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BA回国就业 [2018.09.04]
2018/12/14 18:28:44
0. 写在前面的话
一年硕士过得真快,转眼就毕业了。回国找工作了,陆陆续续的找到几家,薪资岗位都挺满意的,虽然也还在看机会。感觉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无论是读BA,还是去IC,现在看来都是优解。鉴于我的留学(申请+学习)和后留学(找工作)生涯都要结束了,这可能是在CD的最后一贴。当然人生总再变化,搞不好哪天又回来了,也说不定呢
这篇文章谈BA回国就业的,适用于:(1)正在读BA或即将入学BA或正在考虑BA的同学;(2)你决定毕业后直接回国就业,或者回国就业是你毕业后的选择之一;(3)你是应届生。如不符合以上三条,参考意义不大。
1. 如果你还在考虑是否读BA或者是否申BA,我建议从这里看起
(1)BA就业应该去哪些行业?
方向问题最主要:走向商业、走向技术。
走向商业,所有管理、金融等商科就业方向你都能去,你比别人多了代码和数据功底。很多人觉得多出来这一点能力是卖点,但我对此持保留意见。
走向技术,这个和BA专业所学更贴合,后面文章将全是基于这个方向讨论。
机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IT类岗位。互联网里,像电商这类面向海量用户的行业机会相对更多一些,比较知名的阿里的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这些;金融行业基本都有IT类岗位,向金融科技转型的比较快的企业一般会有不少数据岗位机会,比如银联、招行等。
(2)具体做什么?
title各式各样,但工作大概可以分为数据分析(更像我们所说的BA)和数据挖掘(更像我们所说的DS),两者之间有交叉,很多公司里分析和挖掘团队合作密切。具体而论,分析岗专注于一些指标监控,比如留存率、转化率,会写很多SQL;挖掘岗偏建模预测,当然也要写很多SQL,同时也能用到机器学习技能。
多说一句,我了解很多同学选BA,理想都是做模型,但实际上BA出来更容易做分析。很多BA也那排很多机器学习课(包括深度学习),同学的功底也不错,模型原理都说得清楚,但挖掘岗(算法)现在太过热门,企业不得不考察数据结构功底来筛选人(所谓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BA学生数据结构功底确实没法保证,这时候有点吃亏。但要知道,有时候统计/DS专业出身,也在代码上吃暗亏而搞不到数据挖掘offer,这个是国情没有办法。做挖掘,要么在再数学推导上显示过人之处,要么算法问题答得出来,理论和工程总得有一项过人,调包在中国拿不到offer。
我们后文的讨论以数据分析岗为主,数据挖掘岗为辅。
(3)整个市场规模如何?
还是和之前一个观点:见涨但还是不乐观。可以从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数据分析规模不会大。假设你要成立公司——卖水果,你首先应该有个平台,所以你会需求一些写App或者网页的工程师;平台搭好了之后,你需要一些人经营和推广,所以你需要产品运营和市场;等发展规模壮大了,你会觉得数据的储存变的越来越困难,然后你需要数据开发;最后,万事具备了,你才会想到,我们可能需要点数据分析师。在绝大多数企业里,数据分析师都是最后一批出现的(当然,如果你把excel拉报表叫数据分析师,可能出现的会比较早,大概和运营一起),而且也不是刚需。所以不管大数据鼓吹的多大,真正做得起数据分析和挖掘的,都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相比于软件工程师和运营,数据分析的需求不仅现在赶不上,也永远赶不上。
(4)所以,就业真的很容易吗?
不容易!我在过去两年一直统计着开放数据分析岗位的公司,积极的一面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开放岗位,消极的一面是找这类机会的同学越来越多。单从BA留学生来看,涨幅就已经很明显了,这点可以从CD上看出来;还不能忽视国内同学的竞争力,由于算法这两年HC收缩,越来越多人(很多大神都在这里)开始把数据分析岗当backup p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