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录] WFU 申请总结 [2018.12.17]
2019/2/22 10:22:15
接下来说一些自己不成熟的小体会
其实一直到申请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活得挺明白的人。比如,我很早就有研究生出国的打算;比如,我大概知道出国申请三维要硬;比如,我经常打辩论,我觉得我想问题还是有些深度。但是,也是到了申请,我才发现,我是个活得不那么明白的人,甚至说,有点糊涂。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反正我发现,我不是很了解自己。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仿佛一直都有一个可实现的任务,可量化的指标等着你,你只需要一个个过关就 ok,至于未来吗,too far to think about.但是到了申请季,我发现,Wake Forest(以及绝大多数美国学校)这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着实煎熬了一番。他们不想了解别的,他们不想在面试的时候考察你专业知识—他们只关心你。更要命的是,他们关心的不仅是 WHAT,他们爱问 WHY。那段时间我仿佛明白了为什么许多古希腊的人们对于苏格拉底的盘问感到崩溃了(大误)。一开始我感觉很恐惧。因为我真的没有想过问自己这么多问题。我真的没有试图过了解自己那么多。我希望有人给我现成的答案,告诉我应该回答什么—好的我承认,一开始找一对一就是这样的心理,大意就是希望自己的大脑能进入休眠状态,通过购买服务来把一个困难的脑力活动变成一个可控的程序化过程。但是,真的存在这样的一对一吗?或者即使存在,真的应该这样做吗?
我压力有点大。但是,对于一个爱说话和爱吃的人来说,压力是可以缓解的。我开始跟我的各路盆友,约饭。约火锅约烧烤约炒菜……约饭喝啤酒可以让人精神放松,精神放松以后可以有助于思考人生的意义。微醺后,我跟盆友探讨发现,我们的生活仿佛老是处于一种“被裹挟着前进”的状态。仿佛就是往下走,走到,达成,然后继续走,仿佛一定要按照某一个标准走下去,才是好的。但是,人生不该是这样啊,幸福也不是这样。因为我明明看到幸福有很多种啊。我开始想我喜欢什么样的眼神。我喜欢那种坚定的眼神,那种做事的时候投入的眼神。我喜欢什么样的人呢?我喜欢看起来自信的,认真做手头的事的人,我喜欢那种清醒地认识现状,又努力进取的人。以前我也看过许多小的演讲,比如 TED 之类的。但可能不到某些特殊的人生时刻你真的不会有太大的感触。在我焦虑的那段时间,我在“一席”接触到了几个讲演,触动最大的是王占黑的“街道英雄”[视频网址:https://yixi.tv/speech/695]。许多人都接触过那样的略显破败的街道,但没有几个人写成了书。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此的独特,但仿佛大家总觉得别人家的更好,所以从来不去认真体验自己的生活,或者说,不屑于过自己的生活。我仿佛也陷入了这样的怪圈。
在学校周围,吃过烧烤后的夜晚是非常安静的(楼主学校在东北这边,人们夜间活动不多)。你抬头看看夜空,会觉得自己非常的渺小。你想到,你就是这漫漫长夜中的一个小点,和其他人都一样,你感慨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你开始感谢自己居然有一个可以思考的脑子,让你和其他生物变得不一样。突然间我领会到了帕斯卡尔观点的妙处: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对的,我在着急什么呢?我还有脑子吗?这还是我的人生吗?人生的意义不就是应该自己思考自己过吗。一瞬间,我有了一种掌握了主观能动性的巨大满足感。
然后,对待申请这件事,我自己的态度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我开始认真思考一些问题,我不再把面经当作题目,我开始通过这些题目了解自己。这个过程确实挺烧脑的,但是确实值得—你想清楚以后的那种喜悦和内心无比的安稳,踏实,是逃避所带来的片刻安宁无法比拟的。更有趣的是,有时候跟我爸妈通电话聊起准备面试的事,他们知道了题目以后,跟我说,“我觉得这些题目问得挺好的,很实在,你也应该对自己做一个总结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