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更新! 两年五万块的教训——连续两年申研失败经验总结 [2018.12.18]
2019/1/10 15:56:19
2018.12.18 Update
大家好,我又来更新后续啦。首先很幸运的是, 在我从事四大审计一年两个月后,成功离职跳槽啦。跳去了更喜欢的科技行业(Blockchain/IoT/Smartcity/CloudComputing)做研究和咨询,感觉以后的路也更宽广了。我进入了四大后其实不是很喜欢审计这个工作,所以一直在想办法Networking+寻找新机遇。虽然正如我之前写的这篇帖子,我在申请研究生这件事上做的比较失败,但我觉得还是不能放弃啊。我还有很多理想,有喜欢的事情想去做,有向往的生活想要去追求,所以就算申研失败,也不要丧失信心。
另外我在一年多的工作中,也感受到了自身与纯国内环境的格格不入。我与一些留学四年以上再回国的朋友沟通过,他们和我是一个感觉。所以一方面我在积极努力地跳槽去相对更Global的公司环境工作(我现在的公司比起四大来说要更国际化一点,其实四大真的很Local的233)。另一方面我也不会放弃去寻找境外的工作机会。由于我会日语,所以我的主要目标会放在香港和东京。目前也在与几位日本猎头接触。等到积攒了一些工作经验,做到Senior或Manager的时候,我会计划去念MBA,加强人脉和管理能力,发展更高的职业道路。
其实我现在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真的很弯,弯到不行,但也因此获得了一些成熟的经验,特别是对“不要放弃”的理解。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只要自己不死心。我在四大见过很多优秀的人,因为觉得PEVC都要男生而自己是女生没有希望,就死了心只想去企业财务部安稳一生。(有很多好工作真的不限性别的!)我也见过有一些想法但因自身面试经验缺乏而觉得“没希望”。于是放弃努力的人。(知识不够可以补啊,硅谷程序员面试前也必刷题呢!)
话就说到这里啦,我真心觉得每个人都有无限潜力可以去挖掘,虽然大部分人都不是那些高精尖,但平凡的人也能成功。如果大家有跟我相同的想法或者困惑,我们互相鼓励~
也祝愿19 Fall的申请者们都能取得理想的offers!
==========
大家好。
背景
美本TOP 50理科、GPA 3.6、GRE 327、一段交换GPA 4.0、学校Human Rights社团VP。申Fall 2017时在校大四,有两段水实习和一个专业Project。申Fall 2018时已在国内四大工作,并增加了一个期货量化实习和一个区块链实习。
看了那么多大家的成功经验总结,我想挖开伤口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连续两年的失败经验总结。可能对大家有一些反向的帮助。首先声明我这里的失败是针对自己的背景而言,一切不放背景的经验总结都是瞎扯淡,没有帮助作用的。
总的来说,我是美本TOP 50,GPA还行,也不是只读书的Nerd。第一次申请的是Fall 2017,总体方向偏BA,那时我大四,最终只有一个offer。第二次申请Fall 2018,已在国内四大开始全职工作,总体方向是金融数学,最终全拒得QAQ。标题中五万块差不多是我两年用在申请和考GRE的总花费(我不用考托福)。
我现在反过来看认识到了自己申请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时间太晚,另一个就是第二年申请的不太对口。现在开始详细讲一下。
Fall 2017
2016年暑假我和国内某中介签了合同,把自己的申研交给了对方做,总价近七万。当时我傻白甜,觉得自己申请季的那个学期忙到飞起会没时间做好申研,交给对方肯定比自己做好,于是一纸合约就把钱打进水花。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流程老师和文书老师双双都已经在准备从此中介跳槽,我是申请结束后看到两人的朋友圈Update才知道的。所以那时他们帮我做申请时都相当心不在焉,可以说是并不负责。最后我拿到的唯一一张offer还是我自己加申的,他们一个也没帮我拿到,最后退了我一半钱。
我自己是理科出身,当时申请的基本是BA和数据分析方向,具体有:
WUSTL MSCA
GIT MSA
MIT MSBA
Georgetown M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