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ST Investment Management(IM) 19 Fall 申请历程 [2018.12.05]
2019/2/18 14:24:18
终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 HKUST MSc IM offer,这几天看着面试群里的小伙伴催到 offer 的,我的心里焦虑到不行,可是手上没有 offer 不敢去催,怕催出拒信,终于在昨天五点多的时候收到了 firm offer 的邮件,长舒一口气。
ChaseDream 从我准备 GT 开始到申请学校都帮了我很多,所以打算写一篇关于 IM 申请的心路历程来回报 CD。
5月开始考 GMAT,哎第一次是数学没考好,Verbal 考了 35,只拿了 670,那时候还蛮受打击的,后来又考了两次,最后一次还去香港考了,分数是 670-610-690,还是没有上7,而且第二次居然考得比第一次还低,真的好受打击,觉得自己是不是特别蠢,是不是这辈子都考不好 GMAT 了,颓了好几天。最后一次,Verbal 还是没有第一次高,因为自己的实习经历没有太正统的金融实习,怕第二轮竞争太激烈,所以就不考了,打算赶在 HKUST IM 第一轮截止之前申请。
TOEFL 是在7月初考的,当时我的小伙伴跟我说,没问题的,你英语这么好,上 100 没问题,可是最后因为口语和听力太差只考了 96。本来如果 GMAT 在第三次能考到 720,我是打算再刷一遍 T 的,这样就算第二轮申请,三维够高,自己还是会有一点底气。但是后来既然 GMAT 还是没上 700,就一心赶在第一轮申请 IM 了。
文书真得改了好多好多好多版,一开始第一版写了一个星期,总共 1600 字,后来让我闺蜜帮我看,(她英语很好,而且自学成才掌握文书套路),还有我在美国读金工的基友帮我看我的逻辑和金融 terms 有没有写对,前前后后大改了7次,期间小改了无数次。真的超级感谢他们,因为我闺蜜也是跟我一样辞职申请研究生,不过她申请的是美国 BA;我基友是处于找工季。每次一发文书给他们,他们都是第一时间帮我看,给我 feedback。在提交前的5天,我基友说问题太多,要和我通电话才能说清楚,详详细细地给我讲如何把我的本科专业也融入到对金融职业的规划中(本科读生物,开始觉得不相关,所以在文书里面我一直避免提及),还给我讲如何挖掘我那份比较水的金融实习,把它写得不要那么水,我当时看到那么多要改,还要硬着头皮去深入挖掘实习内容,觉得很崩溃。我闺蜜就鼓励我说,我一直觉得自己 GT 不太高,那么文书就要多费点心思,有任何可能可以让你的申请更完美的机会,都要抓住,如果这次申请能一击即中的话,你后面就轻松了。所以现在想来真的很感谢基友的严格要求和闺蜜的鼓励和一次又一次细心地帮我润色语言。
推荐信(大家懂的,无论是老板,老师都会要求你写一个底稿)也是闺蜜帮我润色,帮我顺逻辑,教我如何起承转合才能让阅读者被你接连不断的亮点一直击中。
简历 tips:
遵循 STAR 法则,用词什么的不要老用 help,assist 这种小词,看上去就不是那么厉害,要用 analyze,perform,craft,write,coordinate, optimize, negotiate 这种大词有木有,看起来就很厉害。
工作内容挑相关的写,要不然我感觉会被 cue 说,为什么你做的实习种类那么多?所以一定要梳理好简历,证明你对自己的职业路线是有规划的,才这么一个实习一个实习地做过来。
如果 leadership 很厉害的话,可以加一个大栏目叫做 Leadership experience 来讲自己的领导经历,毕竟商学院还是很看重领导力的。
要用数字来说话,例如说采访了XXX个人,revenue 提高了 14% 之类的,一目了然有木有。
最后材料提交了,就没怎么管,自己也不太清楚 HKUST 的 timeline 安排,所以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都不怎么方。(timeline 的话回复可见)
很早就听说 IM 有两轮面试,技术面简直让我这个本科生物专业的人瑟瑟发抖,所以一接到一面通知的时候,我就找了中介帮我 train。
一面是 be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