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 510-590-640-710 普通人的长战线四战出分经历 [2021.03.13]
2021/3/29 10:32:49
普通人第一次发帖。现在学校已经有着落了,这么晚发帖是因为前面没拿到 offer 时没心情分享。既然因为 CD 的帮助圆了梦,所以第一时间回来回馈 CD 和亲爱的朋友们!
本文分为三部分:
考试经历分享
简短的备考经验分享
心态分享
普通人的分享适合普通人看,不适用于顶尖学霸,后者看本文是浪费时间。希望帖子对普通人们有一点点帮助。
写本文我没有做提纲,只想把最真实的感觉分享(不是教)给大家,所以有些地方写的乱的话请包涵,多谢!
第一部分
先发考试日期和成绩:
2020.07.20——510
2020.08.28——590
2020.10.28——640 (V:27, Q:49)
2020.11.25——710(V:35, Q:49)
1.第一次考试(510)
因为疫情,GMAT 终于在下半年少数几个考点复考了,我在其中之一的某考点进行了一战。一战前我看了 Ron 的 SC 的所有视频,其他部分拿着 CD 上的主流资料循规蹈矩地复习。中间因为各种事情穿插,所以复习时长不好计算,大概两个月左右吧(前半年都不知道几月能复考,根本没有学习动力,一旦复习冲猛了结果通知没复考就很悲剧)。复习质量不是很高,有点贪量。第一次去考其实心里没底,但也觉得不会差很多,起码不会下 600 分。结果考完一出分我人都傻了,这就是为什么劝大家不管怎么样,复习一两个月就尽量去考考吧,体验正式考试也是备考的一部分。
2.第二次考试(590)
回去正常复习后(但复习方法没有质的改变),第二次出分时依然低得震撼,出考场的路上给自己打气:其实还行,都进步 80 分了,下次努力吧。但其实内心特别乱,回去上 CD 扒了很多心经,整理了自己的错误。这次考完后我听了朋友的建议,看了中文视频,这对于我来说很有帮助,因为看中文视频比英文视频少了一个理解讲课内容的环节,正式考试时还能帮你稳心态(考试时想:哦,这部分老师说过,应该怎样怎样,此时老师的汉语就在你耳边,你会感觉很踏实),比较潜移默化但有用。而且这次考完我才知道有个东西叫 pace,以前看的所有资料都没有提及,我自己也没关心考试内容以外的东西,所以前面的考试吃了大亏。
3.第三次考试(640)
出分后觉得还行,提了 50 分给了我信心,但 100% 说不上满意,拿这个分数先去申了一个学校(还给录了……但不是最终去的学校),决定再战!这次复习专攻短板,长处也没放下(上次复习有点放弃长处了,所以提分不是很高)。有了三次实战经历,知道了自己的短板,就好好复习了,中间考了语言考试(因为怕缺一个语言考试不能申请学校)。
4.第四次考试(710)
出分后长舒口气,这个分数对我来说很不容易了,虽然还不满意,但申请的第一轮赶不上了,不敢再拖了,就抓紧搞申请了。考试只是申请的一部分,建议大家掌握好 timeline,特别是像我一样的纯 DIY 选手(其实不放心中介,我最了解我自己)
第二部分
V:
SC:好好跟着 Ron,然后一定要自己边学边总结短板,学而不思则罔,我前几次考试在思考方面偷懒所以败北,总分低很大程度上和 SC 低分有关。毕某的课也是很顶,个人觉得不输 Ron(强推给普通人)。
CR:灵魂是“读懂”,所以要和 RC 配合着学。能够“读懂”文本的准确意思后,其他的策略才有效。这部分提分最快。
RC:我用了笨办法,把小安刷了 3 遍,踏踏实实不骗自己地刷,莫名其妙能力就提上来了,这部分是我分最高的部分,高到我不敢相信。所以 RC 大概是最适合题海战术的了吧(但是我读每篇都带着目的练,题海战术切忌不带目的)。
Q:即使是 710,我的数学也只有 49。所以这方面我没什么发言权,大家看其他大神的具体分享就好,然后自己补自己的短板。
吐槽:“中国人数学不上 51 很难”这句话是没有官方数据支撑的,说这句话的那帮人身边的都考了 51,所以就这样说,搞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