二战的时候过度关注知识点和刷题数量,以至于最后迟迟无法出分。

时间管理。离开高中之后,学习不再是生活的单一旋律。备考时间不够是 99% 考生的难题。在校学生有课业/实习压力,在职的工作党们又被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在备考的过程中,时间不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不要幻想着“我能有大块时间就能……”。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这也是GMAT除了考试本身之外的另一个难题。

SC: 79% - 68% - 20% - 85%

在 SC 上的征程真的是兜兜转转。
二战之前我就已经刷完了 OG/prep/GWD的所有SC题目。然而二战 SC 也只有 68%。希望我的经历让大家充分了解到单纯刷题不会有什么效果,所以不如从一开始就放弃题海战术。

备考建议:

系统学习 SC 知识点。

强烈建议报班系统学习一遍知识点,尤其是学习对绝对错误和相对错误的判断。学习知识点的过程和平时正常学科的学习过程相似,应该是整个 SC 学习过程中最容易操作的部分。
学习 SC 的读题思维。

一直到三战,我对 SC 都非常紧张,进考场之前总是担心自己读不懂题目,担心超时。因此平时训练的一个重点应该是要培养合适的阅读习惯,快速准确的读懂句意做出判断。这个步骤甚至比知识点的学习更加重要。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解析会感觉自己懂了,而自己读题写题却不能做对,这说明读题和做题的思维方式不够严谨。 

我在听了老师的 OG SC 刷题营之后豁然开朗。整体来说,在对主谓宾定状补成分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读句子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根据已有信息在句子中的成分在大脑中对句子的意思进行预判,不要过于关注画线部分,还是要更重视对整体句意的理解。一步一步推进的读句子的过程中,不断验证自身的预判,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通过一定程度的刷题来熟练自己的解题模式。

经过前两个步骤的沉淀后,基本上对 SC 的题目有了一个更加完善且科学的认识。但鉴于 GMAT 考试时间的紧张性,需要对做题过程进行不断的练习,熟能生巧,使之成为一种下意识地反应。


CR:57% - 74% - 48% - 91%

CR 整体的复习建议和 SC 大体一致:

系统学习题型的特点和易错点
完善自身的做题过程
通过刷题熟练解题模式 



个人感觉,学习的难点在于不断对做题过程和思考模式进行优化。Self-awar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